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中苦妓形象的复杂性

摘 要《苦妓回忆录》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中篇之作,马尔克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是晚年,文章讲述了90岁的老人与十几岁苦妓的爱情。苦妓细分为两层小雏妓和妓女群体,多角度来解剖其特点与复杂性,探讨作者塑造苦妓形象运用“回忆叙事”手法和“童年叙事”手法。剖析苦妓人物形象表达的拉美式意蕴来折射马尔克斯对于爱情观念和多角度人性价值体现和阐述。从拉美文化的角度,阐明小雏妓与主人公的接触下,关于外来文化与拉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对接。从整体去把握马尔克斯晚年对于生命力的诠释以及对待孤独的态度。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二、苦妓形象分类 2
(一)黛尔加迪娜(雏妓)典型人物形象 2
(二)苦妓群体形象 2
三、拉美独特地域文化下的苦妓形象 7
(一)苦妓形象的拉美式意蕴:爱欲与苦痛 5
(二)外来文化与拉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创新 5
四、另类人生价值的探索 7
(一)爱情观念的突破 7
(二)多角度下的人性价值 8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10
致谢 1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苦妓回忆录》集中体现了马尔克斯晚年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和价值。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为2004年该书英文版写的评论中提到:“《苦妓回忆录》与马尔克斯以前写的东西都不一样,读起来有种天鹅绒般的快感。这是他给行将消逝的时光,写的一封情书。”本文通过对马尔克斯在2004年出版的这部作品的解读,
从苦妓这一独特的形象视角,通过阐述苦妓形象、作者对于塑造苦妓形象的手法、以及苦妓人物性格对主题的呈现以及她的意蕴象征来表达马尔克斯所表现的游走于爱欲与苦痛之间的人生价值的追问与反思。通过对爱欲俗乐以及苦痛的二极对立的探究,来表现出马尔克斯本身通过这些独特的方式与视角来进行一种心灵上的修行与完善,同时探讨马尔克斯晚年的思想变化,对于爱情和生命价值的看法,对于人性的多角度价值的阐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目前国内外对于《苦妓回忆录》的研究除了部分报纸和期刊作简单的评论之外,目前有发表与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吴兰的《束缚与自由——《苦妓回忆录》、《恋爱中的男人》和《洛丽塔》中的忘年恋》,侧重点在于不同作品的对于忘年恋的比较;发表于《书城》许志强的《马尔克斯的睡美人故事》,侧重点在于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对其的影响以及马尔克斯的继承与发展等。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立于创新的角度,深入对马尔克斯的创作背景、生平以及他的创作观了解,通过《苦妓回忆录》苦妓这一特殊形象的角度,来反射出晚年的马尔克斯的思想变化。同时,马尔克斯通过文中主人公的一生来折射出其游走于爱欲与苦痛之间的人生价值的探索与独特的升华,其中,苦痛中的孤独,又是贯穿马尔克斯作品的核心主题,在此作品中的意义又通过爱情这一强有力的外壳表现出来,表现出作者对于生命的价值和观念,虽孤独,却坚韧。对苦妓的探索,又出现马尔克斯对于人性的多角度价值的阐述。了解了孤独永恒的爱、人性多角度价值体现以及生命的坚韧。妓女形象可以说是一个复杂性较强的人物形象,其本身糅杂了升华与堕落两种二元对立的因素,而作品中所展现出来主人公对于小妓女的态度的反射也能够看出其矛盾苦闷之感,从而让读者感知作者在创作时所带入的纠结与矛盾,作品一气呵成。最后,主人公从矛盾中得到解脱,马尔克斯也向大家进行了一种特殊的人生意义的交代,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自愈,一场返本归源的旅行。
二、苦妓形象分类
《苦妓回忆录》中的主要苦妓形象表现出了不同层次的景象,众多苦妓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和人物的身份,本文将苦妓形象划分为两类。
(一)黛尔加迪娜(雏妓)的人物形象
1. 黛尔加迪娜(雏妓)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复杂性
黛尔加迪娜是迫于生活压力,从事妓女行业的形象。《苦妓回忆录》中,黛尔加迪娜是远离妓院的贫民,生活悲苦,除了抚养众多兄弟姐妹,还要照顾瘫痪的母亲。除此之外,每天还要承受超额的工作,所以生活的困顿促使她成为了一名雏妓。在文中,90岁老人认为黛尔加迪娜是他90岁生日礼物,也是救赎他的关键所在。但在生日当晚,老人初见沉睡、赤裸的黛尔加迪娜,产生了一种平静祥和的欣赏。
“她有着深色的皮肤,让人感觉温暖。已经按照程序给她做了清洁和美容,甚至连她阴部初生的绒毛都没有忽略。还为她卷了头发,用天然的甲油给她的手、脚指甲染了色,但她糖蜜色的肌肤却显得有些干燥和缺乏保养。刚刚开始隆起的乳房还像男孩子的一样,但看上去即将因某种隐秘能量的涌动而爆发,她身体最好的部分是那双会迈出悄无声息步伐的大脚,脚趾修长、敏感,如手指一般。尽管开着电扇,她却浸在闪着粼光的汗水中无法想象出那张被胡乱涂抹的面孔的原本模样但任何装扮都无法掩盖她的特点:挺拔的鼻梁相接的双眉,热情的唇。我想:真是头幼嫩的斗牛。”
但黛尔加迪娜恐惧死亡,因为她的一个朋友在第一次发生关系时失血过多而死,因此她害怕与老人发生关系。为了使这笔交易顺利进行,老鸨给了她喂下了混有缬草的溴化水,这使得黛尔加迪娜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尽管她能感知到老人的存在以及老人对她所作的一切,但作为一名决定献身的雏妓,却没有让这笔交易顺利进行,这使得她丧失了其应有的职业操守。赤裸无助而又宛如初生的黛尔加迪娜很快得到了老人的同情,但老人并没有夺走黛尔加迪娜的贞洁,而是在好好地打量了她之后,安静地陪她睡了一晚。几次接触(黛尔加迪娜几乎处于沉睡状态,老人也没有剥夺她的贞洁)下来,缺乏安全感,对于第一次充满恐惧的黛尔加迪娜因为老人的举动开始对其产生好感。
2.人物形象塑造运用“回忆叙事”手法
“回忆叙事”是人物表达自己的方式,也是马尔克斯在《苦妓回忆录》中所运用较多且特殊的叙事手段,实质上是一种时间模式。由于黛尔加迪娜职业的混合性(女工和妓女),使得其无法和老人朝夕相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人和黛尔加迪娜在一起最长的时间只有一夜,且大多数都是没有互动的一夜。在独自一人时,老人陷入了对黛尔加迪娜深深的思念,于是文中便出现大量回忆、想象的手法来突出老人对于黛尔加迪娜的认知,来侧面烘托黛尔加迪娜的形象。老人从妓院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开始回忆两人的夜晚,回忆与黛尔加迪娜的相处过程,回忆其睡着的样子,并将其醒来的样子的所有活动想象成自己满意的黛尔加迪娜的样子。也就是说,黛尔加迪娜是小雏妓和老人精神中的想象体的融合,是老人的一种寄托,具有明显的象征意识。书中老人重点是对于睡着的黛尔加迪娜进行的描写,如上面提到的老人初见黛尔加迪娜时对其赤身裸体的描写,由于人物的特殊性,文本几乎一直用老人“回忆叙事”的手法去填充黛尔加迪娜的人物形象。另外,通过罗莎卡瓦尔卡斯的侧面语言来说明人物的来龙去脉。整体运用的手法是通过侧面描写以及动作描写来完成对黛尔加迪娜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