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中花鬼狐妖名字的象征意义(附件)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通过对花鬼狐妖形象的塑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本文以《聊斋志异》中花鬼狐妖名字为切入点,从花鬼狐妖名字的解读、借名字映射花鬼狐妖形象、借名字凝聚作者理想三个方面探讨《聊斋志异》中花鬼狐妖名字的象征意义。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花鬼狐妖名字解读 2
1.1名字的由来 2
1.2名字的内涵 3
第二章 映射花鬼狐妖形象的名字 5
2.1对外貌的映射 5
2.2对行为的映射 6
2.3 对品行的映射 7
第三章 凝聚作者思想的名字 9
3.1批判现实生活 9
3.2寄托美好愿望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1]p1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专集之最有名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2]p175,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有他的奇遇,也有自己的幻想。在人物命名方面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香玉》,“香玉”二字就有香消玉损的意思,与小说中香玉悲惨的身世产生了联系。
目前,关于《聊斋志异》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研究。严江《论<聊斋志异>中的女狐形象》[8]认为蒲松龄笔下的女狐形象反映出了当时一些作家对现实社会的深度思考,其中包含了对社会的不满和认同,从狐意象社会化的角度诠释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孟斌斌《<聊斋志异>中狐形象的审美流变》[9]p50认为狐形象的审美流变则是狐妖在道德伦理上的转变,从作祟、害人、媚人到性善、仁爱。
二是内容研究。付岩志《论<聊斋志异>中狐作祟现象的形式、特征以及文化内涵》[10]p149156提到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狐作祟现象,种类繁多形式复杂。《聊斋志异》中的狐作祟现象主要为表面呈现恶意报复,实际突显与人类关系的融合。
三是人物命名研究。雷琼《<聊斋志异>人物命名艺术探究》[11]p51,认为蒲松龄给《聊斋志异》人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命名赋予了深刻含义,除了塑造人物性格外也凝聚了蒲松龄对艺术的不朽追求。
在对众学人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本文以《聊斋志异》中花鬼狐妖为切入点,探讨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第一章 花鬼狐妖名字解读
每个人都有姓名,姓名又称名字,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符号,名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他人熟记你的标示。《聊斋志异》中这些名字除了让读者熟记这一人物形象,同时也是对这一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
1.1名字的由来
《聊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四百九一篇,书中人物达七百多人,其中六百多人有具体的名字,一些花鬼狐妖的名字后人提及时,总能在脑海中刻画出她们的样子,是活泼还是可爱,各不相同,蒲松龄赋予她们名字并非凭空捏造,而是经过了反复的推敲,每一个名字都有她特殊的含义,其中颇具代表的命名如下表:
载体
人物名字
花
黄英 荷花三娘子 绛妃 香玉 绛雪 葛巾 玉版
鬼
巧娘 湘君 林四娘 小谢 晚霞 聂小倩 连城 珠儿 伍秋月 莲香
鲁公女 章阿瑞
狐狸
婴宁 小翠 娇娜 青凤 恒娘 红玉 辛十四娘 封三娘 鸦头 青梅
凤仙 胡四姐 阿霞
其他
花姑子 绿衣女 白秋练 阿英 竹青 阿纤 素秋
一部分的名字设定是根据由什么精怪变化而来的,例如《葛巾》中,葛巾是一颗牡丹变化而来的,恰好葛巾是一种紫色牡丹花的名字。在《胡氏》等作品中,胡姓角色都是狐狸所变的,《胡大姑》、《胡四相公》均是如此。
一部分名字是根据人物的外部特征而设定的,例如《绿衣女》中的这一只绿蜂精,“绿衣长裙,婉妙无比”,[1]p202每次都穿着绿色的裙子,美妙动人。
一部分名字是根据外貌设定的,例如《聂小倩》中的“倩”,就是美丽的意思。《娇娜》中“娇娜”,本意就是可爱、婀娜的姿态。
