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分析

指导教师 徐素萍 摘 要关于金庸的文学作品,大部分人还是更多的关注其中“侠”的形象,而忽略金庸笔下的女性形象甚至悲剧女性形象。随着新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再次兴起,部分学者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到金庸笔下的女性形象上来,但对于金庸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的分析还存在不足。这篇论文把关注点放在金庸笔下的悲剧女性上,以阿紫、周芷若和李莫愁为例,主要分析她们的悲剧形成原因、这些悲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金庸作品的整体有怎样的作用即悲剧女性形象存在的价值以及金庸的女性观。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悲剧女性形象的类型 2
1.1青春畸变型 2
1.2被命运裹挟型 2
1.3扭曲人性型 3
第二章 女性悲剧的缘由 4
2.1流浪江湖,无依无靠 4
2.2为情疯狂,为师走邪 5
2.3由爱到恨,为爱成魔 5
第三章 悲剧女性形象的塑造 7
3.1自演自绎的女性叙述 7
3.2歇斯底里的情绪叙述 8
3.3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生命叙述 8
第四章 女性悲剧的文化意义分析 10
4.1“求不得”的人生苦境 10
4.2对感情的执著追寻 11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引 言
“金学”研究以来,大部分学者还是以研究男女主人公为主,其中女主人公形象大多或温柔可爱或调皮活泼或优雅成熟,且都长得倾国倾城,因此她们不仅能获得男性读者的喜欢也获得了女性读者的认同。但是她们让人觉得形象单薄大致是因为她们总是依附男主人公的存在。金庸作品的男主人公大致一样:都属于卡里斯马典型,“卡里斯马典型是结构的中心,其他人物只是边缘,正象太阳是中心而行星必须围绕它运行一样。这种结构设置,决定了处于中心的卡里斯马典型拥有比边缘人物更为丰富、巨大的功能:它决定叙事的视角、频率、节奏及其转换,支配对边缘人物的安置,而边缘人物则处处服从于它。”金庸小说中男女主人公虽然出于同样的中心地位,但女主人公在人格和行为上对男主人公过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依从。因此她们没有了对自我生命阐释的主权,虽性格上略有不同,但缺乏独特的个性特征和个体的审美价值。然而小说中有一部分女性角色是疏离了男性卡里斯马典型中心的独特存在,比如《碧血剑》中的何红药,《天龙八部》中的阿紫、康敏、叶二娘、王夫人,《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金花婆婆,《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裘千尺,《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瑛姑等。这些女性在整个小说中处于叙述的边缘,远离男主人公的光芒,正因这样她们的人物形象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她们的人生历程是一部独角戏,孤独又复杂,伤感又自我,突破了从传统意义上对女性的定义。本文在众多悲剧女性形象中选取了阿紫、周芷若、李莫愁为代表加以论述。
阿紫、周芷若、李莫愁等女性在小说文本中被定位为悲情女性,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时候,金庸把女性经验设置为叙述的焦点,深入到这些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颇具原创性的展现出一系列新武侠女性形象,跳出了以往传统小说中女性形象与道德教化、男权视点相纠缠的传统套路。鉴于此,本文试从金庸小说的悲剧女性形象构造入手,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女性观,并兼及对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对作品整体的作用予以分析。
第一章 悲剧女性形象的类型
“每一种艺术都是以人为描写对象的,艺术是一种人的表现,它表现的是人。”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而又引人瞩目的女性形象,她们虽然故事不一样,个性不一样,但身上却有一些相似的属性,并且大多都因为这些相似的属性共同走向了悲剧的结局。根据这种“属性”,笔者将这些女性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青春畸变型
