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附件)【字数:13609】
摘 要目前,网络虚拟作为我们的日常现实,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充当网络环境中交际语言的网络流行语对我们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下网络流行语研究的不足之处,接着在阐明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类型、特征等的基础上,对近十年网络流行语进行盘点。最后,对未来网络流行语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2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3
2.1按构词法划分 3
2.1.1首字母缩略类 3
2.1.2谐音类 3
2.1.3符号类 4
2.2按出现词语形式是否完整划分 4
2.3按语料来源划分 5
第三章 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盘点 7
3.1 200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7
3.2 200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8
3.3 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0
3.4 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2
3.5 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3
3.6 201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5
3.7.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6
3.8.201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7
3.9.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8
3.10.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9
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机制 21
结束语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引 言
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了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与第35次报告显示的普及率47.9%,第36次报告显示的48%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普及率每一年都在逐步提高,中国居民上网人数更是达到了过半。而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网络社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中途的缓慢前进,再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还因为它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多与某些特定的社会事件相关,而网络社会又和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层出不穷,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探讨。但从整体来说,研究者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居多,对其产生的原因,后果和影响认识比较全面,但对其生成方式,使用情况等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我们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有些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缺少的理论、方法指导进行深入、认真、细致的整理和研究。
第一章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网络流行语对于我们这些“网虫”来说并不陌生,但查找资料会发现,网络流行语在专业类别内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了解以下几个在目前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首先是郑丹娘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流行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人在聊天时使用的“键盘语言”。第二个是汤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一书中提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一个影响巨大的群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第三个是陈一民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在网络几近同步产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其强大但并不长久的热门词语,又叫网络雷语、网络热词语。”第四个是杨萍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最后则是南京大学孙洁、樊启迪、巢乃鹏运用文献分析法
和案例分析法,比较了网络流行语、网络通用语和网络语言的差异。
根据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学者们对网络流行语定义的研究还有待提高。从现阶段了解的情况来看,学者们几乎都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对网络流行语的某些特征进行粗略的描述从而得出了片面的定义。因此它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定义模糊、分歧、界定不清。最后对学者们来讲,探讨一个确定的标准去解决网络语言、网络热词与网络流行语三者的区别就变得刻不容缓了。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从现有资料来看,学者们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不能准确界定。甚至有很多资料把网络语言归纳在网络流行语的范畴,除此之外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各抒己见。因此在对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和特征上的划分就变得很难把握了。目前的类型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现举例分析。
2.1按构词法划分
目前研究中,谢亚军认为,网络流行语有首字母缩略、数字谐音、符号类语言、汉语谐音词、语码混合及语义迁移等几种类型。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把其划分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
2.1.1首字母缩略类
网络聊天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字体的输入,通过键盘或者触屏这个媒介将字符输送到对方的手机显示屏上,但我们日常网络聊天打字时的速度很难和我们的思维保持一致并且打字对话也不如直接面对面聊天来得方便,因此用简洁高效的字母缩写替代全汉字理所当然就成为了网民聊天的首选。如:早期的网络聊天时,询问对方是男生或是女生时,便会问道你是GG(哥哥)还是MM(美眉);又比如GF是(Girl Friend)的缩写,代表女朋友的意思,同理,男朋友则是BF(Boy Friend)。还有早期“网虫”们在论坛灌水时,转载别人帖子的内容然后自己发帖时会在最前面打上ZT(转帖),描述自己帖子内容会使用RT(如题)等等。首字母缩写因其简单、输入和使用方便、表达意思准确等特点,在网络聊天中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
2.1.2谐音类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2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3
2.1按构词法划分 3
2.1.1首字母缩略类 3
2.1.2谐音类 3
2.1.3符号类 4
2.2按出现词语形式是否完整划分 4
2.3按语料来源划分 5
第三章 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盘点 7
3.1 200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7
3.2 200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8
3.3 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0
3.4 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2
3.5 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3
3.6 201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5
3.7.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6
3.8.201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7
3.9.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8
3.10.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9
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机制 21
结束语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引 言
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了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与第35次报告显示的普及率47.9%,第36次报告显示的48%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普及率每一年都在逐步提高,中国居民上网人数更是达到了过半。而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网络社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中途的缓慢前进,再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还因为它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多与某些特定的社会事件相关,而网络社会又和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层出不穷,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探讨。但从整体来说,研究者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居多,对其产生的原因,后果和影响认识比较全面,但对其生成方式,使用情况等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我们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有些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缺少的理论、方法指导进行深入、认真、细致的整理和研究。
第一章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网络流行语对于我们这些“网虫”来说并不陌生,但查找资料会发现,网络流行语在专业类别内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了解以下几个在目前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首先是郑丹娘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流行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人在聊天时使用的“键盘语言”。第二个是汤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一书中提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一个影响巨大的群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第三个是陈一民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在网络几近同步产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其强大但并不长久的热门词语,又叫网络雷语、网络热词语。”第四个是杨萍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最后则是南京大学孙洁、樊启迪、巢乃鹏运用文献分析法
和案例分析法,比较了网络流行语、网络通用语和网络语言的差异。
根据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学者们对网络流行语定义的研究还有待提高。从现阶段了解的情况来看,学者们几乎都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对网络流行语的某些特征进行粗略的描述从而得出了片面的定义。因此它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定义模糊、分歧、界定不清。最后对学者们来讲,探讨一个确定的标准去解决网络语言、网络热词与网络流行语三者的区别就变得刻不容缓了。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从现有资料来看,学者们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不能准确界定。甚至有很多资料把网络语言归纳在网络流行语的范畴,除此之外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各抒己见。因此在对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和特征上的划分就变得很难把握了。目前的类型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现举例分析。
2.1按构词法划分
目前研究中,谢亚军认为,网络流行语有首字母缩略、数字谐音、符号类语言、汉语谐音词、语码混合及语义迁移等几种类型。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把其划分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
2.1.1首字母缩略类
网络聊天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字体的输入,通过键盘或者触屏这个媒介将字符输送到对方的手机显示屏上,但我们日常网络聊天打字时的速度很难和我们的思维保持一致并且打字对话也不如直接面对面聊天来得方便,因此用简洁高效的字母缩写替代全汉字理所当然就成为了网民聊天的首选。如:早期的网络聊天时,询问对方是男生或是女生时,便会问道你是GG(哥哥)还是MM(美眉);又比如GF是(Girl Friend)的缩写,代表女朋友的意思,同理,男朋友则是BF(Boy Friend)。还有早期“网虫”们在论坛灌水时,转载别人帖子的内容然后自己发帖时会在最前面打上ZT(转帖),描述自己帖子内容会使用RT(如题)等等。首字母缩写因其简单、输入和使用方便、表达意思准确等特点,在网络聊天中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
2.1.2谐音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