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太守传之梦的解读

摘 要《南柯太守传》是唐人李公佐的一部传奇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淳于棼的一个离奇而又发人深省的梦境,是梦境小说中的范本,小说以梦境的形式反映了唐代社会方方面面,将唐代社会凝缩于一个小小的梦境中。历来不乏从梦境理论对《南柯太守传》的解析,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亦从梦境理论入手,对淳于棼的梦境进行再一次深入的解读。本文将根据淳于棼梦境中所影射出的唐代贵族的生活方式及晚唐时期的社会风气,来解读经过“安史之乱”摧残后的中晚唐时期的世风以及对唐代士子入世、入仕心理带来的转变。
目 录
引言 1
1 《南柯》“梦”的三个不同阶段 2
1.1入梦前 2
1.2梦境中 3
1.3梦醒后 4
2 《南柯》以“梦”的方式反映的“世风”与“士风” 5
2.1科举制度对寒门士子的影响 5
2.2宦官当权对政治环境的破坏 6
2.3文人士子处世思想的转变 8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言
自古以来,梦与文学便有着不解之缘,无数文人将梦幻化成一种特殊的载体引进自己的作品。梦文化始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百家争鸣,他们用各类言浅意深的寓言故事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说。这些寓言故事从一定程度对后世写梦小说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比如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他用想象奇特,富有幽默讽刺的的寓言故事为后世打开写梦小说的大门。如被大家所熟知的“庄周梦蝶”。
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仙方术之说盛行,志怪小说开始流行,关于梦兆故事和占梦故事的小说不胜枚举,《审雨堂》说的是夏阳人卢汾与友人在晚上饮酒,被槐树中的黑衣女子引入蚂蚁洞中享尽荣华富贵的故事。
到了唐代,大兴繁荣奢华之风,强大的国力,宽容开放的社会环境,使文人士子具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统治者对教育的支持,科举制的大力推行,“行卷之风”的盛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传奇的兴旺与发展,文人们不仅对其文章创作风格进行模仿,还不断进行创新,出现了许多“托讽喻以抒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的创作风格。“安史之乱”后,宦官当权,结党营私,朝纲大乱,人心惶惶。文人的心态也从积极入世,转为消极遁世,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求自保。当自己建功立业的满腔热血被无情的现实所浇灭却无处抱怨时,很多文人借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心情。李公佐,他虽进士出身,但统治者并没有对他赋予重任,在宪宗时期曾出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但好景不长,后被罢官。《旧唐书》记载,李公佐在武宗会昌年间担任扬州录事参军,但在宣宗大中二年期间,却因为其他事被削两官。《南柯太守传》就写于这一时期。他通过寥寥数笔,抒写出一个平民由平凡到富有再到落魄的一生,这不仅是一个国家从富强到灭亡的真实写照,也是记录了自己报国无门继而心灰意冷,遁入空门的悲惨命运。其紧凑的故事发展,缜密的逻辑思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无数学者争先拜读,对后世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淳于棼的梦境的解读及作者写作的社会背景两部分,来研究由梦境所折射出的文人士子的心理情感及处事心态的转变。
1 《南柯》“梦”的三个不同阶段
在《南柯太守传》中,笔者按时间发展顺序,将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入梦前、梦境中、梦醒后。其中入梦前主要交代了淳于棼的生活环境与家庭背景以及个人际遇,为其进入梦境设置现实基础;梦境中详细的描述了奇幻的梦境;梦醒后着重描写了淳于棼失落的心境和顿悟。下文将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论述。
1.1入梦前
