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烈女”形象对比分析(附件)
摘 要《红楼梦》中的司琪、鸳鸯和尤三姐,她们同属底层女子,但却形象各异。本文通过对比她们三人的性格特征、爱情观念和悲剧命运,探讨她们性格形象设置的意义。自主勇敢、坚强果断的司琪,细心善良、刚正不阿的鸳鸯和泼辣洒脱的尤三姐,她们都以结束自己美丽的生命来“保障自己的意志自由,给予迫害者以有力的还击”,给顽固的封建势力以不同程度的打击。她们三人的性格形象以及悲剧命运所体现的不仅有作者的爱情观念,更有对封建丑恶势力的剖析与批判。
目 录
引言 1
1 “三烈女”的性格对比 2
1.1 自主勇敢、坚强果断——司琪 2
1.2 细心善良,刚正不阿——鸳鸯 3
1.3 泼辣美艳,刚烈洒脱——尤三姐 4
2 “三烈女”爱情观的对比 7
2.1 绣春囊以死护贞爱 7
2.2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8
2.3 昙花一现的爱情 9
3 “三烈女”形象设置的意义对比 11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1963年王昆仑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红楼梦>中三烈女》一文,首次将《红楼梦》中的司琪、鸳鸯和尤三姐合称为“三烈女”,也是她们三位首次以烈女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再此之前将三人放在一起的研究极为少见,此后学术界对这三位人物形象的研究则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她们的性格特征、爱情悲剧方面做单项分析,而没有将三位女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这一小视角,将三位女子归结在一起集中分析研究。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分析“三烈女”的性格特征,对比出她们的形象以及性格特征之间的异同;第二章对比三位女子的爱情观念、分析其悲剧产生的不同原因;第三章对“三烈女”形象设置的意义进行对比;结语归纳总结前面的异同,得出三烈女对封建势力的不同程度的反抗。其中以司琪的反抗最弱、尤三姐的最强、鸳鸯则处于前两者之间。三位女子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生存背景,不同的爱情观念,但面对黑暗、丑恶的封建势力她们都有坚强的意志不向其屈服,最终她们采取刚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给了封建势力不同程度的抨击和揭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三烈女”的性格对比
曹雪芹以他的如椽巨笔在《红楼梦》中为我们塑造了司琪、鸳鸯和尤三姐三位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的底层女子,她们在小说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谓凝聚了曹雪芹的心血。
1.1 自主勇敢、坚强果断——司琪
司琪是迎春的丫头、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她是小说着墨不多但却引人格外瞩目的一个丫鬟。她首次出现是在第二十七回,以站着系裙的姿态出现,看似随意之笔,但不得不说从这里作者就为“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一回做了铺垫。司琪与姑舅兄弟偷情被鸳鸯无意撞见,司琪的第一反应就是求鸳鸯放过他们,不要把事情说出去。她抓着鸳鸯的手说“好姐姐,千万别嚷”,同时观闻鸳鸯的态度,见鸳鸯还闷着,便想到自己平时和鸳鸯的交情不错。自觉事情有转机,听鸳鸯问小厮是谁时,她立刻让那小厮也出来给鸳鸯磕头,以求得鸳鸯能不把他们见不得人的事说出去。从这一举动不难看出司琪是个遇事有主见并且能果断采取措施解决的女子。又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司琪与表兄弟潘又安的私情被凤姐等人发现,但她面对这种羞煞人的情况却没有一点畏惧惭愧之意。小说是这样描写的:
凤姐见司琪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倒觉可异。[1]P1034
单这一态度就可见司琪的勇敢,她自知东窗事发,却没有像其他女子一样去乞求主子们的饶恕,也没有一点的畏惧和惭愧之意,只是静静的等待着封建礼教的审判。她用坦诚和不畏惧维护着当时自认为珍贵但不被认可的爱情,足见她性格中的勇敢。但与她相背的是潘又安,他知道事发后,扔下司琪独自跑了,通过他逃跑的这一行为,更能反衬出司琪的勇敢与坚强。私情被发现,她一个人面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一个人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和冷嘲热讽。这么多的难堪和压力她都一个人承受,但她也从没想放弃她坚持守护的意志和已经开裂的爱情。面对封建势力的咄咄相逼,她一个人默默的承受,抵抗。
