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使用研究以实验中学(崇文校区)为例
内容课后练习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课后练习的设置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其中现代文配备的习题种类丰富,这篇论文归纳了课后习题题型与思想内容,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目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处在初步投入使用阶段,因此需要探索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现根据已发行的七、八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编写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熟市实验中学(崇文校区)的师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使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从教师与学生角度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目 录
一、引言 1
二、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概况 1
(一)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编制依据 1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1
2.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2
3.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 2
(二)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内容分析 3
1.课后练习题题型归纳 3
2.课后练习题思想内容 4
(三)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的优点与不足 5
1.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优点 5
2.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存在问题 6
三、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使用情况 6
(一)调查情况说明 6
1.调查问卷的设计 6
2.调查问卷的发放 6
3.调查对象的选择 7
(二)调查情况分析 7
1.学生问卷情况分析 7
2.教师问卷情况分析 11
(三)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15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5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6
四、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使用建议 16
(一)给教师的建议 16
1.改进原有题目,拓宽学生知识层面 16
2.归纳习题类型,总结答题方法技巧 16
3.创新答题方式,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16
(二)给学生的建议 17
1.根据课后练习,把握文章重点 17
2.课前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立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17
3.课后积累巩固,总结归纳方法 17
五、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1
致谢 25
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使用研究
——以常熟市实验中学(崇文校区)为例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语文教材的作业系统是帮助学生预习、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语文能力而设计的练习题和拓展题。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已于2016年9月开始在各省市投入使用,江苏省于2018年9月已实现七年级和八年级的部编版新教材替代苏教版老教材,故常熟市实验中学(崇文校区)七、八年级目前已使用部编版新教材。因部编版教材现处于初步投入使用时期,学术界和各中小学对教材的使用情况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因而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现状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优化使用方法。
现代文的阅读与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之一,现代文内容形式多样,阅读鉴赏方法不一,表达情感不同,主题思想各异。因此对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的使用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学生归纳习题的解题思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利于教师尽快适应部编版新教材的教学,并且创新课后练习题的使用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概况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后练习的编写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并结合初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编写出一套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习题。内容涉及了探究语句、提炼主旨与拓展延伸等,思想积极向上,紧扣文本展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编制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后练习题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培养学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开设了“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模块。
新课标对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方面提出的第3点要求是: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据此,“思考探究”模块中更多地强调概括文意、理解词句内涵与写作手法的赏析等。其次,新课标对第四学段阅读方面提出的第4点要求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因此,“积累拓展”模块设置的问题难度较“思考探究”而言提高了层次,注重独立思考能力,问题多设置为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概括、开放性设问或课后小练笔等,鼓励创新性见解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新课标在79年级阅读方面提出的第10点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因此,“积累拓展模块”还设置了重要词句的品读和课外文学作品的拓展阅读,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学积累。
2.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材课后练习的编写中贯彻了这一内容,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新型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训练学生思维。因此,新课标提出了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部编版新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更是很好地贴合了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三个维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注重培养读写能力,了解文学常识,这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如八年级上册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后练习第四题这样设置:“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给出了文中有关母亲细节描写的语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品读,在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的同时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着眼于探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中完成课题。比如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课文后的第一问:“朗读课文,找出写背影的文字,思考‘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在朗读、寻找、探究这一系列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目标强调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如《背影》课后练习第五问:“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有什么新的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将问题拓宽至与长辈的相处方面,培养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
目 录
一、引言 1
二、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概况 1
(一)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编制依据 1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1
2.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2
3.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 2
(二)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内容分析 3
1.课后练习题题型归纳 3
2.课后练习题思想内容 4
(三)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的优点与不足 5
1.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优点 5
2.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存在问题 6
三、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使用情况 6
(一)调查情况说明 6
1.调查问卷的设计 6
2.调查问卷的发放 6
3.调查对象的选择 7
(二)调查情况分析 7
1.学生问卷情况分析 7
2.教师问卷情况分析 11
(三)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15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5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6
四、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使用建议 16
(一)给教师的建议 16
1.改进原有题目,拓宽学生知识层面 16
2.归纳习题类型,总结答题方法技巧 16
3.创新答题方式,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16
(二)给学生的建议 17
1.根据课后练习,把握文章重点 17
2.课前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立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17
3.课后积累巩固,总结归纳方法 17
五、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1
致谢 25
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使用研究
——以常熟市实验中学(崇文校区)为例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语文教材的作业系统是帮助学生预习、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语文能力而设计的练习题和拓展题。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已于2016年9月开始在各省市投入使用,江苏省于2018年9月已实现七年级和八年级的部编版新教材替代苏教版老教材,故常熟市实验中学(崇文校区)七、八年级目前已使用部编版新教材。因部编版教材现处于初步投入使用时期,学术界和各中小学对教材的使用情况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因而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现状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优化使用方法。
现代文的阅读与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之一,现代文内容形式多样,阅读鉴赏方法不一,表达情感不同,主题思想各异。因此对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的使用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学生归纳习题的解题思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利于教师尽快适应部编版新教材的教学,并且创新课后练习题的使用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概况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后练习的编写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并结合初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编写出一套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习题。内容涉及了探究语句、提炼主旨与拓展延伸等,思想积极向上,紧扣文本展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文课后练习编制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后练习题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培养学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开设了“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模块。
新课标对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方面提出的第3点要求是: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据此,“思考探究”模块中更多地强调概括文意、理解词句内涵与写作手法的赏析等。其次,新课标对第四学段阅读方面提出的第4点要求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因此,“积累拓展”模块设置的问题难度较“思考探究”而言提高了层次,注重独立思考能力,问题多设置为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概括、开放性设问或课后小练笔等,鼓励创新性见解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新课标在79年级阅读方面提出的第10点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因此,“积累拓展模块”还设置了重要词句的品读和课外文学作品的拓展阅读,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学积累。
2.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材课后练习的编写中贯彻了这一内容,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新型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训练学生思维。因此,新课标提出了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部编版新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更是很好地贴合了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三个维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注重培养读写能力,了解文学常识,这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如八年级上册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后练习第四题这样设置:“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给出了文中有关母亲细节描写的语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品读,在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的同时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着眼于探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中完成课题。比如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课文后的第一问:“朗读课文,找出写背影的文字,思考‘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在朗读、寻找、探究这一系列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目标强调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如《背影》课后练习第五问:“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有什么新的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将问题拓宽至与长辈的相处方面,培养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