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小说的叙事阐释以梦回大清步步惊心为例(附件)
摘 要清代穿越小说作为网络文学的一股热流,近几年在网络阅读中一直点击量颇高,在实体图书市场也拥有较高的人气,再加上优秀穿越影视剧的助推,使得关注度越来越高的穿越小说,正在从一种小众、亚文化向大众、主流文化的文化圈播散。与之伴随的是学术界的争论之声,大家各抒己见,或褒或贬都引发了持续的热议,甚至也有权威学者肯定它的地位。实际上,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一旦创作被群体化,接受被趋同化之时,就自然会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探讨这种文化现象的特点以及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关联,揭示大众文本所蕴含,所反映的叙事策略,才是“穿越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所提供的意义。 本文运用叙事学的部分方法,通过理论来对穿越小说进行解读,本文共分为以下部分在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目前网络穿越小说的情况,论述学界对此研究的现状;第一节从网络穿越小说的概念界定开始,具体分析了它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要讲的主体对于清代穿越小说的叙事分析。随后几节分别从清代穿越小说的叙事内容、叙事模式、叙事话语三个方面对这一文本类型的小说进行了叙事学分析。本文是对穿越小说从宏观进入微观研究的一次大胆尝试,希望论文的探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 录
绪论 1
1 清穿小说亦史亦幻的叙事内容 10
1.1 故事与情节的设定 10
1.2 思维与观念的碰撞 14
1.3 时代与文化的冲击 16
2 清穿小说经典巧妙的叙事模式 18
2.1 美——相濡以沫的情 18
2.2 丑——尔虞我诈的权 21
2.3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25
3 清穿小说独树一帜的叙事话语 27
3.1 特殊的时空交错 27
3.2 第一人称的视角 29
结 语 31
参考文献 33
致 谢 35
绪论
自从21世纪开始以来,文学和社会一样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无论是文学的媒介,还是载体,亦或是文学的整个结构,都有不同于以往情况的新格局。而在新千年开始以前,文学界就已经有了新的“天下”了,从出版市场来看,纯文学、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成为“瓜分”市场的主宰者。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观这十多年网络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网络文学的发展势头,无论是从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质量、类型,都从单一到多样,从不成熟到成熟,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今天文学不可或缺的新星。
网络小说曾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类型,比如武侠、玄幻、盗墓题材的的写作和阅读,都在被反复提及与模仿中逐渐走向了成熟。其中的穿越小说,则是在最近几年流行的一种网络原创小说类型,它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享受随心所欲的行为。单纯的国内被公认为最早的两部穿越小说分别是1993年来自于席绢的《交错时光的爱恋》和1994年来自于黄易的《寻秦记》,这些作品的出现虽然对今后穿越小说的创新有基础作用,但是因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引起大众读者的关注。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文学的传播有了很好的渠道,网络文学也逐渐走进读者的视野。在2004年,金子的《梦回大清》在晋江原创网(现在名为晋江文学城)上连载,受到读者的疯狂热捧,它的出现将穿越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梦回大清》看做穿越小说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与随后应运而生的《步步惊心》、《瑶华》并称为“清穿三座大山”,也成为读者心目当中最好的清穿类小说,到 2011年,穿越小说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就是将穿越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比如说由同名穿越小说改变的电视剧《梦回大清》、《步步惊心》、《宫锁心玉》等等,在各大卫视热播,这种形式更是把穿越推到了顶峰,粉丝动辄数以亿计。有一种说法是“万人空巷,皆看穿越”,“穿越”一词炙手可热。
在穿越小说迅速崛起并且以一种文学现象出现后,学界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也开始向文学方向靠近,比如说对穿越小说文本与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学意义、美学意义、文化意义、社会心理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既具有现实意义,更多的也具有理论价值,所以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也是必然的。
笔者通过对知网和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比较匮乏。对仅有的资料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对穿越小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1.从穿越小说的概念、分类、发展、意义等方面归纳总结,如裴兰的《论“穿越文学”及其意义》(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许文君的《浅论穿越小说》;郭瑞佳的《“穿越文”的前世今生》(出版广角);王启的《网络时代的穿越小说》(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等,这些研究都只是浅层面上的总结和归纳,并未深入解读。之后开始涉及到大众文化、心理学、传播审美等方面:如许哲敏的《穿越剧流行背后的文化症候探析》(中国电视);贺艳的《穿越小说的叙述与流行——以大众文化未分析视角》(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郎静的《穿越时空的文化阐释》(牡丹江大学学报);王晚霞的《穿越剧流行的传播学解读:以步步惊心为例》(东南传播)等,这一类研究作品的出现,实际已经有涉及到了文本关于叙事的研究,只是更多的是将大众的视角放在了首位。