《南柯太守传》没有遵循古人直接描写入梦后情形,而是先对主人公淳于棼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不仅使读者对淳于棼的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拉近与读者的关系,也使得梦境中所见所思所感更加具有真实性与依据性。“累巨产,养豪客。”[1]这交代了淳于棼富有的家庭背景,是他与群豪整日喝酒取乐的经济保障,在梦中,淳于棼自述,“臣父顷佐边将”[1],也就说明说明淳于棼出身于官僚家庭,而这种官僚家庭的背景,符合唐代社会的门第制度,为在梦中能门当户对地与公主成亲埋下了伏笔。
俗话说,某人借酒撒酒疯,淳于棼爱借酒劲发脾气,正是典型的撒酒疯,将对生活和人生的不满宣泄出来。他的内心有许多想说却说出来的秘密,随后他因“使酒忤帅”[1]后被斥逐落魄,在入梦时淳于棼见二紫衣使者邀请,即使心存疑虑也不觉下榻整衣跟随前行。说明淳于棼并非不懂官场规矩,他之所以敢于借酒撒疯,更多的是因为有些事情他看不惯,不想与之同流合污,但清醒时又不敢言说,但整日压抑自己的后果,就是以酒壮胆后最终爆发,忤逆了上级。根据相关作品内容得知:李公佐在武宗会昌年间,曾担任扬州录事参军一职,并参与李党审理的吴湘案。悬宗即位后,牛党执政,李公佐受吴湘案牵连,遭到削官。[2]随后李公佐“纵诞饮酒”,在平常也不忘大口喝酒,更加说明淳于棼也是遭到上级的压制,郁郁不得志,心中无限苦闷,唯有靠酒来麻痹自己。淳于棼对仕途上受到的打压与排挤无可奈何,十分的无奈与低沉,最后只能通过喝酒来麻痹自己,以避开现实生活,这种行为不仅说明了唐代社会喝酒风气的盛行,也说明淳于棼的生活并不容易,内心许多苦楚,无法言说,只能用酒来麻痹自己,不料却最终因喝酒成疾,不仅为接下来的入梦创造了条件,也与最后遁入空门时的戒酒形成鲜明的对比。
1.2梦境中
淳于棼在刚开始看到唐宫的繁华生活时“生心甚自悦”,当右丞相说亲时,他回答:“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他自己内心充满无限的喜悦,他想融入这样的生活环境,可是他自身的自卑感及唐朝森严的门第制度让他不敢接受。
公主的举荐是他得以顺利出任南柯太守的决定因素。此时他的人生阶段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国王不仅对他非常器重,连他身边人也跟着得到了重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左手右臂几次升迁,他的儿子当大官,女儿嫁入豪门。全家富贵荣耀一时。此时,淳于棼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甚至开始骄傲自负。花无百日红,在打了败仗后,公主也因病去世,淳于棼在没有公主的庇佑后,因宦官的谗言被革职,之后又被遣送回国。
一切的荣华富贵来得太快,也消失的太快,淳于棼的命运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机遇是父亲给的,而真正飞黄腾达的原因来自于公主。淳于棼靠公主的权势与地位,达到自己人生顶峰。这种裙带现象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如:《枕中记》描写的是卢生在梦中娶公主当驸马,出将入相,一时荣耀非凡,尽享荣华,在梦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由这些大批量的“公主驸马梦”来看,攀龙附凤的现象已成为常态。唐代士人对功名利禄的执著追求,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再加上武则天登上女帝的宝座后,更是大大提高了女子的社会地位,使得上层社会的女性拥有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她们的背后有很多人脉关系,家族的权势也成为她们强大的后盾。在那个时期,能娶到五姓女,是进入豪门的捷径,就能利用高门贵族的人脉优势,提高社会地位,跻身上流社会,从而达到加官进爵的目的。
唐代科举制度虽然给了唐代寒门士子入仕开辟了一条道路,但是并没有解决寒门士族入仕难得问题,他们的命运还是被他人掌握,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以实现。淳于棼因为公主的裙带关系而飞黄腾达,他的朋友因为他而备受皇帝重视,他的儿女因为他的缘故,被加官进爵,女儿嫁入豪门。说明在唐代官官相护,官员垄断主义现象比较严重。想要通过科举这条路来完成自己的人生愿望还是比较困难。
1.3梦醒后
淳于棼在被遣送回国时,他不舍锦衣玉食的生活,当他知道他不属于槐安国的时候,他心中充满无限的不舍与排斥,他不愿意承认现实,昏厥过去,醒来后再三叩拜国王,悲伤离去,一路上感慨良多,当亲眼看见他自己的真身时,他不愿意向前走一步,只是静静的看着,始终不愿意醒来。醒后的他感慨万千,带着对“槐安国”的留恋与好奇,命人去寻找,最后在大古槐树下,寻找到“槐安国”的踪迹。随后“槐安国”在暴风骤雨的自然灾害中遭到毁灭,蚁群迁徙。一件事可能是巧合,于是作者在故事情节上层层递进,继而发现“檀萝国”,“好友周弁暴疾已逝,田子华寝疾于床”的消息也接踵而至,激起淳于棼无限的感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