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性格分析(附件)
摘 要 宋江是历史中颇具争议的人物。本文将结合原著《水浒传》以及相关对宋江人物的研究,从宋江所在不同时期来分析宋江的复杂性格,即宋江性格中的孝和义、忠和虚伪,来更好的理解宋江性格的多面性。透过宋江性格的多面性来探究其性格成因,并且去挖掘其身上性格的悲剧性。
目 录
引言 1
1宋江性格的复杂性 2
1.1宋江之孝和义 2
1.2 宋江之忠 3
1.3宋江之虚伪 3
2 宋江性格成因 7
2.1家庭背景 7
2.2 社会背景 7
3 宋江的悲剧性 9
3.1 个人悲剧 9
3.2时代悲剧 12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宋江历来是《水浒传》中争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忠义双全的英雄人物,也有人骂他是虚伪狡诈的卑鄙小人。其实,作为《水浒传》的核心人物,宋江的形象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的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性格[2]。对宋江这个人的性格争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忠义之说,国内有很多人以此为研究。比如,李晶《浅议宋江忠义思想的表现》中认为宋江是最具有魅力的表现就是忠义[3]。第二类是不忠不义之说,持此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贺奉年在《<水浒传>中的宋江:忠非真忠义非真义》指出,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忠义思想指导下,接受朝廷的招安,招安失败,他的所作所为证明了忠义不能双全,正是忠非真忠,义非真义[4]。第三类是复杂性格之说。例如,韩亚男在《简论<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中提出,宋江是作者重点塑造的人物,复杂性格的核心就是忠与义的矛盾性[5]。宋江的性格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本文将结合《水浒传》来具体分析宋江的复杂性格,探究造成其复杂性格的成因及人物性格的悲剧性。
1宋江性格的复杂性
纵观《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唯有宋江的绰号最多,他的这些绰号都体现了他性格的复杂性。
1.1宋江之孝和义
宋江第一个外号,最开始的外号就是孝义黑三郎,在家里排行老三,孝义指的是宋江对待家里人、对待长辈孝顺,对待朋友讲义气(第十八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宋太公想让宋江回家,就说他重病缠身,宋江明知道是假的,他也得回家去。为了这个“孝”字,这是他思想的一个核心。
宋江对内孝对外则是义,特别讲义气,这也是宋江能获取众人追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这个义字,听说石碣村,晁盖劫了生辰纲(第十八回),宋江本来是特别讲法的一个人,因为他在衙门里工作。以至于后来被梁山好汉劫下来,说哥哥你还发配江州,直接跟我们落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多快活呐!说着就要把宋江的枷锁拿下来,宋江死死摁着不放(第三十六回),他是很讲法度的一个人。可是,这个时候,听说自己的好兄弟晁盖有难了,确切听到这个消息后,出了门骑上马就奔石碣村报信去了。这个时候宋江就很讲义气了。宋江既然是官吏,讲法度的的同时怎么还能讲义气?宋江并不是大官,他获得的人脉资源有限,宋江也知道自己的人脉资源是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江湖。其实宋江心里有一个超级大的野心,因为他知道以小吏这个身份,想有大出息大出路,基本是没戏。所以浔阳楼提反诗,他自己本身是很有野心的,那么他这个位置,实现不了野心怎么办呢?在动乱年代来实现自己的野心,所以宋江走的路线是: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要先弄出动静来,那么以他不文不武怎么弄出动静呢?就要有人跟他干一番事业,所以他是不得不讲这个义气,以此来笼络江湖好汉。所以孝义,在内为孝,在外为义。
