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附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开始受到关注。尤其是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这样一个特殊儿童的成长经历,对当前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对特殊儿童来说学前教育相当于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引领着他们走向光明。进行恰当的教育可以让他们健康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文结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实际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当前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 录
1绪论 1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概述 2
2.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 2
2.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2
3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
3.1特殊儿童自身导致的问题 4
3.2 特殊儿童在法律制度保障的问题 5
3.3 在特殊儿童教育方法上的问题 6
3.4特殊儿童家庭方面的问题 6
4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分析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策略 7
4.1注重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7
4.1.1面对现实勇于接受 7
4.1.2提供任何学习的机会 8
4.1.3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9
4.2完善特殊教育法律体制 9
4.2.1建立完整的教育法律体系 9
4.2.2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建设 10
4.3珍视游戏和日常生活的作用 10
4.3.1游戏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10
4.3.2日常生活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作用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绪论
特殊儿童,是针对学习需要的特殊性而言,教育学上有两种解释。广义的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即身体或心理特点上的特殊造成其对学习的过程有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殊需要。狭义的是指身体有缺陷的儿童。
卢乐山在他主编的《学前教育原理》中提到,“学前教育是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实施的启蒙教育,它是促进儿童良好发展、顺利入学一年级人生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备的重要基础,是人受教育的第一个阶段。”[1]
而特殊教育,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特殊教育的发展进程也不相同,所以各个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定义存在着不一样的看法。朴永馨在他主编的《特殊教育辞典》中指出,“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教材、教法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2]”在《教育大辞典》中,“特殊教育泛指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手段和设施对异常儿童的教育。[3]”
我国学者也做过学前特殊教育相关的研究,甚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多。根据本文研究需要,从狭义的角度将特殊教育定义为:对特殊儿童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方法,使他们获得知识,增长技能,拥有良好德行,提高适应能力和最大限度的开发特殊人群潜能的一种教育。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概述
2.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
首先,在法律方面,缺少一部处于核心地位的《特殊教育法》。不管是从教育立法实践的指导还是特殊教育活动的规范都需要一部明确独立的法律条文。[4]虽然在宪法中有出现过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法规,但是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而已。1990年颁布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目前关于残疾人教育的法律,然而细细观察,只有少数相关条文,而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落实,还需要具体的法律条文来保驾护航。
其次,特殊教育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受到社会很多关注,而不是漠视,特殊儿童更需要我们的爱和关心。每个家长做梦都想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特殊儿童的父母也不例外,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教育。然而在我国这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受到历史和经济条件制约,地区差异较大。我国大部分特殊儿童家庭环境条件较差,使得许多的特殊儿童和最佳治疗期擦肩而过,加上没钱购买设备以及支付学杂费,导致许多地区特殊儿童失学在家。特殊教师配备明显不足,而且现有的特殊教师还存在教学水平不高,教学内容单调等问题。
存在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无非就是社会对特殊儿童的重视不够高,主观认识上也有一定的偏差。特殊儿童因此遭到歧视,加上缺乏对特殊儿童回归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尊重与善待特殊儿童的氛围。特殊儿童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难以过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最后家长缺乏维权意识。大多数特殊儿童父母的观念较落后,法律意识薄弱,不会为自己的孩子维权。
2.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对特殊儿童自身成长来讲,特殊儿童及早进行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自身的成长。学前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该时期儿童得到合理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5]特殊儿童也不例外。海伦凯勒就是因为及时的受到恰当的教育,影响了她的一生,才会在后来有那么了不起的成就。她的父母没有因为她的残疾,不让她上学,而是积极寻找适合他们孩子的学校和老师,莎莉文老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进了海伦的生活里。
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问题,越早发现、早采取措施,伤害就可能会降到最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是越早就越好。我国一些语言训练机构的经验也表明,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就好。如海伦,在幼时因为发了一次高烧导致她看不见也听不见,但她依然倔强的活着。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打败了病魔,学会说话话,用手指交流,会五种语言,成为了一位在黑暗中生活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
吴军莉认为学前教育作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启蒙阶段,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些教育手段,比如情境创设法、游戏法能够促进特殊儿童良性发展。[6]
其次对家庭来说,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减轻特殊儿童家庭负担。如果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的学前教育,就由学校对孩子进行专业训练,减少了家庭支出。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因为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减轻了海伦父母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他们自己的事,而海伦由老师带着,一边学习,一边体验生活。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进行学前教育不但能促进特殊儿童的家庭和睦感情发展,进一步还间接提高了特殊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海伦在没有家庭教师之前,经常捣乱甚至破坏东西,但是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下,逐渐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因此也倍加珍惜,同时也学会了感恩,与她的家人关系变得妙不可言,她们的小家更加幸福了。
