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女性员工的eap介入研究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企业成为其人力资源。通过对淮安同信金牌商贸有限公司和南京饮之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女性员工有关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和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当等问题的调查,发现这两家服务型企业女性员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亟待解决。而员工帮助计划是一种新型的员工服务计划,公司可以选择EAP的内置模式,设立EAP职能部门。EAP小组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项目经验和国内企业应用的情况,结合调查对象的现状,设计出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强的员工帮助计划并提供服务,帮助调查对象走出当前的心理困境,缓解其行为问题,提高女性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关键词 企业女性员工,心理健康,行为问题,员工帮助计划
目 录
1 引言 1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1
2.2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 2
3 企业女性员工心理与行为现状 3
3.1 心理方面 3
3.2 行为方面 6
4 EAP介入企业女性员工设计 8
4.1 EAP介入企业女性员工的预期目标 9
4.2 EAP介入企业女性员工的基础条件 10
4.3 EAP介入企业女性员工的实施步骤 10
4.3.1 设置负责EAP项目的专业人员和职能部门 10
4.3.2 EAP项目计划书的策划 11
4.3.3 宣传推广 11
4.3.4 提供EAP服务 11
4.4 EAP介入企业女性员工的效果评估 12
5 EAP介入企业女性员工的讨论 13
5.1 应注意的问题 13
5.2 应用展望 14
结论 15
致谢 16
注释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一: 企业女性员工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调查问卷 19
附录二: 所有交叉列联表的原始数据 22 1 引言
员工帮助计划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EAP)是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服务与支持项目;专业人员通过对企业的诊断,通过对管理者、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咨询、指导和培训,帮助改善组织的环境和氛围,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组织工作绩效[1]。员工帮助计划于1982年Walsh首次正式提出而产生,随后国外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以致至今还未有明确的界定。中国对它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当地学者根据台湾地区具体情况,对EAP的概念赋予了本土化的定义。从2001年才开始引入中国大陆地区,国内现阶段关于员工帮助计划的研究大都使用的是张西超总结的 EAP 的概念。
“1922年,美国镭企业工厂隐瞒镭毒性导致大量女性员工死亡”事件揭示女性在社会阶层中占据弱势地位,而企业女性员工更是一类不被法律制度关心与保护的弱势群体。当今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地位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员工在各行各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部分行业中崭露头角。社会文明的进步,法律的完善,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残害职工生命、违法乱纪的现象少之又少,但是女性员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成为了新时代的企业产物。近年来企业社工模式下的员工帮助计划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尽管员工帮助计划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不同学者均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员工帮助计划(EAP)是组织给予员工的一种福利[2]。
在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利用EAP对女性员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无疑为本文章的研究课题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借鉴。但是这些项目大多集中在科技型企业和金融行业,本次课题研究以两家同属于服务性质的企业为例进行实践研究,丰富了EAP研究对象的类型,也为服务型企业实施员工帮助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企业女性员工及其家属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遭遇的困难和危机进行EAP介入,不仅对企业,还有对员工个人方面都是有益的。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淮安同信金牌商贸有限公司和南京饮之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共选取56名企业女性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8.2%。调查对象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表1 调查对象构成表
背景变项
人数
百分比(%)
年龄
1825岁
32
58.18
2635岁
11
20
3645岁
7
12.73
4655岁
4
7.27
55岁以上
1
1.82
学历
初中及以下
3
5.45
高中
9
16.36
大专
13
23.64
大学本科
29
52.73
硕士及以上
1
1.82
婚姻状况
未婚
2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