孝义黑三郎,是宋江起家的一个根本原因。只是孝义,声名不足并以远播。所以宋江就有了第二个外号及时雨,就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宋江就是谁有难他知道了,不用上门求,他就主动帮你。主动笼络人心的办法,对宋江来讲,是非常有用的一招,见到好汉抬手就十两银子。但需要注意的是,小旋风柴进,后周柴家子孙,柴大官人不仅钱比宋江的多,而且政治地位也比宋江的高,但是宋江却做到使大家都捧他。宋江笼络人的办法在于不仅给钱,还能抓住人心。“如得朝廷招安,便可投降,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的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第三十二回)。”宋江几乎对每一个兄弟都说过类似的话,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招安的想法,但宋江总是以长者的身份劝说。所以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宋江既给我钱,还跟我说心里话,而且这个人是个长者厚道,都死心塌地的捧他。宋江这个及时雨,笼络人心的本事大。
1.2宋江之忠
宋江第三个外号呼保义,后提出 “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旗帜。这呼保义的名号,意味着在梁山,他是皇帝,至少不甘心之前的孝义黑三郎;他在梁山不甘心作为一个强盗领袖。他想有所作为,为未来谋更大的利益。所以说呼保义,宋江已经把忠义观念延伸到了目标。
宋江的忠义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在上梁山之前,宋江杀了阎婆惜(第十八回),那时,他已经和晁盖称兄道弟他都没有与晁盖一起落草,说明他是一心一意想报效朝廷。在宋江写西江月故被奸人谋害时,宁愿装疯卖傻做不雅举动也不想落草为寇,说明宋江在内心里是极度忠于朝廷的。二是在上梁山后,宋江表面上已经与朝廷站在了对立面,可是在宋江心里却是只有朝廷。例如,宋江在很早之前就知道晁盖是不会接受朝廷招安的,所以,为了能实现他报效朝廷的愿望,他一上梁山就开始拉帮结派,直到他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而且在一百零八将好汉排座次时,他把以前在朝廷当官的排为天罡星,座次靠前,并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且时刻在给众兄弟灌输招安思想,准备向朝廷招安。宋江的个人魅力在此刻体现出来了,他不仅自己接受招安,他还带领着梁山泊的所有兄弟招安。宋江将他一个人对朝廷的忠变成了一百零八人对朝廷的忠。梁山泊的招安将宋江的忠心体现的淋漓精致。
宋江的孝、义、忠,这三点是递进的关系,孝为基础,以义为核心,以忠为最高宗旨。所以宋江的孝和义,是为忠服务的。宋江的孝,使周围人对他有道德上的评价;他义,使周围更多人跟着他办事。而宋江的孝或义或其终极目的忠,这是他人生境界的三大论。
1.3宋江之虚伪
宋江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当然虚伪更是他性格的一种魅力,本小节结合了原著阐述了一些个人认为宋江虚伪奸诈的表现。例如:“习的多般武艺,更兼爱武刀弄棒”(第十八回中),可是一直没见他崭露过头角。所以宋江杀闫婆惜,恐怕要算他最为激烈的“英雄壮举”了。宋江在忠于朝廷和不出卖兄弟的左右为难下,为了使阎婆惜不泄露他的“秘密”,故意杀人(第十八回),宋江情愿犯了杀人罪,也不愿被世人都诟骂为贼,失了朝廷跟兄弟,说明他重名声,然而,杀人的同时也摘掉了他的绿帽子,江湖也会觉得他情有可原,这正是宋江的奸诈之处。其次是伪孝,身在旧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宋江纳了小妾之后,没有接回家里与他共同孝顺父亲,更没有说过让阎婆惜给他传宗接代,只是将阎婆惜养在深闺,阎婆惜年方十八,颇有姿色,“初时宋江夜与婆惜一处歇卧”。时间一久,宋江心有余而力不足,害怕阎婆惜与他和离,毁他这么多年的好名声,所以,他就编了个借口,说他不近女色,这很明显跟他刚开始夜夜回家相矛盾。当然他不近女色的借口完美的阻挡了父亲兄弟亲戚给他找对象的事情,也成功的阻挠了他不为宋家传宗接代的流言,相反,大家都会认为宋江是真男人,上进有孝心。由此可见,宋江的奸诈。
目 录
引言 1
1宋江性格的复杂性 2
1.1宋江之孝和义 2
1.2 宋江之忠 3
1.3宋江之虚伪 3
2 宋江性格成因 7
2.1家庭背景 7
2.2 社会背景 7
3 宋江的悲剧性 9
3.1 个人悲剧 9
