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研究(附件)

摘 要小学教育是一门基础性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奠基作用。对于小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主要是通过语文教育来实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学识的多少、人格的好坏、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人文素养高的教师才能引导小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了适应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应不断地与时俱进。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内涵进行研究,探究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目 录
引言 1
1 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构成要素 3
1.1 知识水平 3
1.2 教育伦理 3
1.3 人文态度 4
2 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现状评析 5
2.1 小学语文教师道德修养水平不高 5
2.2 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6
2.3. 教师书籍阅读量不足 6
3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的策略 8
3.1 教师尊重关爱学生 8
3.2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9
3.3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10
3.4 教师应善于自省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言
人文素养是人在专业水平之外所具备的修养和内涵,是人在知识和环境的熏陶下所培养出来的独有的人格魅力。一个教师是否能够培养出人文素养高的学生,这与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人文素养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的人文素养的学生,只有人文素养高的老师才能引导小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一个新时代的高素质的人才来说,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学生需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高尚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丰富的内心情感以及遇事沉着冷静的态度。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他们人格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作为教育工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者就需要重视起这个问题,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教给他们如何做一个人格素养高的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语文自身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且语文学习也最能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育能否更好地落实到学生身上,是否能以他丰富的人文内涵传递给学生,这个至关重要的传递者就是语文教师。教师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想让每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那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当今这种应试教育下,普遍存在着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人文知识欠缺,尤其是对文化经典的学习不系统、不深入;有的学生缺少厚重的人文情怀,在生活中表现出对他人缺少必要关怀或者理解、有的学生环境意识差,随意破坏环境的现象到处存在,还有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能力不足,导致精神容易受到抑制,内心比较脆弱,从而失去探求真、善、美的动力等。这些现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塑造人格、学习做人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人文素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发展。语文本身就具有人文性,因此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是语文学习的主导者,从某种角度讲,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质量。而当前教育中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那么加强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研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2]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更是具有高的人格素养的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长为一个爱他人爱自己的大写的人。作为教师就应努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他们营造一种充满人文艺术的氛围。使他们在具有人文艺术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一个教师教育学生的关键因素,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是现代教育中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在新课改理念的贯彻与执行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一个教师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文素养。那些拥有成功和卓越成就的科学家身上就体现了他们身上独特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科学发展史上有着卓越成就的爱迪生,他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使他最终取得了成功。居里夫人、爱迪生、钱学森、李四光等人之所以都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因为他们在科学技术上取得巨大突破和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伟大的精神品格。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与他自身拥有的高的人文素养是密不可分的。
古往今来,关于人文教育理论依据众多,也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古罗马时期就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之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他是人文主义的先驱,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他就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教师应该具有广泛的哲学素养、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并且还应该具有教学的激情和能力。
本文主要从人文素养的研究意义出发,首先写出了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接着写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最后写了提升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策略。对此论题的研究对今后自己从事教育事业也会有莫大的帮助。
1 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构成要素
人文素养是一种人格魅力,它的形成是可以通过后天个人的努力培养出来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1 知识水平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一个教师人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教师渊博的知识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素你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对于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就是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如果一名教师不精通自己专业的知识,那么他在教学上就做不出什么成绩,也就无法将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语文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结构等,才能领悟到语文教材的内涵,从而把教材讲好、讲“活”。继而把生动有趣的课堂带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汲取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相反,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语文知识匮乏,给学生上课只是照本宣科,浮光掠影,那么就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自身的知识转化为教学的营养,并且能够不断地深入到教材的研究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发挥自己的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