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宝钗的世俗与超脱的双重性格从宝钗说戏谈起(附件)

摘 要宝钗说戏是《红楼梦》第二十二回的主要情节。本文采用文本细读和宏观参照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回进行了分析,文章一方面深入文本,探讨宝钗说戏这一情节中的世俗与超脱的双重性格,另一方面将其放入历史文化语境中,通过合理的原因分析,阐释了薛宝钗世俗与超脱双重性格的统一性。作者认为,宝钗点戏只是《红楼梦》中一个小情节,但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抓住薛宝钗精神特征的关键,可以为更好地理解、挖掘《红楼梦》的精神实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Keyword: Treasure chai ShuiXi ;Mundane ;Detachment ;Unified 目 录
1 引言 1
2 宝钗的世俗 2
2.1 欲——点戏显私心 2
2.2 露——说戏为显摆 3
3 宝钗的超脱 5
3.1 悟——钗玉共参禅 5
3.2 空——宝钗悟佛理 6
4 统一——宝钗的世俗与超脱 8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1 引言
薛宝钗,《红楼梦》中一个及其复杂的形象, 古往今来,红学研究者对她的争议从未停止。赞美她的人喜欢她的豁达与超脱,批评她的人鄙斥她的世俗与虚伪。那么,薛宝钗的世俗与超脱不能同时存在吗?且看《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说戏这一情节,从点戏说戏的缘由所显的私心,到说戏内容中对佛理的参透,最后使宝玉悟道后反而引咎自责的表现,以此可看出宝钗的世俗与超脱不仅不是对立的,反而呈现统一的特点。
根据笔者对研究现状的分析与了解,对宝钗世俗性格的研究非常多,李长之在《红楼梦批判》以及张天翼在《贾宝玉的出家》里都认为宝钗是个极实际、实用的人物。但是,对宝钗超脱性格的研究较少,典型的有蔡爱芳在《薛宝钗性格的双重特征——从冷香丸看薛宝钗》中提到,宝钗世俗与超脱的精神特征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正如冷香丸是人的毅力与耐心和自然之巧芳的有机融合的结果。
本文将从宝钗说戏这一情节切入,深入挖掘在宝钗身上相统一的世俗与超脱的双重性格,以此体悟作者曹雪芹在塑造薛宝钗形象时所传递的价值观,同时为《红楼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宝钗的世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宝钗的世俗性格一直以来多为红学研究中的尊林抑薛派所诟病,这一派认为宝钗在为人处世上是非常世俗的,更有甚者将宝钗与曹操相联系,也称其为奸雄。在我看来,宝钗身上带有世俗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称其为“奸雄”未免言过其实。宝钗的世俗性格在文中有多处体现。从宝钗说戏这一情节中也能窥探一二。
2.1 欲——点戏显私心
古往今来,《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虽众人对她褒贬不一,但她作为封建贵族中的大家闺秀形象还是深得人心的。那么既然宝钗作为封建贵族中的大家闺秀,为何要在自己的生日宴上点《西游记》、《山门》这两出戏,其实宝钗是有私心的。
宝钗点戏的背景是:贾母拿出文银二十两,为宝钗到荣国府的第一个生日庆祝,并且提前便预定了戏班唱新戏。吃午饭时戏就开唱了,贾母指定寿星宝钗点戏。宝钗推脱了两遍,无法拒绝贾母的好意,只好先点了一出《西游记》。这出《西游记》演完之后,原著里这样写到: “贾母自是欢喜。”[1]P169贾母听了《西游记》为什么会欢喜呢?此回在写薛宝钗的生日酒宴之前就有所交代:贾母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1]P168宝钗知道贾母人已年老,喜欢听热闹的戏文,喜爱吃甜食,便一一按照贾母平时的喜好来回答。由此看出,《西游记》这出戏是热闹戏,贾母因此喜欢。这也能从侧面看出,薛宝钗在生日宴会上首先点《西游记》这出戏,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让贾母高兴。这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一细节处也能看出,贾母听了这出热闹的《西游记》之后,心里很是欢喜,接着贾母又命凤姐点一出戏,原著中这样写道“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浑,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1]P169“凤姐亦知”这个“亦”字,还有“更又喜欢”这个“又”字,都值得深究:原来凤姐点戏是步了宝钗的后尘,都是为了讨贾母欢喜。宝钗总共点了两出戏,第二次点的还是是一出热闹戏——《山门》,也多的是谑笑打浑,若是不能讨贾母欢心,宝钗才不会点它呢。
据此看出宝钗点戏的私心便是迎合贾母,其实与其说是迎合贾母,不如说是迎合权威。众所周知,荣国府里掌权者便是贾母,在贾母之下又是王夫人为大。宝钗迎合王夫人的事例也不少,最典型的便是金钏儿之死这一事件。金钏儿因王夫人污蔑她勾引宝玉投井而死后,宝钗到王夫人处,却这样说道“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1]P258 宝钗用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就将金钏儿之死完全归咎到其贪玩上,这明显是在为王夫人开罪。宝钗这种为了迎合王夫人完全不顾事实真相,也完全不顾及丫头奴才们的生死以及尊严的行为,其实是她自觉不自觉的维护以及逢迎核心人物的表现。这是宝钗内心的贪欲在作祟,当然也是宝钗世俗性格的一个体现。
2.2 露——说戏为显摆
宝钗的世俗性格不仅仅是体现在她积极的迎合权威这一个方面,还有善于拉拢人心、随分从时等多方面。从宝钗说戏这一情节谈起,则还可看出她世俗性格中不易被人们所发觉的一面——爱显摆。
原著在第二十二回宝钗点戏之前便说明了贾母自己出资二十两给宝钗过生日的一个原因是喜欢她稳重和平,稳重和平是荣国府里上上下下对宝钗的共识,是她赢得众人喜欢的关键,研究者一般将之统称为宝钗的“藏”。宝钗的“藏”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老先生是着墨很多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但宝钗的“露”一直以来却被大家所忽略了。从第二十二回宝钗说戏这一情节中便可以看出宝钗还是很善于“露”的。宝钗第二次点的戏是《山门》,宝玉埋怨宝钗总喜欢点这类热闹戏。宝钗便笑着奚落宝玉说:“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哪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1]P110“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不算知戏呢,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秒,你何曾知道。”[1]P169宝钗讲的这一段话将其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的样子跃然于纸上,从嘲笑宝玉不知戏的语气以及两次强调宝玉不知戏可看出宝钗不仅不谦虚,甚至可以说是在宝玉面前显摆自己。
宝钗的学识才情一直以来都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宝钗显摆自己的学识原著中其实有多次提到,只是被读者所忽略了。最为典型的是在《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那一回,黛玉提到了《牡丹亭》、《西厢记》这些当时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书,让宝钗自以为“捏”着了黛玉的错,因此她站在封建社会道德的最高点,狠狠地教训了黛玉一顿,说女孩最不能看这些杂书,由此移了性情,便谁也救不了了。教训便教训吧,她偏要先兜着圈子告诉黛玉说:“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琶琶’以及‘元人百种’,,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1]P215这一大段表白是说给黛玉听的,咱们读着,似乎都能看到她当时洋洋自得的神态,这完完全全能看出宝钗自己在教训黛玉看这些“淫词艳曲”时显摆自己出身读书人家,看的书多,见多识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