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市颐康园为例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机构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是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硬件设施、服务质量、入住率等多方面的问题,单靠政府或者是民间力量是不够的。因而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是目前养老机构改革的一个举措,它不仅存在着必要性,而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可行性,在对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淮安市颐康园的宣传力度不够、经验不足、权责不清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方协作扩大养老机构的知晓度、完善机制规范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明确权责促进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关键词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问题,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2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2.1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必要性2
2.2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可行性3
3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5
3.1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5
3.2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经验不足6
3.3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权责不清6
4 推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7
4.1 多方协作扩大养老机构的知晓度7
4.2 完善机制规范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7
4.3 明确权责促进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8
结论10
致谢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公建民营是指由政府出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符合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或者是私营企业去经营管理,实质上是为了实现养老机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不改变产权性质的基础上,即养老机构仍然是国有的,将运营权以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等形式转让给社会或个体,以实现运营方式的改变[1]。本文中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既指尚未投入运营的新建养老设施民营化,也包括已有的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化。淮安市颐康园是2013年底由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年11月与上海乐慈养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上海乐慈养老对颐康园进行运营管理,是淮安市第一家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显示,截至 2016 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2]。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这一数字将占我国总人口的17.12%,老龄化情况越来越突出,而截止到2016年底,失能老人的数量又增加至4063万[3],所以,我国养老问题面临的压力很大,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刚性养老需求更需要引起重视。到2016年年末全国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680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33张机构养老床位,和国际上50‰70‰的平均比率相差较大[4],所以我国目前的养老机构数量是供不应求。且我国的养老机构大多数是公办的,存在效率低、经营意识缺乏等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淮安市颐康园的运营情况,也能够对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有直观的认识。从而知道在当前我国老龄化较为严重的背景下公建民营是促进我国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我国养老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还可以对已有的研究提供实例支撑,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管理机制、政府政策、收费标准、市场定位、服务群体定位以及服务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对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进行概括性研究,以实例研究的较少。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内容进行阐述,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颐康园为例,分析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在管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管理运营的相关建议。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淮安市颐康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淮安市的政策制度、养老服务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群众对于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认知程度,针对颐康园存在的特有的管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根据调查目的,搜集和分析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研究有关内容。通过查阅和研究有关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期刊、论文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文献,把握和了解当前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同时直接从社会生活现场收集资料,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颐康园中的老人及工作人员了解情况或者探讨问题,听取他们对推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意见。再加上对淮安市颐康园观察,记录颐康园的管理运营模式以及发展现状和问题,对这些记录和观察进行总结和反思。
2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必要性
2.1.1 公建民营能够提高养老机构的入住率
公办养老机构是政府财政拨款建立的,设施也相对完善,且财政每年都需要拿出大量资金进行补贴,但由于公办养老机构大都属于事业单位,机构内的工作人员较少且工作激情不高,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入住率低等弊病,只有较少一部分公办养老机构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低,一般入住率要高于公办养老机构,但由于没有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大提高了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成本,从而导致了养老机构的功能单一,环境和硬件设施欠佳,后续的生存和发展比较困难。
据淮安市民政局的数字统计,截至2015年,淮安市县区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为225466张,入住老人9263,入住率为4.1%,造成大量养老资源的浪费。2013年,淮安市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改革,颐康园是由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建设,上海乐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的一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上海乐慈养老专注于长者照护中心、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等公建民营项目的托管运营,经验丰富。有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降低了民间资本参与到养老服务的投入成本,同时改变了工作人员的招聘和考核机制,提高了养老机构的运行活力,有利于养老机构的长期健康发展。
2.1.2 公建民营能够实现养老机构的分类发展
公办养老机构主要面向“三无”老人、“五保”老人、低保老人等属于国家社会救助对象的老年人群体,以及部分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社会上那些对养老有刚性需求的高龄、失能、失智的老人往往很难入住公办养老机构。这些老人要么居家养老,但是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增添子女的压力;要么进入民办养老机构,但是养老质量较低,无法满足这些老人的养老需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