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异同(附件)

摘 要《哈利?波特》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作品,因丰富的想象力风靡全球。哈利与伏地魔是两个对立阵营里的领导者,但是,哈利与伏地魔的身上,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通过对哈利与伏地魔的对比分析,从童年成长环境与自身爱冒险的精神,对二者之间的相同点进行对比。对二者不同的地方将从哈利高于常人的生命追求与伏地魔惧怕死亡的本质区别分析、从哈利能够友好对待他人,包容朋友、宽容自己的敌人与伏地魔刚愎自用进行对比、从哈利能够尊重身边每一个物种,渴望亲情但是不嫉妒与伏地魔的种族歧视相对比。揭示了两者形成的条件与原因,分析出善与恶的形成变化。
目 录
引言 1
1 相同点 2
1.1 无爱环境,相似经历 2
1.2 冒险精神,层出叠见 3
2 不同点 6
2.1 对人生的追求 6
2.1.1 哈利:生命追求,超越死亡 6
2.1.2 伏地魔:惧怕死亡,追求永生 7
2.2 对待爱的态度 8
2.2.1 哈利:大爱无疆,从善如流 9
2.2.2 伏地魔:自私自利,刚愎自用 10
2.3 对身边人的方式 11
2.3.1 哈利:包容友善,平等博爱 11
2.3.2 伏地魔:种族歧视,残忍索取 13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引言
伏地魔在听说了特里劳妮的预言后,选择杀死哈利实现自己的统治,在哈利?波特的家里,伏地魔败于爱的力量,只杀死了哈利的双亲,并且在哈利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闪电疤痕,这是故事的开始。当哈利?波特第一次找到属于自己的魔杖,奥利凡德惊讶地告诉他“我卖出的每一根魔杖我都记得,波特先生。每一根我都记得。这样同一只凤凰的两根尾羽,一根做了这根魔杖,另一根尾羽做了另一根魔杖,而他的兄弟,正是给你头上落下那一道疤的人。” [1] P52这是缘分的开始,同时也是为了后面两个人成为彼此的劲敌而埋下了伏笔。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兹的第一年就破坏了伏地魔的计划,随着哈利?波特年龄的增长,他从无意识阻止伏地魔变成和朋友有意识的阻止,最终打败了伏地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这处于对立面的两个人的身上,却有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正式这些相同点,促使他们成为了各自阵营的领袖,那些不同点,让两个人成为了正义与邪恶的代表。
1 相同点
1.1 无爱环境,相似经历
哈利的姨妈佩妮曾经也很想当一名巫师,甚至偷偷地拜托过邓布利多教授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可以像哈利?波特的妈妈莉莉?伊万斯那样可以去霍格沃茨去学习魔法,但遭到了邓布利多教授的委婉拒绝。看着莉莉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佩妮十分嫉妒,但是好景不长,莉莉嫁给了血统高贵的詹姆?波特后生下哈利就死了。
对于佩妮而言,哈利?波特与詹姆?波特害死了她唯一的妹妹,也是她唯一的亲人,佩妮心里十分的悲伤、害怕,又有一点点的庆幸。当她要收养哈利时,她十分的犹豫,她爱她的妹妹,虽然她嫉妒她,每当佩妮看着哈利那双琥珀色和莉莉一样的眼睛,她也会伤心,但是她知道哈利会魔法,害怕让他们在邻居面前丢人,矛盾的心理驱使佩妮没有给哈利一点点的好脸色:仅仅保障哈利有地方睡有一点点吃的——让哈利住在楼梯下的碗橱里并使他营养不良,瘦瘦小小的,穿着表哥达利穿过的衣服,就连校服钱都不愿意多掏而是将达利旧衣服染个色。哈利像是佩妮家的一个免费的佣人,被姨妈姨夫打发收拾家,干着不是这个年纪该干的体力活,不间断地成为表哥的人肉出气筒。
