论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书写

内容江苏籍作家毕飞宇以其小说为人所熟知,散文作品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作为非虚构的创作,散文有其独特的价值,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个体精神与价值观。阅读作品发现,“率性”、“幽默”、“真诚”是毕飞宇文字的特征,这种特色在其小说中已有体现,在散文中则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基于此,文章以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这一核心特征为切入点,从“毕式幽默”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以及独特价值三方面展开探究,第一部分论述“幽默”书写的三大成因,即作家的成长经历、性格特征与美学追求;第二部分从语言、题材及情感三方面说明“幽默”书写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立足当代幽默散文大潮,探究其“幽默”书写的独到之处及背后的深刻意蕴。
目 录
一、引言 1
二、毕飞宇散文中幽默书写的形成原因 2
(一)成长经历:亲近自然 3
(二)性格特征:童真率性 3
(三)美学追求:节制性抒情 4
三、毕飞宇散文中幽默书写的具体表现 5
(一)“毕式语言”:戏谑幽默 5
(二)题材内容:“接地气” 7
(三)情感设置:平和而克制 8
四、毕飞宇散文中幽默书写的独特价值 8
(一)散文精神:笔端自由 9
(二)独特风格:坦率真诚 10
(三)幽默背后:理性反思 11
五、结语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论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书写
一、引言
1991年1月,江苏籍作家毕飞宇在《花城》杂志发表其处女座《孤岛》,《叙事》、《上海往事》、《哺乳期的女人》(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青衣》、《玉米》(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平原》、《推拿》等多部小说陆续问世。2011年8月,长篇小说《推拿》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毕飞宇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查阅论文资料发现,近年来学界对毕飞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他的小说上,对于散文的研究寥寥无几。从作品角度而言,他以一名笔耕不辍的小说家的身份为人熟知是无可非议的,但就文学研究角度而言,其散文作品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迄今为止,毕飞宇已出版的散文随笔集主要有两本,《写满字的空间》(人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学出版社)、《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明天出版社),后者于2014年获得了“2013年度华语最佳散文奖”。这两部作品各有侧重,一本记录成年后的所思所得,一本回忆儿时在农村的生活。
毕飞宇的散文数量虽然不多,但却表现了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同小说相比,散文无疑更加贴近作者本身。“散文很可怕”,他曾坦言,“小说是离作者比较远的文体,在小说里可以虚构、可以想象。散文不是这样,它主要靠你和生活的关系,要去感受和判断,但散文离作者特别近,所以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它会将你全部暴露出来。”可见,作为非虚构的作品,散文有其独特的价值,较之小说,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个体精神与世界观,此外,对散文的研究也能够反作用于对其小说的理解。
毕飞宇生于1964年,他的童年正值一个特殊的时代,父母四处搬迁,他便随之漂泊,“流浪”的遭遇使得成年后他总是笑称自己“没有故乡”。在其散文集中,他写道:“命运让我这样,我就这样了”,没有沮丧,没有抱怨、没有愤恨,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是平静和坦然。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概念,毕飞宇的散文偏向于“有我之境”,在他的文章里,“我”始终是在场的。“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在强烈情感的动态作用下,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克制地去书写,这是毕飞宇在创作散文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时的情感追求。他并没有回避苦难的生活,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即使是火山爆发式的情感也终将归于平静,他的散文要表达的不是对时代的控诉,而是记录已逝的童年,并且将这种回忆传承下去。
查阅研究毕飞宇散文的学术作品发现,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认为《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在叙事艺术上主要有两大特色:碎片化的结构和自传性,如宋雯《论毕飞宇新作<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的叙事艺术》、张培《<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的叙事艺术》;第二,针对毕飞宇散文中的议论性语段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汪政《<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毕飞宇的三重叙事》、黄德海《议论的品质 有关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第三,从文革时代背景、同期作家比较、艺术风格角度去研究,如汪政《<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毕飞宇的三重叙事》、李畅《“文革少年”叙事研究》(硕论)、周颖《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艺术》。可以说,以上三部分构成了目前毕飞宇散文研究的全部内容,它们无疑是单薄而不完善的。
近年来,研究毕飞宇的风潮日趋成势,可以预见的是,他的散文也将逐渐被文学研究者关注,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更多角度的挖掘与分析。
阅读他的两部散文作品可以发现,幽默几乎存在于每一篇文章中,具体体现为不避俗词俗语、任性戏谑调侃、在童年漂泊的生活里发现诗意、在对外界事物的论说中表现平和。结合以上因素,文章以“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书写”为主题,从这种幽默的形成原因;幽默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毕式幽默”的独特价值意蕴三方面展开论述,目的如下:一是探究毕飞宇散文的特色,完善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二是挖掘毕飞宇的作家品格,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三是探究毕飞宇幽默散文在现当代幽默散文中的独特价值。
二、毕飞宇散文中幽默书写的形成原因
“幽默”一词最早出现于屈原《九章怀沙》中的“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取义为安静,而非《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现在所指“幽默”是英文“humor”的音译,由林语堂1924年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写道:“在所有风格中,幽默最富于感情”,“幽默不仅仅是一种语言风格,更是一种心理状态,进而言之,是一种对人生的看法”。以此窥之,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写作追求是密不可分的。
(一)成长经历:亲近自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