目 录
1绪论 1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概述 2
2.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 2
2.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2
3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
3.1特殊儿童自身导致的问题 4
3.2 特殊儿童在法律制度保障的问题 5
3.3 在特殊儿童教育方法上的问题 6
3.4特殊儿童家庭方面的问题 6
4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分析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策略 7
4.1注重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7
4.1.1面对现实勇于接受 7
4.1.2提供任何学习的机会 8
4.1.3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9
4.2完善特殊教育法律体制 9
4.2.1建立完整的教育法律体系 9
4.2.2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建设 10
4.3珍视游戏和日常生活的作用 10
4.3.1游戏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10
4.3.2日常生活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作用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绪论
特殊儿童,是针对学习需要的特殊性而言,教育学上有两种解释。广义的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即身体或心理特点上的特殊造成其对学习的过程有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殊需要。狭义的是指身体有缺陷的儿童。
卢乐山在他主编的《学前教育原理》中提到,“学前教育是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实施的启蒙教育,它是促进儿童良好发展、顺利入学一年级人生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备的重要基础,是人受教育的第一个阶段。”[1]
而特殊教育,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特殊教育的发展进程也不相同,所以各个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定义存在着不一样的看法。朴永馨在他主编的《特殊教育辞典》中指出,“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教材、教法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2]”在《教育大辞典》中,“特殊教育泛指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手段和设施对异常儿童的教育。[3]”
我国学者也做过学前特殊教育相关的研究,甚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多。根据本文研究需要,从狭义的角度将特殊教育定义为:对特殊儿童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方法,使他们获得知识,增长技能,拥有良好德行,提高适应能力和最大限度的开发特殊人群潜能的一种教育。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概述
2.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
首先,在法律方面,缺少一部处于核心地位的《特殊教育法》。不管是从教育立法实践的指导还是特殊教育活动的规范都需要一部明确独立的法律条文。[4]虽然在宪法中有出现过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法规,但是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而已。1990年颁布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目前关于残疾人教育的法律,然而细细观察,只有少数相关条文,而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落实,还需要具体的法律条文来保驾护航。
其次,特殊教育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受到社会很多关注,而不是漠视,特殊儿童更需要我们的爱和关心。每个家长做梦都想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特殊儿童的父母也不例外,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教育。然而在我国这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受到历史和经济条件制约,地区差异较大。我国大部分特殊儿童家庭环境条件较差,使得许多的特殊儿童和最佳治疗期擦肩而过,加上没钱购买设备以及支付学杂费,导致许多地区特殊儿童失学在家。特殊教师配备明显不足,而且现有的特殊教师还存在教学水平不高,教学内容单调等问题。
存在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无非就是社会对特殊儿童的重视不够高,主观认识上也有一定的偏差。特殊儿童因此遭到歧视,加上缺乏对特殊儿童回归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尊重与善待特殊儿童的氛围。特殊儿童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难以过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最后家长缺乏维权意识。大多数特殊儿童父母的观念较落后,法律意识薄弱,不会为自己的孩子维权。
2.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对特殊儿童自身成长来讲,特殊儿童及早进行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自身的成长。学前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该时期儿童得到合理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5]特殊儿童也不例外。海伦凯勒就是因为及时的受到恰当的教育,影响了她的一生,才会在后来有那么了不起的成就。她的父母没有因为她的残疾,不让她上学,而是积极寻找适合他们孩子的学校和老师,莎莉文老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进了海伦的生活里。
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问题,越早发现、早采取措施,伤害就可能会降到最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是越早就越好。我国一些语言训练机构的经验也表明,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就好。如海伦,在幼时因为发了一次高烧导致她看不见也听不见,但她依然倔强的活着。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打败了病魔,学会说话话,用手指交流,会五种语言,成为了一位在黑暗中生活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
吴军莉认为学前教育作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启蒙阶段,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些教育手段,比如情境创设法、游戏法能够促进特殊儿童良性发展。[6]
其次对家庭来说,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减轻特殊儿童家庭负担。如果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的学前教育,就由学校对孩子进行专业训练,减少了家庭支出。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因为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减轻了海伦父母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他们自己的事,而海伦由老师带着,一边学习,一边体验生活。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进行学前教育不但能促进特殊儿童的家庭和睦感情发展,进一步还间接提高了特殊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海伦在没有家庭教师之前,经常捣乱甚至破坏东西,但是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下,逐渐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因此也倍加珍惜,同时也学会了感恩,与她的家人关系变得妙不可言,她们的小家更加幸福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