总之,蒲松龄在人物命名上颇具匠心,凝聚了自身深厚的文化功底。
1.2名字的内涵
《聊斋志异》中多是植物、动物幻化为人性的妖,这些妖在人物命名上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还有较深一层的含义。《婴宁》蒲松龄笔下笑的最美的女子形象,她的名字是根据她爱笑的性格特征。与王子服见面的时候,婴宁没有像传统女子那般害羞、矜持,肆无忌惮的笑,展现了她天真烂漫的一面。全篇小说共描写了婴宁的二十九次笑,婴宁的笑和现实形成了对比,刻画出了一个超脱自然、不食人间烟火的情境。“婴宁”二字源于《庄子》:“樱者拂也,虽蹭扰洲乱之中而托定者常在。宁,定也。樱扰而后见其宁定,故曰樱宁。”[3]p48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十分混乱的现实中也能保持一颗安宁的心,这就是蒲松龄反复描写婴宁笑的用意。
此外,婴宁二字不仅仅只是名字的一个符号标记,也凝聚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对女性的一种天然之美的赞许。在《说文解字》中,“婴”的解释为妇女颈脖上的装饰品,“宁”为“凡宁之属皆从宁”[4]p203,安宁、平和的意思。
再如《黄英》,蒲松龄笔下最独立自主的女子形象,她的名字是根据自身的外部特征。黄英是菊花精,名字便是由“菊有黄花”化出。[5]p268菊花因为独特的高雅气质,千百年来受到了文人雅士的青睐,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说中黄英认为:“自食其力不为贫,贩花为业不为俗。”[1]p436卖菊为生,自食其力,蒲松龄用黄英二字作为小说的篇名,不仅是因为黄英二字蕴含着菊花精的意思,同时也是因为黄英具有菊花的高尚品质。
除此之外还有《荷花三娘子》中的那一只荷花精,“荷花三娘子”的命名表面上象征了其荷花精的身份,更深的含义是为了隐喻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不蔓不枝”的高尚品格。在小说中,荷花三娘子非常的自重,宗生对她穷追不舍,她一会化为莲花,一会化为姝丽,一会又化为怪石,经历了很多最终才被宗生的执着打动。
以上可以看出,根据花鬼狐妖名字富有的深刻含义,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体味到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第二章 映射花鬼狐妖形象的名字
众多学者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分析,很少会从人物的命名来分析,但在《聊斋志异》中,人物的命名对分析其人物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花鬼狐妖名字解读 2
1.1名字的由来 2
1.2名字的内涵 3
第二章 映射花鬼狐妖形象的名字 5
2.1对外貌的映射 5
2.2对行为的映射 6
2.3 对品行的映射 7
第三章 凝聚作者思想的名字 9
3.1批判现实生活 9
3.2寄托美好愿望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1]p1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专集之最有名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2]p175,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有他的奇遇,也有自己的幻想。在人物命名方面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香玉》,“香玉”二字就有香消玉损的意思,与小说中香玉悲惨的身世产生了联系。
目前,关于《聊斋志异》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研究。严江《论<聊斋志异>中的女狐形象》[8]认为蒲松龄笔下的女狐形象反映出了当时一些作家对现实社会的深度思考,其中包含了对社会的不满和认同,从狐意象社会化的角度诠释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孟斌斌《<聊斋志异>中狐形象的审美流变》[9]p50认为狐形象的审美流变则是狐妖在道德伦理上的转变,从作祟、害人、媚人到性善、仁爱。
二是内容研究。付岩志《论<聊斋志异>中狐作祟现象的形式、特征以及文化内涵》[10]p149156提到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狐作祟现象,种类繁多形式复杂。《聊斋志异》中的狐作祟现象主要为表面呈现恶意报复,实际突显与人类关系的融合。
三是人物命名研究。雷琼《<聊斋志异>人物命名艺术探究》[11]p51,认为蒲松龄给《聊斋志异》人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命名赋予了深刻含义,除了塑造人物性格外也凝聚了蒲松龄对艺术的不朽追求。
