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歌风格秾丽,尤其是他的爱情诗与无题诗,缠绵悱恻、凄婉哀怨,具有浓厚的感伤主义色彩。李商隐被证实的无题诗共十四首,这些无题诗具有独特的朦胧意境和象征暗示色彩,通常表现内心细密幽微的情绪,抒发了爱情的缠绵恍惚、失意幽怨等带有悲剧性的情感内容,因此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而其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也是历代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些女性或来自神话传说,或来自书籍典故,也或许来自诗人本身的生活,她们大多待字闺中,姿容绝美,因爱情的失意而凄婉哀怨。借由这些女性形象,诗人表达了爱情失意的低落、仕途困顿的无奈,以至于抒发自己对整个苦闷人生的痛苦。
目 录
一、引言 1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形象的来源 1
(一) 史实故事中的形象 3
(二) 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4
1. 道教仙女 4
2. 其他神话中的仙女 5
(三) 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6
1. 女道宋华阳 6
2. 柳枝姑娘 7
三、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形象的写作视角 7
(一) 男性视角 8
(二) 女性视角 10
四、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形象的表意作用 12
(一) 表现爱情的希望与失望 13
1. 对爱情的热切渴望 13
2. 相思无望及婚嫁隐痛 13
(二) 表现仕途的失意 15
(三) 表现整体人生的苦闷 16
五、结语 17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女性形象
一、引言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一生困顿蹉跎,尽管进士及第,三入秘书省,但也只是担任校书郎等职务。由于深陷牛李党争,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始终郁郁不得志,反映在他的诗歌上,就是严厉悲愤的咏史诗和哀怨怅惘的爱情诗。
在李商隐的推动下,唯美文学开始蓬勃发展,并影响了宋初的四十年诗坛。李商隐开创了无题诗的格式,经过证实的无题诗共有十四首,这些诗作大多以男女的爱情相思为内容,基调低沉哀怨,情感渺茫寂寥,具有感伤主义的特征。同时,李商隐热衷于以用典和化用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话志怪故事来塑造诗歌意境,但也导致部分诗歌晦涩难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二》云“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便是此意。因此这些诗歌在内涵和寄寓上给后世留下了极大的悬念。历代对于这些无题诗的意义指向也产生了诸多探讨,促进了李商隐诗歌研究的蓬勃发展。
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经常出现女性形象,许多诗作也是以女性角度来进行抒写,因此其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历来研究的重点之一,清代冯浩、杨基、纪昀、吴乔,当代王蒙等均对此有所诠释。这些女性形象各异,来源丰富,寄寓的作者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探究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女性形象,有利于对其无题诗全貌的把握。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形象的来源
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出现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存在使李商隐的无题诗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探究李商隐无题诸作中的女性形象来源,有助于理解其诗歌内涵的朦胧、语言的高妙和境界的空灵。为了直观展示诗作中的形象来源,现列表如下:
诗题
女性来源
出处
《无题》
(八岁偷照镜)
闺阁少女
屈复《玉溪生诗意》:“写聪明女郎省事太早,而幽怨随之。”
《无题二首》
(昨夜星辰昨夜风)
富家姬妾
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疑在王茂元加观其家妓而作‘隔座’两句点明家妓,盖因亲串,故晦其题耳。”
《无题二首》
(闻道阊门萼绿华)
萼绿华
《真诰》:“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一说萼绿华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
《无题》
(近知名阿侯)
阿侯
乐府《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水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无题》
(照梁初有情)
柳枝姑娘
《柳枝五首》(其二):“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无题》
(白道萦回入暮霞)
东家之子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
宋华阳
东方朔《十洲记》:“青丘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无题二首》
(凤尾香罗薄几重)
闺阁少女
班婕妤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乐府《团扇郎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无题二首》
(重帏深下莫愁堂)
神女;小姑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刘敬叔:《异苑》:“青溪小姑,蒋侯第三妹也。”
古乐府《神弦歌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吴均《续齐谐记》中也有“会稽赵文韶须臾女郎至,年可十八九许,容色绝妙,明日,于青溪庙中得之,乃知昨所见青溪神女也。”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女道宋华阳
《碧城三首》“阆苑有书多附鹤”等语
《无题四首》
(来是空言去绝踪)
天台山仙女
刘义庆《幽明录》:“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无题四首》
(飒飒东南细雨来)
贾氏女;宓妃
