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的社会融入困境及出路探析以市学府社区为例

“老漂族”是一群年龄在50岁以上,无论出于自愿还是无奈,在本可安享晚年时离开家乡或者生活多年的城市,到子女所生活的城市照顾子女孙辈并且重新适应新生活的非本地户籍的准老年群体和老年群体。通过对淮安市学府社区150位“老漂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漂族”的社会融入水平不高,其社会融入困境主要体现在经济融入、文化融入、生活融入、心理融入和社会交往融入等五个方面。“老漂族”的社会融入困境是制度层面、环境层面、观念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因素共同导致的,因此应从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地区统筹发展、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四个方面帮助“老漂族”尽快走出社会融入困境。关键词 老漂族,社会融入,困境,出路
目 录
1 引言1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2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2
2.2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2
3 “老漂族”的社会融入困境3
3.1 “老漂族”社会融入的总体困境3
3.2 “老漂族”社会融入的具体困境4
4 “老漂族”社会融入困境的成因8
4.1 制度层面的原因8
4.2 环境层面的原因9
4.3 观念层面的原因10
4.4 文化层面的原因10
5 加快“老漂族”社会融入的对策11
5.1 实施户籍制度改革11
5.2 推进地区统筹发展12
5.3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13
5.4 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13
结论 15
致谢 16
注释 17
参考文献18
附录:淮安市老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情况调查问卷19
1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世界人口的数量迅猛攀升。根据世界人口网显示,截至2015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73.47亿,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将近14亿的人口。根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8%,对比以往的人口普查数据,可以从中看出,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的老龄化进程呈现逐步加快的趋势[1]。一方面,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47亿的流动人口,其中,老年流动人口人数达到将近1800万,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2],这些老年流动人口被形象地称为“老漂族”。他们是一群年龄在50岁以上,无论出于自愿还是无奈,在本可安享晚年时离开家乡,到子女所生活的城市照顾子女孙辈并且重新适应新生活的非本地户籍的准老年群体和老年群体。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和陌生的人群,“老漂族”面临着社会融入方面的种种困难。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人的社会融入已经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杨格塔斯(2001)提出社会融入分为结构性融入、社会文化性融入、政治合法性融入,其中结构性融入包括移民的教育情况、劳动力市场、收入与住房情况等,社会文化性融入包括社会组织参与度、人际交往、语言情况以及价值观念的变迁等,政治合法性融入包括移民基本的公民权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身份、政治待遇是否平等[3]。恩泽格尔(2003)提出了社会融入应该包括社会经济融入、政治性融入、文化融入和主体社会对移民的态度四个维度[4]。杨菊华(2009)提出社会融入应包括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以及身份认同四个维度,并认为这四个维度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流动者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始于经济整合,经过文化接纳、行为适应、最后达到身份认同的境界[5]。由此可见,“老漂族”的社会融入不是单一维度的融入,而是涵盖了经济、文化、生活、心理、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实现了本土化,从“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才是真正实现了社会融入。帮助“老漂族”缓解对陌生城市的疏离感,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当地社会,对于增进其晚年生活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以淮安市学府社区为调查点,从其下辖的柯山花园、月季花园、学林雅苑、金榜花园、中央美地、剑桥佳苑、怡景苑等7个小区共选取150名“老漂族”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66.7%。调查对象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表1 调查对象构成表
背景变项
频数(个)
百分比(%)
性别

38
38.0

62
62.0
年龄
5059岁
30
30.0
6069岁
30
30.0
7079岁
26
26.0
80岁及以上
14
14.0
学历
小学及以下
58
58.0
初中
30
30.0
高中或中专
9
9.0
大专及以上
3
3.0
户口性质
农村户口
62
62.0
城镇户口
38
38.0
家乡所在地
本省外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