在对众学人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本文以《聊斋志异》中花鬼狐妖为切入点,探讨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第一章 花鬼狐妖名字解读
每个人都有姓名,姓名又称名字,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符号,名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他人熟记你的标示。《聊斋志异》中这些名字除了让读者熟记这一人物形象,同时也是对这一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
1.1名字的由来
《聊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四百九一篇,书中人物达七百多人,其中六百多人有具体的名字,一些花鬼狐妖的名字后人提及时,总能在脑海中刻画出她们的样子,是活泼还是可爱,各不相同,蒲松龄赋予她们名字并非凭空捏造,而是经过了反复的推敲,每一个名字都有她特殊的含义,其中颇具代表的命名如下表:
载体
人物名字
花
黄英 荷花三娘子 绛妃 香玉 绛雪 葛巾 玉版
鬼
巧娘 湘君 林四娘 小谢 晚霞 聂小倩 连城 珠儿 伍秋月 莲香
鲁公女 章阿瑞
狐狸
婴宁 小翠 娇娜 青凤 恒娘 红玉 辛十四娘 封三娘 鸦头 青梅
凤仙 胡四姐 阿霞
其他
花姑子 绿衣女 白秋练 阿英 竹青 阿纤 素秋
一部分的名字设定是根据由什么精怪变化而来的,例如《葛巾》中,葛巾是一颗牡丹变化而来的,恰好葛巾是一种紫色牡丹花的名字。在《胡氏》等作品中,胡姓角色都是狐狸所变的,《胡大姑》、《胡四相公》均是如此。
一部分名字是根据人物的外部特征而设定的,例如《绿衣女》中的这一只绿蜂精,“绿衣长裙,婉妙无比”,[1]p202每次都穿着绿色的裙子,美妙动人。
一部分名字是根据外貌设定的,例如《聂小倩》中的“倩”,就是美丽的意思。《娇娜》中“娇娜”,本意就是可爱、婀娜的姿态。
总之,蒲松龄在人物命名上颇具匠心,凝聚了自身深厚的文化功底。
1.2名字的内涵
《聊斋志异》中多是植物、动物幻化为人性的妖,这些妖在人物命名上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还有较深一层的含义。《婴宁》蒲松龄笔下笑的最美的女子形象,她的名字是根据她爱笑的性格特征。与王子服见面的时候,婴宁没有像传统女子那般害羞、矜持,肆无忌惮的笑,展现了她天真烂漫的一面。全篇小说共描写了婴宁的二十九次笑,婴宁的笑和现实形成了对比,刻画出了一个超脱自然、不食人间烟火的情境。“婴宁”二字源于《庄子》:“樱者拂也,虽蹭扰洲乱之中而托定者常在。宁,定也。樱扰而后见其宁定,故曰樱宁。”[3]p48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十分混乱的现实中也能保持一颗安宁的心,这就是蒲松龄反复描写婴宁笑的用意。
此外,婴宁二字不仅仅只是名字的一个符号标记,也凝聚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对女性的一种天然之美的赞许。在《说文解字》中,“婴”的解释为妇女颈脖上的装饰品,“宁”为“凡宁之属皆从宁”[4]p203,安宁、平和的意思。
再如《黄英》,蒲松龄笔下最独立自主的女子形象,她的名字是根据自身的外部特征。黄英是菊花精,名字便是由“菊有黄花”化出。[5]p268菊花因为独特的高雅气质,千百年来受到了文人雅士的青睐,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说中黄英认为:“自食其力不为贫,贩花为业不为俗。”[1]p436卖菊为生,自食其力,蒲松龄用黄英二字作为小说的篇名,不仅是因为黄英二字蕴含着菊花精的意思,同时也是因为黄英具有菊花的高尚品质。
除此之外还有《荷花三娘子》中的那一只荷花精,“荷花三娘子”的命名表面上象征了其荷花精的身份,更深的含义是为了隐喻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不蔓不枝”的高尚品格。在小说中,荷花三娘子非常的自重,宗生对她穷追不舍,她一会化为莲花,一会化为姝丽,一会又化为怪石,经历了很多最终才被宗生的执着打动。
以上可以看出,根据花鬼狐妖名字富有的深刻含义,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体味到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第二章 映射花鬼狐妖形象的名字
众多学者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分析,很少会从人物的命名来分析,但在《聊斋志异》中,人物的命名对分析其人物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