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培东语文课堂的浅教艺术

内容“浅教”艺术是肖培东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贯彻于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中。在研究肖培东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即“浅浅地教语文”和“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例研究肖培东老师的文本解读艺术、课堂导入艺术、主问题设置艺术和教学语言艺术。最后在研究其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肖培东老师语文课堂教学给我们带来的意义与启示,即做到坚守语文教学正道、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和坚持教学反思实践。研究肖培东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旨在使人们对肖培东的课堂教学艺术有一个系统直观的认识,为提高当下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供借鉴和帮助。
目 录
一、引言 1
二、肖培东课堂“浅教”教学思想简述 1
(一)浅浅地教语文 2
(二)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 2
1.把学生引向读书 3
2.教会学生读书 4
三、肖培东课堂“浅教”艺术简析 5
(一)文本解读 5
(二)“清清浅浅”的课堂导入 6
(三)主问题的设置 7
(四)教学语言的点化 7
四、肖培东“浅教”课堂的意义与启示 8
(一)坚守语文教学正道 8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9
(三)坚持教学反思实践 9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论肖培东语文课堂的“浅教”艺术
一、引言
肖培东老师是目前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于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他在教坛上殊荣颇丰。他长期从事第一线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研究经验丰富。肖老师作为新生代的语文特级教师,他的名字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者所熟知,他的教学也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喜爱。他灵动、理性、情感、大气的教学风格不仅赢得了经验丰富的老一代特级教师们的连连称赞,而且也启迪了一大批一线语文教师。他在老师钱梦龙的指导下,立足于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浅浅地教语文。”他认为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将着力点扎根于文本语言中,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重点,紧贴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遵循语文教学自身规律进行实实在在的教学。
本论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以肖培东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点,重点分析研究肖老师的语文“浅教”思想以及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浅教”艺术的运用。研究肖培东老师的语文课堂,挖掘他的课堂“浅教”艺术,旨在为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经验,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效,从而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教好语文。
二、肖培东课堂“浅教”教学思想简述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哪一位优秀特级教师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肖老师在初入教坛之时,也和广大青年教师一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像培养学生学习个性一样培养自身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特色,而是以教参为“圣经”,按部就班地设计教学内容。之后他有幸拜钱梦龙老师为师,受其点拨,深刻认识到教学是有灵性的,只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形成个人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线语文教师。于是他开始与语文教学为友,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坚持写作,抓住一切机会来加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大量而有深度的阅读为其以后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浅教”思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是这样阐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里就明确地指明了,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引导他们提升审美情趣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肖培东老师在课堂上“浅教”语文,他的语文教学没有那么多的刻意求新,花样百出,他的课堂教学始终立足文本、着眼语言,教会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学会思考。浅浅地教语文,由浅入深,再由深回归浅。大道至简,浅处才有深智慧。他在语文课堂上的“浅教”教学思想就是通过文本中的一字一词一句扎扎实实地把学生引领到真听、真说、真读、真写的语文实践中。
(一)浅浅地教语文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坛下,肖培东老师始终坚持着语文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他主张浅浅地教语文:“浅浅地教,是希望不做教学目标的游离、放羊式课堂教学,而将语文教学的重心切切实实地落在‘让学生亲历阅读的全过程’中,让语文教学回归文本。”教学过程紧扣文本语言,以这样的语文活动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自然流畅,行云流水。问题设置简洁严谨,对学生循循善诱,语言娓娓道来。例如在执教《菩萨蛮》一课中,他让学生在“春水碧于天”和“春水碧如天”两者之间作比较,然后引导学生为什么不用“如”字,通过比较单字的不同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思考,使得学生理解词语背后深刻的情感意蕴。立足于语言文字进行分析,从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核心目标。这样的“浅教”,简简单单,真真切切。钱梦龙老师曾这样评价道:“在语文教学被各种貌似“深刻”的“理论”折腾得面目全非的当下,培东的教学看起来似乎是显得“浅”了,但正是这种“浅”,却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浅教字词句篇,却能教出深入骨髓的思想。”
(二)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
老老实实教,这是语文教学的态度,也是一位语文老师课堂上应有的姿态。老老实实,就是抛弃一切投机取巧,舍弃浮华而回归本真,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肖培东老师的课堂,紧扣文字,立足文本语言,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提高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去读,去深入文本,通过细细地品味语言,学生的感受才能加深,才能逐渐理解文中语言的深意。语文课的高效途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沉入文本,细心品读,爱上文字,于文本语言文字中获得最真切的体验和收获。所以作为一名优秀语文老师,就应当教会学生读书。在将学生引向读书的基础上,咀嚼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这样,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