《世说新语》记载,“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贾女与青琐中见寿,悦之,与之通。充见女盛自拂拭,又闻寿有异香之气(是外国所供,一著人衣,历月不歇)。充疑寿与女通,取左右婢拷问之,婢以状言,充秘之,以女妻寿。”
《世说新语》中记载,宓妃是伏羲氏之女,溺于洛水,号为洛神。
李善注《洛神赋序》:“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洛水为神。”
《无题四首》
目 录
一、引言 1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形象的来源 1
(一) 史实故事中的形象 3
(二) 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4
1. 道教仙女 4
2. 其他神话中的仙女 5
(三) 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6
1. 女道宋华阳 6
2. 柳枝姑娘 7
三、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形象的写作视角 7
(一) 男性视角 8
(二) 女性视角 10
四、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形象的表意作用 12
(一) 表现爱情的希望与失望 13
1. 对爱情的热切渴望 13
2. 相思无望及婚嫁隐痛 13
(二) 表现仕途的失意 15
(三) 表现整体人生的苦闷 16
五、结语 17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女性形象
一、引言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一生困顿蹉跎,尽管进士及第,三入秘书省,但也只是担任校书郎等职务。由于深陷牛李党争,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始终郁郁不得志,反映在他的诗歌上,就是严厉悲愤的咏史诗和哀怨怅惘的爱情诗。
在李商隐的推动下,唯美文学开始蓬勃发展,并影响了宋初的四十年诗坛。李商隐开创了无题诗的格式,经过证实的无题诗共有十四首,这些诗作大多以男女的爱情相思为内容,基调低沉哀怨,情感渺茫寂寥,具有感伤主义的特征。同时,李商隐热衷于以用典和化用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话志怪故事来塑造诗歌意境,但也导致部分诗歌晦涩难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二》云“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便是此意。因此这些诗歌在内涵和寄寓上给后世留下了极大的悬念。历代对于这些无题诗的意义指向也产生了诸多探讨,促进了李商隐诗歌研究的蓬勃发展。
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经常出现女性形象,许多诗作也是以女性角度来进行抒写,因此其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历来研究的重点之一,清代冯浩、杨基、纪昀、吴乔,当代王蒙等均对此有所诠释。这些女性形象各异,来源丰富,寄寓的作者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探究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女性形象,有利于对其无题诗全貌的把握。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女性形象的来源
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出现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存在使李商隐的无题诗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探究李商隐无题诸作中的女性形象来源,有助于理解其诗歌内涵的朦胧、语言的高妙和境界的空灵。为了直观展示诗作中的形象来源,现列表如下:
诗题
女性来源
出处
《无题》
(八岁偷照镜)
闺阁少女
屈复《玉溪生诗意》:“写聪明女郎省事太早,而幽怨随之。”
《无题二首》
(昨夜星辰昨夜风)
富家姬妾
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疑在王茂元加观其家妓而作‘隔座’两句点明家妓,盖因亲串,故晦其题耳。”
《无题二首》
(闻道阊门萼绿华)
萼绿华
《真诰》:“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一说萼绿华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
《无题》
(近知名阿侯)
阿侯
乐府《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水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无题》
(照梁初有情)
柳枝姑娘
《柳枝五首》(其二):“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无题》
(白道萦回入暮霞)
东家之子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
宋华阳
东方朔《十洲记》:“青丘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无题二首》
(凤尾香罗薄几重)
闺阁少女
班婕妤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乐府《团扇郎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无题二首》
(重帏深下莫愁堂)
神女;小姑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刘敬叔:《异苑》:“青溪小姑,蒋侯第三妹也。”
古乐府《神弦歌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吴均《续齐谐记》中也有“会稽赵文韶须臾女郎至,年可十八九许,容色绝妙,明日,于青溪庙中得之,乃知昨所见青溪神女也。”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女道宋华阳
《碧城三首》“阆苑有书多附鹤”等语
《无题四首》
(来是空言去绝踪)
天台山仙女
刘义庆《幽明录》:“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无题四首》
(飒飒东南细雨来)
贾氏女;宓妃
《世说新语》记载,“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贾女与青琐中见寿,悦之,与之通。充见女盛自拂拭,又闻寿有异香之气(是外国所供,一著人衣,历月不歇)。充疑寿与女通,取左右婢拷问之,婢以状言,充秘之,以女妻寿。”
《世说新语》中记载,宓妃是伏羲氏之女,溺于洛水,号为洛神。
李善注《洛神赋序》:“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洛水为神。”
《无题四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