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男权意识透视(附件)

摘 要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男权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导。长期受这种思潮影响的蒲松龄也没有跳出这个藩篱。这一点在他的《聊斋志异》中就得以充分体现。《聊斋志异》中虽然塑造了众多勇于挑战、突破传统的女性形象,但她们却从未真正的超越男性的话语语境。她们以男性为中心,为男性服务,满足男性的需要,身上无不渗透着深深地男权意识。本文从男性的思想内容和行为规范以及对女性的要求两方面来透视《聊斋志异》中的男权意识,并分析其原因,从而了解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作者的生活窘态,以及作品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目 录
1 绪论 1
2 《聊斋志异》中男权意识思维对女性的约束 2
2.1思想意识上对女性的要求 2
2.1.1理想的外貌美 2
2.1.2贤妻良母的典范 3
2.2行为规范上对女性的要求 3
2.2.1对子嗣观念的绝对顺从 3
2.2.2挣脱藩篱后的回归 4
3 《聊斋志异》中男权意识产生的原因.................................................6
3.1社会文化背景 6
3.2作者自身原因 7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1 绪论
“蒲松龄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其代表作《聊斋志异》被称为是古代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p262。它的贡献不仅在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绚丽的奇幻世界,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女性,聪慧美丽。但在男权社会中,她们的身上又都被打上了深深的男权烙印,在家庭中充当着男子的玩物,命运为男性所主导,甚至外貌都是为男性服务的。“她们在社会中受到的歧视与压迫,在男性看来都是合理的,男女要想和睦相处,女性就必须作为附属品存在”[2]p1。因此本文拟通过《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来分析作品中所渗透的男权意识。
2.《聊斋志异》中男权意识思维对女性的约束
传统社会中男性按照自己的标准对女性的外貌及行为做出约束。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对这类貌美女性进行夸张的描写 ,作品中的她们几乎能满足男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所有欲望。不管是在外貌上,还是在行为规范上,女性都给予了男性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安慰,满足了男性强大的自尊心,让男性的自我意识有了最大化的体现。
2.1思想意识上对女性的要求
《聊斋志异》中的理想女性,不管是民间女子、花妖狐媚、还是神女仙家,她们无不是男权意识下男子的理想产物,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男权思想的熏陶下,这些女性的角色定位自然以男性为出发点,她们的存在也都是为男性服务的。
2.1.1 理想的外貌美
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大都容貌与智慧俱佳、贤惠而多情,《聊斋志异》中性格各异的女性大大满足了男性的需要,作者在作品中也充分肯定女性的美。公孙九娘“笑弯秋月,羞晕朝霞”;葛斤“宫装艳绝”,“仙腰盈掬,吹气如兰”;青凤“弱态生娇,秋波流慧”;辛十四娘“着红帔”、袖倾鬟”;狐女娇娜“娇波流慧,细柳生姿”;胡四姐“俨然含笑,艳丽欲绝”等等[3]p1。年轻貌美的女性主动投入男人的怀抱,温柔且善解人意,让孤寂落寞的男性得到心理满足,我们在赞美这些女性美的同时,发现这些对女性美貌的描绘,没有真正脱离男权意识,只是对男权意识的侧面表现。
《姐妹易嫁》中,毛郎听说自己要高中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换掉现在的妻子,只因妻子不够美,不能达到自己对美的需要。《恒娘》中的朱氏因年老貌丑被丈夫嫌弃,而宠幸小妾,邻居恒娘同为正妻却备受宠幸,其妾反而遭到冷落。朱氏向她请教御夫术,恒娘教授朱氏通过改变容貌,让丈夫得到新鲜感,通过美貌留住男人。《嫦娥》中嫦娥和颠当同样如此,他们每日变换新的样貌满足宗生对美貌的需求。在男权意识的束缚下,女性要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就必须千方百计来满足男性,做男性的玩偶,而这种行为在《聊斋志异》中屡见不鲜,这些女性不仅不感到不合适,反而认为这是她们应该做的。
2.1.2. 贤妻良母的典范
蒲松龄笔下的理想女性除了外貌美,还都兼具贤良的内在美。在蒲松龄眼中贤良就是上对公婆绝对顺从,下以丈夫马首是瞻,主动帮助丈夫治家。如果丈夫纳妾,不但不能阻挠而且还要善待妾氏,与妾氏和睦相处,因此传统男权文化认为女性的三从四德对构建和睦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聊斋志异》中男权观照下的女性展现了男权传统所固有的观念,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就应该事事以丈夫为中心,不辞劳苦的为丈夫服务,给予男人以身心慰藉,让男性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这也是男权意识思维对女性的无理要求。
男权社会中,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是男性的首要追求,妻子的贤良就得表现在扶持、帮助丈夫顺利的踏入仕途等方面。《青梅》中狐女青梅嫁到张家后孝敬公婆尽心周到,为让丈夫安心参加科考,青梅用自己的刺绣换钱来解决家用,极力规劝丈夫用心读书,不要为家事耽误学习,家里的事由她一人承担,青梅的行为被作者肯定并赞赏,不仅因为她身上有男权社会下所需要的贤良,更因为她在帮助丈夫入仕这件事上所表现的忘我精神。
同时青梅与喜礼的和睦相处,也是对男权意识下一夫多妻制的赞美,一夫多妻是男权意识下男性追求的理想家庭结构,妻子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丈夫的生活中,来满足他对婚姻生活的愿望与需求。男性理想下妻妾的和谐相处也是非常重要的,妻与妾的职责明确、不争宠、不闹矛盾也是女性在家庭中贤良的一大表现,蒲松龄笔下的妻妾关系刚好满足了男性的这一需求。《妾击贼》中的妾氏身怀绝技,对于正室对自己的凌辱她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从未想过要反抗,认为这是她做妾的本分。在蒲松龄的笔下妻与妾不管是人是妖还是鬼,他们都能和睦相处,共同维护好家庭生活的和谐。
2.2行为规范上对女性的要求
传统礼教中男性对女性的行为规范也做了诸多要求,三从四德让女性束缚在家庭生活中。子嗣的问题更是让所有婚姻中的女性忧虑、恐惧,她们可以为了子嗣屈服于任何事情。
2.2.1.对子嗣观念的绝对顺从
“在宗法制的影响下,人丁兴旺代表着家族的繁荣”[4]p3,而是否有子嗣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女性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女子如不能生育,就应主动为丈夫纳妾以延续香火。
《林氏》中写林氏因战乱导致不孕,为了能给丈夫延续香火,屡次把婢女推到丈夫的床上,丈夫不愿意,她便费尽心思。她一直为子嗣问题所忧虑,日思夜想的就是让丈夫纳妾生子,最后终于用偷梁换柱之法让丈夫得到二男一女。林氏真的有这么贤良吗?她的贤良不过是作者所赋予的,为了传统世俗的观念不得不顺从礼教,想方设法使夫家得以传宗接代,支持着男权传统。这也足以看出传统社会中的男权意识成为了女性的行为准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