司琪的自主勇敢、坚强果断与同是三烈女之一的鸳鸯和尤三姐是不同的。虽然她和鸳鸯都生活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但她们二人在那个封建家庭的地位却又不同。鸳鸯有老祖宗那个封建家庭最高权力的象征者做靠山,所以在勇敢和坚强的性格中,司琪肯定是要比鸳鸯强一程的。面对贾赦的逼婚,鸳鸯除了抱怨哥哥嫂子,就是向平儿和袭人等哭诉,她并没有一点勇于面对的坚强果敢,最终还是靠着老祖宗她才得以逃出了贾赦的淫爪。但司琪不同,她一个人面对私情被发现的一切不幸与压力,一个人坚守着她的爱情和忠贞,她不慌不乱的面对着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压制。可见她的勇敢与坚强是有老祖宗撑腰的鸳鸯不能比的。但若论起细心善良来,司琪又不能与鸳鸯相提并论。司琪能将绣春囊那么重要而又隐讳的定情之物在情急之下不小心给丢了,足见她性格中的粗略和马虎。但反观鸳鸯,将老太太的一切奇珍异宝和穿戴用品打理的井井有条,别人不知道的,她都能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贾琏向她要和尚外供给老太太的一个蜡油冻的佛手,鸳鸯就说她连日子都记得,而且还记得是她打发老王家的拿的。鸳鸯对老太太屋里一个小东西出入的日期都记得如此清楚,可见她是个心细的。又如她待刘姥姥的态度,一点都没有嫌弃的样子,带她洗澡,给她穿自己的衣服,临走时还特意送了刘姥姥一些自己的衣物,叫姥姥不要嫌弃。她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刘姥姥,而且还顾及到了姥姥的尊严。可见鸳鸯的细心善良之处是果敢质朴的司琪不能相比的。
1.2 细心善良,刚正不阿——鸳鸯
鸳鸯不仅是贾府众多丫鬟中有地位、有面子的,而且是贾母的贴身管家。她凭着自己的聪明灵巧,细心刚正,不仅把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伺候的服服帖帖,而且与其他主子和奴仆的相处也恭敬和气。从侍候老太太的生活起居,吃穿用度就可以看得出她的细心。如小说第七十六回写道:
只见鸳鸯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说:“夜深了,恐露水下来,风吹了头,须要添了这个。坐坐也该歇了。”贾母道:“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因命再斟酒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1]P1059
只这样简单的一句对话就可以看出鸳鸯和贾母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主仆。能让贾母如此信任,可见鸳鸯对贾母用心之细微,照顾之周全。
从她对待刘姥姥的态度和安慰因情而病的司琪就可以看到她善良的内心。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席话反把鸳鸯说的心酸,也哭起来了。因点头道:“正是这话。我又不是管事的人,何苦我坏你的声名,我白去献勤。况且这事我自己也不便开口向人说。你只放心,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不许胡行乱作了。”司琪在枕上点首不绝。[1]P994
因为司琪恳切的言辞鸳鸯泪眼婆娑,可见她不仅有善感的心灵,更有善良的行动,她同情司琪,怜惜司琪,尽自己所能把司琪的顾虑和担心一并安抚下来,只让她好好养病,足以显示鸳鸯待人的善良之处。再从她誓死拒婚的行为可以看出她不屈于权力地位,为人处世,不卑不亢,一切全凭着她的心,她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她性情中的刚正和细心。如李纨说:
目 录
引言 1
1 “三烈女”的性格对比 2
1.1 自主勇敢、坚强果断——司琪 2
1.2 细心善良,刚正不阿——鸳鸯 3
1.3 泼辣美艳,刚烈洒脱——尤三姐 4
2 “三烈女”爱情观的对比 7
2.1 绣春囊以死护贞爱 7
2.2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8
2.3 昙花一现的爱情 9
3 “三烈女”形象设置的意义对比 11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1963年王昆仑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红楼梦>中三烈女》一文,首次将《红楼梦》中的司琪、鸳鸯和尤三姐合称为“三烈女”,也是她们三位首次以烈女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再此之前将三人放在一起的研究极为少见,此后学术界对这三位人物形象的研究则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她们的性格特征、爱情悲剧方面做单项分析,而没有将三位女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这一小视角,将三位女子归结在一起集中分析研究。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分析“三烈女”的性格特征,对比出她们的形象以及性格特征之间的异同;第二章对比三位女子的爱情观念、分析其悲剧产生的不同原因;第三章对“三烈女”形象设置的意义进行对比;结语归纳总结前面的异同,得出三烈女对封建势力的不同程度的反抗。其中以司琪的反抗最弱、尤三姐的最强、鸳鸯则处于前两者之间。三位女子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生存背景,不同的爱情观念,但面对黑暗、丑恶的封建势力她们都有坚强的意志不向其屈服,最终她们采取刚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给了封建势力不同程度的抨击和揭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三烈女”的性格对比
曹雪芹以他的如椽巨笔在《红楼梦》中为我们塑造了司琪、鸳鸯和尤三姐三位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的底层女子,她们在小说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谓凝聚了曹雪芹的心血。
1.1 自主勇敢、坚强果断——司琪