在金庸的小说作品中,有这么一类女性,她们无父无母、被人收养,从小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她们没有在家庭的庇护下健康成长,而是过早的接触社会,以致造成人格的不完整甚至畸变,阿紫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
阿紫从小就被父母遗弃,沦落于江湖之中,由她的师父丁春秋收养,身上沾染的都是江湖气息,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礼教更没有三从四德,她不需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因而形成了乖张的个性,独立的心智以及与众不同的是非观。
在武侠的世界中,无论女孩还是男孩受教育和重视的程度是差不多的,衡量他们的标准是武学方面的聪颖、刻苦和造诣。武侠世界中的“以武为重”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代替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阿紫所在的“星宿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里以武功高低排位分,阿紫的大师兄摘星子对她说过:“小师妹,你出手吧,只要你打胜了我,你便是星宿派的大师姐,反过来我要听你号令,凭你处分。”还有更残酷的规矩,“那时便以武功定高低。倘若大师兄得胜,做师弟的自然是任杀任打,绝无反抗余地。要是师弟得胜,他立即一跃而升为大师兄,转手将原来的大师兄处死。师父眼睁睁的袖手旁观,决不干预。”这也使得阿紫靠钻研旁门左道修炼毒功来获得更厉害的武功,甚至不顾别人的性命培养毒物为自己所用。在约定俗成的以武定胜负的潜规则之下,阿紫的性格变得畸形,没有所谓的是非善恶、女孩子的温顺乖巧和伦理纲常,只有不择手段的去获得权力和地位。
1.2被命运裹挟型
女性这类群体在公众的第一印象中大多具有温柔、乖巧、听话和依赖等特性,金庸作品中大多数女性也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但有一小部分女性却将这些特性过分放大,变成服从。在与仅存的一丝理性和潜在的个人欲望的冲突下,这一小部分女性就被迫屈从于命运的摆弄,沦为被命运裹挟的牺牲品,这类型以周芷若最为突出。
周芷若的一生可以说是几经波折,她年幼便失去了与之相依为命的父亲,同时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张无忌,与张无忌的相遇对于周芷若来说既是幸也是不幸。张无忌受伤求救不成归家的途中遇到周芷若父亲被害,他的师父张三丰出手救了周芷若,她“衣衫敝旧,赤着双足,虽是船家贫女,但容颜秀丽,十足是个绝色的美人坯子。”张三丰对因中毒而难过的食不下咽的张无忌束手无策时,周芷若却有办法:“小相公,你若不吃,老道长心里不快,他也吃不下饭,岂不是害得他肚饿了? ”张无忌闻言便听话的将饭吃了个精光。从这些可以看出,周芷若的美貌与聪慧十分讨张无忌的喜欢。
但在武侠世界中很多时候总是事与愿违,先是张三丰将周芷若送到了峨眉,交给了顽固不化、霸道无理、恨透了人间情爱的灭绝师太,后是周芷若爱上了优柔寡断的张无忌。而无法背叛的师门成了这份爱最大的阻碍,在难以抉择的爱与师门的纠结中,她渐渐地埋葬了自己的善良,变得凶狠、残忍。她是被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步步推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师父逼她发的毒誓、婚礼上张无忌随赵敏离去的背影,都似梦魇怨灵死死缠着她,折磨着她,所有的幸福都远离她,而这些都是命运对她的捉弄。
1.3扭曲人性型
小说中的爱情总是有甜蜜也有悲伤,爱情的失意会对人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对女性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天龙八部》中为段正淳四处留情所伤的女性们采用了各种方式逃避他,刀白凤藏于寺庙不愿回家、甘宝宝另嫁他人不出万劫谷、秦红棉隐于幽谷化名幽谷客等。而有些女性与她们不同,这些女性没有逃避,而是被爱情伤透了心,失去了理智甚至产生了扭曲的心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
李莫愁是被爱抛弃、为情所伤的典型代表。她将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陆展元的身上,不惜为他背叛师门,只希望能和他长相厮守,却没想到陆展元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背叛她爱上了别人。从此,李莫愁因爱生恨,并迁怒于世人,甚至丧失人性,变得杀人如麻,最后堕落成魔,陷入无止境的复仇之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0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