2. 从叙事学视角解读穿越剧。如金梦姝《电视穿越剧审美文化的叙事学解读》(辽宁大学);田苗序的《穿越小说中的传奇叙事模式探索》(商业文化);郭小平的《穿越剧的叙事学分析》(媒体时代);杜莹杰、李薛的《穿越电视剧的叙事特点》(重庆邮电大学学报);徐光淼的《穿越的共鸣:网络穿越小说叙事策略与接收心理》(滨州学院学报);郭小平、彭理云《穿越剧的叙事分析——以电视剧宫锁心玉为例》(媒体时代);罗甜甜《消费社会语境下中国穿越电视剧的创新叙事——以步步惊心为例》(学理论);杨舒《步步惊心叙事模式分析》等,这些研究已经直接从叙事的角度来分析,完整且全面的叙事框架,是将穿越小说与叙事学相结合来研究的创新之所在。
3. 从大众文化、传播学、心理学、审美等视角分析此文本的流行的原因。如任思燕的《穿越类电视剧热潮探析》(电影评介);许哲敏的《穿越剧流行背后的文化症候探析》(中国电视);贺艳的《穿越小说的叙述与流行以大众文化为分析视角》(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徐光淼的《穿越的共鸣:网络穿越小说叙事策略与接受心理》(滨州学院学报)等。这类研究侧重于文本或穿越剧与读者(受众)之间的共鸣。如王晚霞的《穿越剧流行的传播学解读:〈以步步惊心〉为例》(东南传播)一文中认为穿越剧之所以流行是满足了受众四种心理:好奇心、心理补偿机制、移情心理、娱乐心理。徐光淼的《穿越的共鸣:网络穿越小说叙事策略与接受心理》认为穿越小说之所以盛行,是因其在叙事上从三个方面满足了读者的深层心理欲求。
对穿越小说的研究发表的介质主要是论文,在有关网络文学的论述著作中,如《网络文学评论》(花城出版社,2012 年 9 月)、《同人的世界:对一种网络小众文化的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 年 8 月)等,有关此类文本的分析论述的少而零散。论述比较全面的体现在李玉萍的《网络穿越小说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年 10 月),论著中从网络穿越小说的界定、产生与发展概况、类型、基本特质等方面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和论述,对本文的书写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其次论述比较全面的体现在硕士、博士论文中,但是能查到的从叙事学的角度解析文本的,是凤毛麟角。以上这些,都为此文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也使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增强。
时至今日,网络穿越小说经过不断创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穿越小说,正在从一种小众、亚文化向大众、主流文化的文化圈播散。穿越小说如一个容器,盛放着作者和读者们的幻想和欲望。那么,这种新的流行小说文类,以怎样的方式编织着种种幻想,又为读者提供怎样的欲望空间?穿越小说的魅力究竟在哪,使得众人趋之若鹜?作为类型小说的穿越小说自身是怎样的特质?这些引发了我的好奇和进一步的追问。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对网络穿越小说进行细致的理论研究,才能找到答案。
时代的发展总能带来新鲜的元素,所以无论是读者还是学者,永远不缺能撩动思绪为之振奋的新鲜血液。就时下最为流行的网络文学之一的穿越小说而言,时代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的出现给了读者做“白日梦”的机会,给了学者重新解读历史和放飞思维的空间。一直以来对于一代文学的探索,先要了解它的根本,才能深入去探析它文学意蕴背后的深意。因而对这一新文学类型的研究也是如此,我们先从它的脉络概述讲起。
目 录
绪论 1
1 清穿小说亦史亦幻的叙事内容 10
1.1 故事与情节的设定 10
1.2 思维与观念的碰撞 14
1.3 时代与文化的冲击 16
2 清穿小说经典巧妙的叙事模式 18
2.1 美——相濡以沫的情 18
2.2 丑——尔虞我诈的权 21
2.3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25
3 清穿小说独树一帜的叙事话语 27
3.1 特殊的时空交错 27
3.2 第一人称的视角 29
结 语 31
参考文献 33
致 谢 35
绪论
自从21世纪开始以来,文学和社会一样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无论是文学的媒介,还是载体,亦或是文学的整个结构,都有不同于以往情况的新格局。而在新千年开始以前,文学界就已经有了新的“天下”了,从出版市场来看,纯文学、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成为“瓜分”市场的主宰者。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观这十多年网络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网络文学的发展势头,无论是从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质量、类型,都从单一到多样,从不成熟到成熟,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今天文学不可或缺的新星。
网络小说曾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类型,比如武侠、玄幻、盗墓题材的的写作和阅读,都在被反复提及与模仿中逐渐走向了成熟。其中的穿越小说,则是在最近几年流行的一种网络原创小说类型,它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享受随心所欲的行为。单纯的国内被公认为最早的两部穿越小说分别是1993年来自于席绢的《交错时光的爱恋》和1994年来自于黄易的《寻秦记》,这些作品的出现虽然对今后穿越小说的创新有基础作用,但是因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引起大众读者的关注。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文学的传播有了很好的渠道,网络文学也逐渐走进读者的视野。在2004年,金子的《梦回大清》在晋江原创网(现在名为晋江文学城)上连载,受到读者的疯狂热捧,它的出现将穿越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梦回大清》看做穿越小说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与随后应运而生的《步步惊心》、《瑶华》并称为“清穿三座大山”,也成为读者心目当中最好的清穿类小说,到 2011年,穿越小说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就是将穿越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比如说由同名穿越小说改变的电视剧《梦回大清》、《步步惊心》、《宫锁心玉》等等,在各大卫视热播,这种形式更是把穿越推到了顶峰,粉丝动辄数以亿计。有一种说法是“万人空巷,皆看穿越”,“穿越”一词炙手可热。