每一个暑假,哈利不可以写暑假作业,不可以谈论任何一个关于魔法的事情,对于哈利的精神世界,他们不关心,也不在乎。在魔法世界里,哈利?波特是伟大的英雄,而在姨妈家,他被诋毁成在一个不学无术,在少管所念书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面,哈利感受不到任何温暖,他自尊但却又自卑,在他的身上,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
伏地魔的父亲是一位英俊潇洒的麻瓜(不懂魔法的人)叫里德尔,而他的母亲是没落但高贵的斯莱特林后人,他母亲暗恋里德尔很久,通过魔法控制了里德尔并怀孕,当里德尔摆脱了魔法清醒的时候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她的母亲在生她的时候不幸难产而死,只给这个孩子取了一个名字:汤姆?里德尔。
孤儿院只能让汤姆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纵观伏地魔的一生,这个时候是他最渴望结交好朋友的时候,但是斯莱特林的血统使他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但是巫师本来就不同于一般的麻瓜,他从小体现出的与众不同让他以为自己身体有疾病而自卑,他偷过别人的玩具,常常使用一些低级魔法去恐吓别人,其他孩子逐渐都疏远他。父母过早的过世无法给他亲情,无情地被小朋友抛弃让他感受不到友情的温暖,在霍格沃兹时,他错误地把自私自利的人当成了朋友,把虚情假意的甜言蜜语当成了牢不可破的诺言。当他被哈利“杀死”后,曾经的追随者四散,当他看清这一切时,他从来没有更加不相信友情。没有体验过亲情,友情,这也让他对邓布利多所宣扬的“爱是伟大的魔法”的理论嗤之以鼻。
相似的成长环境使哈利与伏地魔,在没有去霍格沃茨之前他们都是很自卑,身体上与精神上都受过严重的伤害 [2]P23所以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内心却十分的孤独,渴望获得亲情,但是后来教育上的良性引导使得哈利?波特和伏地魔又有着不同的区别。
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对抗是一个普通学生对抗学霸,未成年人对抗成年人,平民与统治者的较量。这一路上,冒险精神是必须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哈利会发现,成长路上只有冒险精神始终未变。
1.2 冒险精神,层出叠见
哈利?波特的冒险精神是遗传他的父亲的,但是在哈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他最喜欢的魁地奇比赛到每一次与伏地魔的正面较量。
哈利刚开始到霍格沃茨上学时就开始了他的冒险生涯,一次又一次的与伏地魔正面交锋深入人心。十一岁那年入校认为斯内普教授要偷魔法石,自己与小伙伴们独自追查这件事,哈利也是第一次遇见伏地魔,成功地守护住了魔法石,粉碎了伏地魔长生不老的计划,这一阶段没有人教育哈利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去做,是哈利的本性流露。
随着哈利年龄越来越大,他的冒险精神有增无减。蛇佬腔的发现使得哈利无比惊讶,这是伏地魔无意间给他的一份“礼物”,哈利无意间打开了密室,凭借着过人的胆识,消灭了数百年来别人都没有发现的蛇怪,并且摧毁了伏地魔第一个魂器,救回了金妮的性命。就是在这里,哈利明白了冒险精神的重要性、忠诚的重要性,朋友的重要性。
在第五部中,哈利?波特带着朋友们闯进了魔法部保护预言球,几个孩子未经大人的允许独自与邪恶的黑暗势力作斗争,这一阶段的哈利,在邓布利多教授的悉心培养下,他不再盲目地靠冒险精神战斗和分析能力与伏地魔较量,他拥有自己最忠诚的生死之交,这些朋友是哈利最宝贵的财富,在与食死徒正面斗争时,孩子们竭尽全力保护哈利?波特周全,那威宁愿自己被打的鼻青脸肿也要将预言球给哈利,他们宁愿自己受伤也不让哈利受伤,宁愿自己死,也不愿意让哈利死。虽然哈利无意间害死了自己的教父小天狼星,甚至找不到他的遗体“哈利看到,他的教父倒下去时,那张消瘦、一度十分英俊的脸上既恐惧又诧异,他倒进了古老的拱门,消失在帷幔后面”[3]P531教父为哈利的牺牲让哈利充满了负罪感,但是同时让他更加明白他以后要走的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