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鹿原中男权意识下的女性形象(附件)
摘 要《白鹿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她们人性中的闪光点,揭示了她们在男权文化下的惨痛处境,但作者陈忠实在对男权文化和这些女性形象进行评价反思时并不能完全超越男权集体无意识。小说不但揭示出中国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而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展示了女性主体性追求所具有的价值。本文选取吴仙草、鹿冷氏、田小娥与白灵四个女性角色,研究在男权意识下的女性悲剧。目 录
绪论 1
1 男权文化的维护者——吴仙草 3
1.1 传统妇德的化身 3
1.2 维护者的悲剧 4
2 男权文化的顺从者——鹿冷氏 5
2.1 “吃人”的封建宗法传统 5
2.2 顺从者的悲剧 5
3 男权文化的叛逆者——田小娥 7
3.1 “荡妇”与“天使”的结合体 7
3.2 叛逆者的悲剧 8
3.3 专制的男权社会 9
4 男权文化的反抗者——白灵 11
4.1 白鹿原的精灵 11
4.2 反抗者的悲剧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绪论
《白鹿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们人性中的闪光点,揭示了她们在男权文化下的惨痛处境。小说不但揭示出中国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而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展示了女性主体性追求所具有的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白鹿原》男权意识下的女性悲剧。女人,作为父亲的女儿,女人是一件商品;作为丈夫的妻子,女人是一件工具。文中这些女性在她们古朴美德下掩盖着的是精神的麻木,她们对感情世界一无所求,即使有,也是低层次的要求,充其量也就是在生活中标志着一种“性”的存在。她们的婚姻常常建立在生殖,温饱的那个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在那个时代不管她们怎么反抗到最后她们的命运结局都是一样的。中国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封建宗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早就深入人心,这几千年来中国女性长期处于男权势力的压迫下,男权意识长期以来对女性的影响和塑造达到了没办法反抗的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感情世界一无所求,即使有,也是低层次的要求,充其量也就是在生活中标志着一种“性”的存在。她们的婚姻常常建立在生殖,温饱的那个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在那个时代不管她们怎么反抗到最后她们的命运结局都是一样的。中国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封建宗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早就深入人心,这几千年来中国女性长期处于男权势力的压迫下,男权意识长期以来对女性的影响和塑造达到了没办法反抗的地步。本文中的大部分女性的思想没有作为人的真正概念,更没有女性的自我意识。作者从良知和理性的角度,对生活在男权文化下的白鹿原女性在半个多世纪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贤惠善良、屈辱斗争、惨痛处境都有着深刻表现,塑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性情各异的女性形象。
在开始论述之前,先简单看一下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首先,开始认识到性不是丑恶的,而是生活的常态。如2010年憨瑞祥在《论<白鹿原>中性爱描写的文化价值观》中提出的观点“无论作者怎样描写白鹿原人民的性爱场景,也无论作家怀着怎样的悲悯情怀对弱势女性予以人性的关注,都体现了作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反思。”[1]P97王为生在论文中也说“陈忠实借这个‘小女子’的身体表达了诸多思考:青春的激情,地主的荒淫和儒家宗法与人性的矛盾。但就这一形象自身而言,却是一个集性痛苦,压抑,扭曲和放纵于一身的女性肉体谜团。”[2]P100小说通过对性爱描写进行取舍,扬弃,正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从文化心理和性文化角度考察《白鹿原》的历史和文化意蕴,才能对小说做出较为客观的评判。
其次,对《白鹿原》的哲学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阐发。雷达认为陈忠实《白鹿原》中文化立场和价值观是充满矛盾的,既有批判,又有赞赏;既有鞭挞又又哀悼;既看到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路障,又对传统文化人格的魅力依依不舍。这是一个表述的很深刻的见解。传统的伦理文化,不仅具有实践色彩,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所所长温奉桥在《剥离与重构——陈忠实文艺思想探索》一文中提出解析《白鹿原》的成功主要源自观念的解放与重构,重构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自我的重构,文学观的重构以及历史观的重构。
1 男权文化的维护者——吴仙草
1.1 传统妇德的化身
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的历史是被压抑,被扭曲,被物化的历史,女人在强大的男权文化的统治与遮蔽中,也逐渐地将这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规定内在化,心理化,从而心甘情愿地扮演社会为她所规定的角色。”[3]P33这类传统的被压抑的女性恪守传统道德准则,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她们守旧的文化心理结构。她们坚信女人天经地义就是洗衣做饭,生儿育女,伺候男人,勤勤恳恳地劳动,这就是她们的生活中心,而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在《白鹿原》中,吴仙草就是这类传统女性的代表。
仙草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只知道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她贤惠,勤劳朴实,踏实能干,遇到事情很冷静,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遵从“三从四德”的好媳妇。她是白稼轩引以为豪的一生娶过七房女人的最后一房,也是陪白稼轩最长的一房。她从一开始就是男权的牺牲者。作者把她介绍为吴长贵的女儿,并不是代表自己出现,在文中出场就是为了嫁给白稼轩传宗接代,被父亲随意一句话就发配了过去。可见嫁人前她就活在父权的阴影下,那么嫁过去之后呢?