在穿越小说迅速崛起并且以一种文学现象出现后,学界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也开始向文学方向靠近,比如说对穿越小说文本与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学意义、美学意义、文化意义、社会心理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既具有现实意义,更多的也具有理论价值,所以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也是必然的。
笔者通过对知网和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比较匮乏。对仅有的资料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对穿越小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1.从穿越小说的概念、分类、发展、意义等方面归纳总结,如裴兰的《论“穿越文学”及其意义》(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许文君的《浅论穿越小说》;郭瑞佳的《“穿越文”的前世今生》(出版广角);王启的《网络时代的穿越小说》(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等,这些研究都只是浅层面上的总结和归纳,并未深入解读。之后开始涉及到大众文化、心理学、传播审美等方面:如许哲敏的《穿越剧流行背后的文化症候探析》(中国电视);贺艳的《穿越小说的叙述与流行——以大众文化未分析视角》(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郎静的《穿越时空的文化阐释》(牡丹江大学学报);王晚霞的《穿越剧流行的传播学解读:以步步惊心为例》(东南传播)等,这一类研究作品的出现,实际已经有涉及到了文本关于叙事的研究,只是更多的是将大众的视角放在了首位。
2. 从叙事学视角解读穿越剧。如金梦姝《电视穿越剧审美文化的叙事学解读》(辽宁大学);田苗序的《穿越小说中的传奇叙事模式探索》(商业文化);郭小平的《穿越剧的叙事学分析》(媒体时代);杜莹杰、李薛的《穿越电视剧的叙事特点》(重庆邮电大学学报);徐光淼的《穿越的共鸣:网络穿越小说叙事策略与接收心理》(滨州学院学报);郭小平、彭理云《穿越剧的叙事分析——以电视剧宫锁心玉为例》(媒体时代);罗甜甜《消费社会语境下中国穿越电视剧的创新叙事——以步步惊心为例》(学理论);杨舒《步步惊心叙事模式分析》等,这些研究已经直接从叙事的角度来分析,完整且全面的叙事框架,是将穿越小说与叙事学相结合来研究的创新之所在。
3. 从大众文化、传播学、心理学、审美等视角分析此文本的流行的原因。如任思燕的《穿越类电视剧热潮探析》(电影评介);许哲敏的《穿越剧流行背后的文化症候探析》(中国电视);贺艳的《穿越小说的叙述与流行以大众文化为分析视角》(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徐光淼的《穿越的共鸣:网络穿越小说叙事策略与接受心理》(滨州学院学报)等。这类研究侧重于文本或穿越剧与读者(受众)之间的共鸣。如王晚霞的《穿越剧流行的传播学解读:〈以步步惊心〉为例》(东南传播)一文中认为穿越剧之所以流行是满足了受众四种心理:好奇心、心理补偿机制、移情心理、娱乐心理。徐光淼的《穿越的共鸣:网络穿越小说叙事策略与接受心理》认为穿越小说之所以盛行,是因其在叙事上从三个方面满足了读者的深层心理欲求。
对穿越小说的研究发表的介质主要是论文,在有关网络文学的论述著作中,如《网络文学评论》(花城出版社,2012 年 9 月)、《同人的世界:对一种网络小众文化的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 年 8 月)等,有关此类文本的分析论述的少而零散。论述比较全面的体现在李玉萍的《网络穿越小说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年 10 月),论著中从网络穿越小说的界定、产生与发展概况、类型、基本特质等方面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和论述,对本文的书写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其次论述比较全面的体现在硕士、博士论文中,但是能查到的从叙事学的角度解析文本的,是凤毛麟角。以上这些,都为此文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也使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增强。
时至今日,网络穿越小说经过不断创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穿越小说,正在从一种小众、亚文化向大众、主流文化的文化圈播散。穿越小说如一个容器,盛放着作者和读者们的幻想和欲望。那么,这种新的流行小说文类,以怎样的方式编织着种种幻想,又为读者提供怎样的欲望空间?穿越小说的魅力究竟在哪,使得众人趋之若鹜?作为类型小说的穿越小说自身是怎样的特质?这些引发了我的好奇和进一步的追问。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对网络穿越小说进行细致的理论研究,才能找到答案。
时代的发展总能带来新鲜的元素,所以无论是读者还是学者,永远不缺能撩动思绪为之振奋的新鲜血液。就时下最为流行的网络文学之一的穿越小说而言,时代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的出现给了读者做“白日梦”的机会,给了学者重新解读历史和放飞思维的空间。一直以来对于一代文学的探索,先要了解它的根本,才能深入去探析它文学意蕴背后的深意。因而对这一新文学类型的研究也是如此,我们先从它的脉络概述讲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