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中的教师语言艺术研究

摘 要师生沟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尤其是教师的语言,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正确的教师语言,它能够在学术上,正确地引导学生,生活中,师生相处融洽;而错误的教师语言,会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加达不到融洽沟通的效果。本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针对选题背景,概念。第二部分,就师生沟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一些分析。第三部分,关于师生沟通中的错误语言的分析。第四部分,关于改善师生沟通障碍的语言艺术。第五部分,师生沟通的桥梁。
目 录
引言1
第一章 初看师生沟通 2
1.1选题背景 2
1.2核心概念界定 3
第二章 师生沟通深层研究 4
2.1师生沟通的重要性与沟通现状分析 4
2.2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 4
2.3师生沟通策略研究 5
第三章 师生沟通中的错误语言 7
3.1暴力语言 7
3.2倭化语言 7
3.3语言障碍 8
第四章 改善师生沟通障碍的语言艺术 10
4.1谈话艺术 10
4.2口语艺术 10
4.3礼貌艺术 12
4.4沟通语言艺术 13
第五章 语言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15
5.1确认存在 15
5.2共享世界 15
5.3对话人生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引言
本文以当下的热点话题之一的教育问题作为出发点,以教育活动中的教师语言作为本文的落脚点,就针对教师的语言来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少学者对教师语言做了颇深的探索和研究。司学娟的《春风师语:教师的“语言革命”》和傅淳华 蔡甜甜《学校中的语言倭化现象—一种道德批判的视角》分别举例说明粗暴师语和语言倭化现象的危害,再次强调了师生沟通的重要性;陈秀玲《语言:师生心灵交往的桥梁》中更是指出,语言是师生心灵交往的桥梁,只有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才能使师生关系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所以师生桥梁的构建,离不开语言的艺术。
本文从师生沟通出发,探讨师生沟通中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教师语言艺术。首先着重其背景,从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探究。紧接着举出师生沟通中严重的教师错误言语,从而提出方案进行改善,最终达到一个师生和谐的生存状态。
第一章 初看师生沟通
1.1选题背景
在生活中,一句话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中,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一旦老师选择怎样的沟通方式,就决定着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进而决定谈话的成功与否。所以沟通不仅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学问,值得教师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和追寻。
重大场合,一句睿智的话语,会让原本不利的局势,发生剧烈性的扭转;日常生活中,一句温暖的话会让背井离乡的人,感受到异国他乡的温暖;在学校里,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春风话语润心田。”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如黑暗中的蜡烛,照亮学生的心田。所以沟通无处不在,对于教师而言,其尤为重要。
1998年上海市的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的调查显示:60%的教师认为自己是热爱学生的,但只有5.61%的学生承认感受到教师的爱。
上述调查反应:总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师生间缺乏沟通和互动,师生间最基本的相处方式是,老师尊敬同学,同学尊敬老师,而仅仅是停留这一状况下,师生间的了解程度就大大降低,或者说是纯粹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彼此间的关系无法向前发展。其次,过度关注认知状态,而忽略情感的传递。最后,师生沟通的不平衡,简言之,差生和优等生的不平等待遇,老师喜欢的永远是优等生,而忽略了优等生的感受。对待所有的学生应该同等对待,而不同的是方法,应是因人而异。
本文关注的是该课题的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教育活动也在不停的紧随其后。虽然教育自古就有,但随着时代的改变,教育的意义似乎也渐行渐远,而师生问题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究竟师生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师生直接应该怎样沟通;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最理想的:怎样的师生关系,才能培育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不仅在认知上对学生要有引导的作用,在与学生沟通时更是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加上情感的投入。本文以师生沟通中的教师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师生沟通中的教师语言,对提高师生的语言沟通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核心概念界定
沟通是指信息的交流,其含义比较广泛;它可以是通讯工具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可以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沟通是指人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包括人与人面对面和非面对面的两种信息交流活动,人与人的沟通可定义为是一种双边的、影响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有意向地将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给意向所指的另一方,以唤起特定的反应或行动。史蒂芬P罗宾斯认为“沟通是意义的传递和理解。”《组织行为学》的过程中这样定义:“第一,沟通是一种不同环节所构成的过程性的活动;第二,沟通具有目的性,是为了实现沟通活动发起者所设定的目标而把信息、指令、情感或观念在个体或群体间进行传递,并期望实现意义上的理解。”本文所指的师生沟通,是在平等尊重、民主自由的基础上,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思想,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据统计,一般人每天用于讲话的时间平均是1小时,累计下来,人一生中用于讲话的时间长达两年半,如果记录下来,便是1000部每部400页的巨著。可是教师在说了那么多的话之后,究竟哪些是对学生是有用的,哪些是被学生吸收掉的,哪些是被学生左耳进,右耳朵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值得老师去思考。所以在与学生交流时,益于学生的语言才是最正确的;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语言,是指教师从教所使用的职业语言,本文所指的教师语言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教育过程中使用的教师口语。
第二章 师生沟通深层研究
2.1师生沟通的重要性与沟通现状分析
2.1.1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良好的师生沟通,是教学成功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正如,我喜欢你,我就会跟你一起玩耍;我喜欢这个老师,我会愿意上他的课;我愿意跟他交流、谈心。 因此,师生沟通不仅在教育事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师生沟通的成功与否,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1.2师生沟通现状分析
古代的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严师出高徒”,而当下也有大部分老师在延续这些观点,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值得继承。我们不能说这些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毕竟真的是有成功的例子。“传道、授业、解惑”:忽视了学生的作用。把老师作为学习成功与否的主导因素,认为老师教完了,学习这一动作就结束了。学习是一个互动的环节,而不仅仅是老师教。“学习”主要还是靠学生,是从老师那里学习,然后习得,最后属于自己的知识。老师教得再好,学生不听,也仅仅是对牛谈“情”。而“严师出高徒”:忽视了情感的作用。老师和学生不仅仅只是扮演着一个是传授者,一个是接受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是朋友。老师和学生除了学术上的交流也可以有生活或是精神层面的交流。不仅仅只有严苛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才能成人、成才。老师太严苛,导致的悲剧,比比皆是。而正确的指引,才是成功的关键。在进行认知教育时,稍带情感的沟通,可能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0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