司琪是迎春的丫头、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她是小说着墨不多但却引人格外瞩目的一个丫鬟。她首次出现是在第二十七回,以站着系裙的姿态出现,看似随意之笔,但不得不说从这里作者就为“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一回做了铺垫。司琪与姑舅兄弟偷情被鸳鸯无意撞见,司琪的第一反应就是求鸳鸯放过他们,不要把事情说出去。她抓着鸳鸯的手说“好姐姐,千万别嚷”,同时观闻鸳鸯的态度,见鸳鸯还闷着,便想到自己平时和鸳鸯的交情不错。自觉事情有转机,听鸳鸯问小厮是谁时,她立刻让那小厮也出来给鸳鸯磕头,以求得鸳鸯能不把他们见不得人的事说出去。从这一举动不难看出司琪是个遇事有主见并且能果断采取措施解决的女子。又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司琪与表兄弟潘又安的私情被凤姐等人发现,但她面对这种羞煞人的情况却没有一点畏惧惭愧之意。小说是这样描写的:
凤姐见司琪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倒觉可异。[1]P1034
单这一态度就可见司琪的勇敢,她自知东窗事发,却没有像其他女子一样去乞求主子们的饶恕,也没有一点的畏惧和惭愧之意,只是静静的等待着封建礼教的审判。她用坦诚和不畏惧维护着当时自认为珍贵但不被认可的爱情,足见她性格中的勇敢。但与她相背的是潘又安,他知道事发后,扔下司琪独自跑了,通过他逃跑的这一行为,更能反衬出司琪的勇敢与坚强。私情被发现,她一个人面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一个人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和冷嘲热讽。这么多的难堪和压力她都一个人承受,但她也从没想放弃她坚持守护的意志和已经开裂的爱情。面对封建势力的咄咄相逼,她一个人默默的承受,抵抗。
司琪的自主勇敢、坚强果断与同是三烈女之一的鸳鸯和尤三姐是不同的。虽然她和鸳鸯都生活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但她们二人在那个封建家庭的地位却又不同。鸳鸯有老祖宗那个封建家庭最高权力的象征者做靠山,所以在勇敢和坚强的性格中,司琪肯定是要比鸳鸯强一程的。面对贾赦的逼婚,鸳鸯除了抱怨哥哥嫂子,就是向平儿和袭人等哭诉,她并没有一点勇于面对的坚强果敢,最终还是靠着老祖宗她才得以逃出了贾赦的淫爪。但司琪不同,她一个人面对私情被发现的一切不幸与压力,一个人坚守着她的爱情和忠贞,她不慌不乱的面对着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压制。可见她的勇敢与坚强是有老祖宗撑腰的鸳鸯不能比的。但若论起细心善良来,司琪又不能与鸳鸯相提并论。司琪能将绣春囊那么重要而又隐讳的定情之物在情急之下不小心给丢了,足见她性格中的粗略和马虎。但反观鸳鸯,将老太太的一切奇珍异宝和穿戴用品打理的井井有条,别人不知道的,她都能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贾琏向她要和尚外供给老太太的一个蜡油冻的佛手,鸳鸯就说她连日子都记得,而且还记得是她打发老王家的拿的。鸳鸯对老太太屋里一个小东西出入的日期都记得如此清楚,可见她是个心细的。又如她待刘姥姥的态度,一点都没有嫌弃的样子,带她洗澡,给她穿自己的衣服,临走时还特意送了刘姥姥一些自己的衣物,叫姥姥不要嫌弃。她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刘姥姥,而且还顾及到了姥姥的尊严。可见鸳鸯的细心善良之处是果敢质朴的司琪不能相比的。
1.2 细心善良,刚正不阿——鸳鸯
鸳鸯不仅是贾府众多丫鬟中有地位、有面子的,而且是贾母的贴身管家。她凭着自己的聪明灵巧,细心刚正,不仅把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伺候的服服帖帖,而且与其他主子和奴仆的相处也恭敬和气。从侍候老太太的生活起居,吃穿用度就可以看得出她的细心。如小说第七十六回写道:
只见鸳鸯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说:“夜深了,恐露水下来,风吹了头,须要添了这个。坐坐也该歇了。”贾母道:“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因命再斟酒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1]P1059
只这样简单的一句对话就可以看出鸳鸯和贾母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主仆。能让贾母如此信任,可见鸳鸯对贾母用心之细微,照顾之周全。
从她对待刘姥姥的态度和安慰因情而病的司琪就可以看到她善良的内心。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席话反把鸳鸯说的心酸,也哭起来了。因点头道:“正是这话。我又不是管事的人,何苦我坏你的声名,我白去献勤。况且这事我自己也不便开口向人说。你只放心,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不许胡行乱作了。”司琪在枕上点首不绝。[1]P994
因为司琪恳切的言辞鸳鸯泪眼婆娑,可见她不仅有善感的心灵,更有善良的行动,她同情司琪,怜惜司琪,尽自己所能把司琪的顾虑和担心一并安抚下来,只让她好好养病,足以显示鸳鸯待人的善良之处。再从她誓死拒婚的行为可以看出她不屈于权力地位,为人处世,不卑不亢,一切全凭着她的心,她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她性情中的刚正和细心。如李纨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