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下的乡村基督教本土化现状探析以市横山区为例

摘 要以基督教在陕西榆林横山地区的传播为例,探究基督教在社会转型下的榆林横山地区传播过程和当前的传播现状。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当地历史记载,探究基督教在社会转型下乡村的传播和发展,进一步对陕西榆林横山区的基督教教徒和其他宗教信仰者走访,研究基督教在榆林横山地区当前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方法,以及基督教在榆林横山当地传播时所遇到的阻碍,当下基督教在榆林横山乡村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基督教在榆林横山区的传播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目 录
引言 1
1 社会转型下榆林横山地区基督教的传播 3
1.1 传播过程 3
1.2 传播方法 4
1.3 传播现状 5
2 基督教在榆林横山地区本土化传播的阻碍 7
2.1 传播策略不当 7
2.2 教义礼仪与当地传统相斥 8
2.3 当地其他宗教的竞争 8
3 当代基督教在榆林横山地区传播的原因 10
3.1 与社会主义理念相适应 10
3.2 促进当地的社会服务发展 10
3.3 对非建制教员提供相关帮助 11
4 基督教对榆林横山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 12
4.1思想观念的更新 12
4.2人际关系的转变 12
4.3与其他宗教和谐发展 13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引言
《宗教大辞典》中对基督教的解释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1]基督教无论在教堂建筑的规模上来说还是在对全世界人们的影响力上来说都赫赫有名,对人类的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并称为三大宗教,在陕西榆林横山地区佛教、道教、基督教这三个宗教分布的比较广,其他宗教教派共同存在发展着。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研究报告中的结论,中国基督教是当代中国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内的五大宗教合法宗教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最为适应,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宗教。[2]
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一直支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很多社会人士开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注和了解宗教在我国乡村的传播,以及乡村宗教信奉者和本土人民的生活方法的异同。该选题通过基督教在社会转型下乡村的传播和发展,以榆林横山区为例,探究基督教在社会转型下榆林横山当地的发展现状。所以对社会发展这一点该选题促进了基督教在社会主义转型下乡村的发展,通过探究基督教在该地传播展现了当代乡村村民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也有助于社会人士对乡村宗教信仰者和本土人民生活方式的了解。
国内对基督教在陕北乡村研究主要是有基督教传播发展过程和传播时间分析。而且主要集中分析19世纪的基督教传播较多,主要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基督教的分布以及传播时间分析。后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内对基督教在陕西北方城镇的传播研究主要体现在2004年到2016年。2004年,王欣瑞在其文章通过分析基督教的传播时间研究基督教在陕西的传播原因,其中包括陕西省榆林地区。还详细的分析了陕西农牧民加入基督教的原因,包括了地域和文化传统思想方面的原因,并阐述基督教在陕西的传播对当地社会文化、金融、法政等多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8年,吕波和曹平在其研究中主要陈述了基督教具体引入榆林地区的时间,并且详细的查找了具体资料了解了大量传教士和教堂所在地以及榆林地区基督教教徒具体分布人口数量,以及基督教在榆林市得以传播和发展的原因。2014年,李海龙和陈勇对陕北榆林地区宗教信仰与历史变迁在教堂建筑和文化信仰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2015年,马举魁、赵慧和张渊通过分析陕西榆林区域基督教教徒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以及信徒活动方式的分析,总结出基督教教众的社会主要结构组成、教派活动的基本特征。2016年,马举魁和张渊对陕西榆林区域基督教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近况进行了细致的考查,详细的阐述了基督教教堂的分布和数量,教内主要职员数量和职位,基督教活动的具体举办时间和活动内容。
国外对基督教在整个中国传播的研究较多,但对基督教在陕北城镇的传播研究较少。主要是研究基督教的传播对文明或者生活的影响,从而渗透分析基督教对城镇人民的影响。综合新时期西方对基督教在陕北城镇的研究主要影响体现在经济和生活方面,核心价值在于改变村镇人民生活和观念以及价值观。2004年,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施密特(AlvinJ.Schmidt)所著《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中,从人生的一系列角度阐述基督教对生活的渗透,展示了人类当前的社会的法制与人类当前价值观念的基督宗教教渊,明确表述了基督教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2006年,美国教育家、外交家安德鲁?迪克森?怀特(Andrew Dickson White)在其著作《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中阐述了基督教神学与宗教历史及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教条主义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指出基督教许多核心观念来源与东方传统生活。
从中外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基督教传播的研究颇为丰富,并且他们都对基督教的传播状况和基督教的传播时间方面以及基督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国内对基督教在陕西榆林地区的传播过程以及传播措施研究的成果较多,但是对基督教在榆林地区的传播阻碍和促进基督教教徒和其他宗教教徒以及无教本土人和谐相处的风土人情的研究较为欠缺。 1 社会转型下榆林横山地区基督教的传播
社会转型下榆林横山地区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化、农业向工业转化、封闭性转化为开放性。社会转型下基督教在榆林横山区的传播主要体现在传播过程、传播方式、传播现状这三个方面。改革开放以后,陕北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很多,人民不但开始注重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开始发展精神文明。
1.1 传播过程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基督教广泛的来说分为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这三个大的派和其他的一些较小的教派,在中国一般称呼基督教就是其中的新教。榆林横山地区的基督教是从明末清初传入的,距今大约有一千年。基督教在横山经历了两个阶段,反映了当地基督教不同时期的历史状态,进一步影响了当地本土人们的生活,推动了基督教在横山去的发展进程。
在团运动之前基督教传入榆林地区,同时涉及横山区也就是当初的怀远县,但这个时期整个中国很乱,人们的生活不安稳而横山区当时所处地域是距离毛乌素沙漠较近的高原,土地贫瘠,人民生活资源匮乏,加上战乱影响,当地人民叫苦不堪。正好当时有基督教传入,教徒会给予当地人民一定的物质帮助和医疗水平,部分人们开始试着相信基督教,乞求耶稣保佑国家平安。这一时间段的基督教在榆林横山地区的发展十分繁荣。并且慢慢与主流宗教并肩,榆林横山地区的宗教发展百花齐放,基督教也占据主流地位之一。使得宗教矛盾十分尖锐,社会秩序由宗教掌控。这时期的榆林横山地区的宗教显得十分混乱。到后来民国时期,在这期间基督教的发展是十分缓慢,在榆林横山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以及地理环境,使得基督教的传播,没有之前繁荣。
基督教在榆林横山地区的传播与当地设有的教堂密不可分。光绪六年(1880年),意大利天主教神甫子洲境内传教,在马蹄沟镇李家贬设教堂一所。[3]P11在当地地理位置上子洲县与榆林横山区紧密相连,所以横山区距离李家贬距离较近的当地居民通过邻里乡间的文化传递和集体娱乐活动开始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横山称耶稣教,由山西汾阳传来的。民国十五年(1926年),瑞典牧师约翰建立波罗福音堂,教徒40余人,另外在石湾、响水、马坊也有公理会等组织,1928年全县有耶稣教徒273人。[4]618距离教堂较近的居民因为教会和教徒的福音传播或者教义渲染开始信仰基督教。也有学者以为横山县天主教属于最早靖边县传人的天主教发展而来,但这只是推测,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5]P33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