仙草——吴家五女的名字,在嫁给白嘉轩之前就知道白嘉轩娶过六房女人。新婚之夜,她看到丈夫难以抑制的焦渴,从容不迫地脱去长袖衣裤,光洁细腻的胳膊和双腿裸露在他的面前,娇美的后腰里系着三个小棒槌,叽里当啷乱晃。她义无反顾地扯掉腰带上的六个小棒槌突破禁忌,“哗”地一声脱去紧身的背心,两只奶子像两只白鸽一样扑出窝来。稼轩装作好奇去摸那个小棒槌以排其窘迫,他问:“仙草,你带着小棒槌做啥?”仙草毫不避讳地说:“打鬼!”[4]P68因为关于白嘉轩“毒钩”的谣言加深了女人对他的恐惧,以及男女两性的对抗加深,仙草这一举动,颇符合男性对女性的欲望需求,规定了这样一个女性使男性地位有了合法性,巩固了传统家庭机制。该情节除了展现仙草冷静、泰然、果决的性格外,也从侧面说明她是一个纯粹的封建宗法工具——以传宗接代为最高使命。虽然具有冷静果敢的性格,但她实际上仍旧是一位具有男性规定意义的女性形象。在这“贤妻良母”形象的背后,女性个体价值,性格本真荡然无存。仙草在家族中取的一定的地位,来源于她服从男权社会的需要做出的牺牲,来源于她所生的三男一女,为宗法家族传宗接代做出来贡献。在仙草实现死亡的过程中,她的自我牺牲发挥到了极致。她在临死前瞎了眼,还摸着白嘉轩的手内疚不堪地说:“谁给你和老三做饭呀
绪论 1
1 男权文化的维护者——吴仙草 3
1.1 传统妇德的化身 3
1.2 维护者的悲剧 4
2 男权文化的顺从者——鹿冷氏 5
2.1 “吃人”的封建宗法传统 5
2.2 顺从者的悲剧 5
3 男权文化的叛逆者——田小娥 7
3.1 “荡妇”与“天使”的结合体 7
3.2 叛逆者的悲剧 8
3.3 专制的男权社会 9
4 男权文化的反抗者——白灵 11
4.1 白鹿原的精灵 11
4.2 反抗者的悲剧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绪论
《白鹿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们人性中的闪光点,揭示了她们在男权文化下的惨痛处境。小说不但揭示出中国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而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展示了女性主体性追求所具有的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白鹿原》男权意识下的女性悲剧。女人,作为父亲的女儿,女人是一件商品;作为丈夫的妻子,女人是一件工具。文中这些女性在她们古朴美德下掩盖着的是精神的麻木,她们对感情世界一无所求,即使有,也是低层次的要求,充其量也就是在生活中标志着一种“性”的存在。她们的婚姻常常建立在生殖,温饱的那个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在那个时代不管她们怎么反抗到最后她们的命运结局都是一样的。中国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封建宗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早就深入人心,这几千年来中国女性长期处于男权势力的压迫下,男权意识长期以来对女性的影响和塑造达到了没办法反抗的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感情世界一无所求,即使有,也是低层次的要求,充其量也就是在生活中标志着一种“性”的存在。她们的婚姻常常建立在生殖,温饱的那个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在那个时代不管她们怎么反抗到最后她们的命运结局都是一样的。中国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封建宗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早就深入人心,这几千年来中国女性长期处于男权势力的压迫下,男权意识长期以来对女性的影响和塑造达到了没办法反抗的地步。本文中的大部分女性的思想没有作为人的真正概念,更没有女性的自我意识。作者从良知和理性的角度,对生活在男权文化下的白鹿原女性在半个多世纪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贤惠善良、屈辱斗争、惨痛处境都有着深刻表现,塑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性情各异的女性形象。
