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能力现状问题及原因以长西街道为例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建设发展水平的提升决定着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城市社区同时是人们最重要的、影响力最大的一种生活共同体,其能力所具有的正向功能对居民幸福度的提升和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以长西街道为例,运用专业的社区能力测量方法,参考不同学者建立的社区能力指标体系,设计问卷,调查分析城市社区能力的现状。通过对社区现状的分析,分为社区静态能力和社区动态能力,总结其存在的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专业所学知识,从政府层面、组织层面以及社会工作队伍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为提升社区能力提供具备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关键词 社区能力,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2 社区能力核心概念1
2.1 社区能力概念1
2.2 社区能力基准结构及测量方法2
3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2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2
3.2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3
4 长西街道社区能力的现状4
4.1 长西街道概况4
4.2 长西街道社区静态能力现状5
4.3 长西街道社区动态能力现状7
5 社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9
5.1 社区静态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9
5.2 社区动态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0
6 解决社区能力问题的对策12
6.1 政府层面解决社区能力问题的对策12
6.2 组织层面解决社区能力问题的对策13
6.3 社会工作队伍层面解决社区能力问题的对策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附录:长西街道社区能力调查问卷19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城市社区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影响力最大的一种生活共同体。据调查统计,直至2014年,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其中常住人口达到7.3亿,占总人口的53.73%。也就意味着,社区能力的强弱关系着我国一半人口生活的幸福度,同时也对我国基层管理的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坏,有着重大影响。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社会层级结构也受到很大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加,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基础的生活需求,而是向多样化、深层次发展,因此,如何能够使得社区能力水平达到社区居民的需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整理研究资料过程中,发现我国关于社区能力的研究,属于起步发展阶段,大部分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获得研究成果,做借鉴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所得。学术界关于社区能力的研究,大部分是将社区能力与居民幸福度、居民满意度等,某一个专项研究结合起来,而缺少全面具体的从社区能力现状出发来分析城市社区能力存在的问题。另外,国内专家者侧重于对社区能力的实证研究,运用社区能力的正向功能来解决社区发生的问题,或遭遇的突发状况,例如社区贫困问题,灾后重建等,而较少出现系统分析社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以社会工作视角,研究可以采用的对策。
本次课题研究,以淮安市长西街道为例,来分析城市社区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研究,首先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明确社区能力的相关概念,结合现有资料,确定本次研究课题的相关定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定测量方式,设计合适的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社区能力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并结合原因,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为提升社区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 社区能力概述
2.1 社区能力概念
关于社区能力的定义研究,学术界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视角各有不同,最主要的分为资源视角和过程视角。总而言之,学者以资源视角定义社区能力,是将社区能力具化为社区资源,资源越丰富,则社区能力越强。过程视角则是将关注点放在整个动态过程上,包括对于社区问题的发现、界定和解决。相较于国外对于社区能力领域的研究而言,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基本都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上进行整合和修改。国内研究较于国外,对社区能力所涉及的层面、资源分类有了更清晰的划定。国内学者十分关注社区能力内部所涉及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关注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其能力定义中所要涵盖的共同目标、共同责任以及集体行动等。结合对相关研究的整合分析,本文在定义社区能力时,采用过程视角,即社区能力是指社区获得资源,解决社区产生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谋求共同福祉而采取集体行动的过程。
2.2 社区能力基准结构及测量方法
在研究社区能力课题过程中,明确能力指标体系对于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学术界在社区能力定义上存在分歧,没有统一的界定,导致在建构社区能力指标体系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划分维度,分别有三维度、四维度、六维度、九维度以及十维度。有相对而言更概括笼统的分法,也有相对细化的分法。横向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不同的维度中存在重合的地方,都有关于社区资源、社区内组织关系以及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纵向比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社区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过程。而且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离不开对于社区能力实证研究的总结与反思,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的过程。结合对于社区能力基准结构的研究,本文在基准结构的选取上,选择以Laverack的六维度社区能力指标体系为基础,将其分为社区静态能力和社区动态能力两大块。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调查的各项指标和问卷设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