在开始论述之前,先简单看一下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首先,开始认识到性不是丑恶的,而是生活的常态。如2010年憨瑞祥在《论<白鹿原>中性爱描写的文化价值观》中提出的观点“无论作者怎样描写白鹿原人民的性爱场景,也无论作家怀着怎样的悲悯情怀对弱势女性予以人性的关注,都体现了作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反思。”[1]P97王为生在论文中也说“陈忠实借这个‘小女子’的身体表达了诸多思考:青春的激情,地主的荒淫和儒家宗法与人性的矛盾。但就这一形象自身而言,却是一个集性痛苦,压抑,扭曲和放纵于一身的女性肉体谜团。”[2]P100小说通过对性爱描写进行取舍,扬弃,正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从文化心理和性文化角度考察《白鹿原》的历史和文化意蕴,才能对小说做出较为客观的评判。
其次,对《白鹿原》的哲学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阐发。雷达认为陈忠实《白鹿原》中文化立场和价值观是充满矛盾的,既有批判,又有赞赏;既有鞭挞又又哀悼;既看到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路障,又对传统文化人格的魅力依依不舍。这是一个表述的很深刻的见解。传统的伦理文化,不仅具有实践色彩,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所所长温奉桥在《剥离与重构——陈忠实文艺思想探索》一文中提出解析《白鹿原》的成功主要源自观念的解放与重构,重构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自我的重构,文学观的重构以及历史观的重构。
1 男权文化的维护者——吴仙草
1.1 传统妇德的化身
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的历史是被压抑,被扭曲,被物化的历史,女人在强大的男权文化的统治与遮蔽中,也逐渐地将这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规定内在化,心理化,从而心甘情愿地扮演社会为她所规定的角色。”[3]P33这类传统的被压抑的女性恪守传统道德准则,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她们守旧的文化心理结构。她们坚信女人天经地义就是洗衣做饭,生儿育女,伺候男人,勤勤恳恳地劳动,这就是她们的生活中心,而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在《白鹿原》中,吴仙草就是这类传统女性的代表。
仙草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只知道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她贤惠,勤劳朴实,踏实能干,遇到事情很冷静,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遵从“三从四德”的好媳妇。她是白稼轩引以为豪的一生娶过七房女人的最后一房,也是陪白稼轩最长的一房。她从一开始就是男权的牺牲者。作者把她介绍为吴长贵的女儿,并不是代表自己出现,在文中出场就是为了嫁给白稼轩传宗接代,被父亲随意一句话就发配了过去。可见嫁人前她就活在父权的阴影下,那么嫁过去之后呢?
仙草——吴家五女的名字,在嫁给白嘉轩之前就知道白嘉轩娶过六房女人。新婚之夜,她看到丈夫难以抑制的焦渴,从容不迫地脱去长袖衣裤,光洁细腻的胳膊和双腿裸露在他的面前,娇美的后腰里系着三个小棒槌,叽里当啷乱晃。她义无反顾地扯掉腰带上的六个小棒槌突破禁忌,“哗”地一声脱去紧身的背心,两只奶子像两只白鸽一样扑出窝来。稼轩装作好奇去摸那个小棒槌以排其窘迫,他问:“仙草,你带着小棒槌做啥?”仙草毫不避讳地说:“打鬼!”[4]P68因为关于白嘉轩“毒钩”的谣言加深了女人对他的恐惧,以及男女两性的对抗加深,仙草这一举动,颇符合男性对女性的欲望需求,规定了这样一个女性使男性地位有了合法性,巩固了传统家庭机制。该情节除了展现仙草冷静、泰然、果决的性格外,也从侧面说明她是一个纯粹的封建宗法工具——以传宗接代为最高使命。虽然具有冷静果敢的性格,但她实际上仍旧是一位具有男性规定意义的女性形象。在这“贤妻良母”形象的背后,女性个体价值,性格本真荡然无存。仙草在家族中取的一定的地位,来源于她服从男权社会的需要做出的牺牲,来源于她所生的三男一女,为宗法家族传宗接代做出来贡献。在仙草实现死亡的过程中,她的自我牺牲发挥到了极致。她在临死前瞎了眼,还摸着白嘉轩的手内疚不堪地说:“谁给你和老三做饭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