3.2时代悲剧 12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宋江历来是《水浒传》中争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忠义双全的英雄人物,也有人骂他是虚伪狡诈的卑鄙小人。其实,作为《水浒传》的核心人物,宋江的形象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的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性格[2]。对宋江这个人的性格争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忠义之说,国内有很多人以此为研究。比如,李晶《浅议宋江忠义思想的表现》中认为宋江是最具有魅力的表现就是忠义[3]。第二类是不忠不义之说,持此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贺奉年在《<水浒传>中的宋江:忠非真忠义非真义》指出,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忠义思想指导下,接受朝廷的招安,招安失败,他的所作所为证明了忠义不能双全,正是忠非真忠,义非真义[4]。第三类是复杂性格之说。例如,韩亚男在《简论<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中提出,宋江是作者重点塑造的人物,复杂性格的核心就是忠与义的矛盾性[5]。宋江的性格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本文将结合《水浒传》来具体分析宋江的复杂性格,探究造成其复杂性格的成因及人物性格的悲剧性。
1宋江性格的复杂性
纵观《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唯有宋江的绰号最多,他的这些绰号都体现了他性格的复杂性。
1.1宋江之孝和义
宋江第一个外号,最开始的外号就是孝义黑三郎,在家里排行老三,孝义指的是宋江对待家里人、对待长辈孝顺,对待朋友讲义气(第十八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宋太公想让宋江回家,就说他重病缠身,宋江明知道是假的,他也得回家去。为了这个“孝”字,这是他思想的一个核心。
宋江对内孝对外则是义,特别讲义气,这也是宋江能获取众人追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这个义字,听说石碣村,晁盖劫了生辰纲(第十八回),宋江本来是特别讲法的一个人,因为他在衙门里工作。以至于后来被梁山好汉劫下来,说哥哥你还发配江州,直接跟我们落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多快活呐!说着就要把宋江的枷锁拿下来,宋江死死摁着不放(第三十六回),他是很讲法度的一个人。可是,这个时候,听说自己的好兄弟晁盖有难了,确切听到这个消息后,出了门骑上马就奔石碣村报信去了。这个时候宋江就很讲义气了。宋江既然是官吏,讲法度的的同时怎么还能讲义气?宋江并不是大官,他获得的人脉资源有限,宋江也知道自己的人脉资源是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江湖。其实宋江心里有一个超级大的野心,因为他知道以小吏这个身份,想有大出息大出路,基本是没戏。所以浔阳楼提反诗,他自己本身是很有野心的,那么他这个位置,实现不了野心怎么办呢?在动乱年代来实现自己的野心,所以宋江走的路线是: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要先弄出动静来,那么以他不文不武怎么弄出动静呢?就要有人跟他干一番事业,所以他是不得不讲这个义气,以此来笼络江湖好汉。所以孝义,在内为孝,在外为义。
孝义黑三郎,是宋江起家的一个根本原因。只是孝义,声名不足并以远播。所以宋江就有了第二个外号及时雨,就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宋江就是谁有难他知道了,不用上门求,他就主动帮你。主动笼络人心的办法,对宋江来讲,是非常有用的一招,见到好汉抬手就十两银子。但需要注意的是,小旋风柴进,后周柴家子孙,柴大官人不仅钱比宋江的多,而且政治地位也比宋江的高,但是宋江却做到使大家都捧他。宋江笼络人的办法在于不仅给钱,还能抓住人心。“如得朝廷招安,便可投降,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的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第三十二回)。”宋江几乎对每一个兄弟都说过类似的话,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招安的想法,但宋江总是以长者的身份劝说。所以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宋江既给我钱,还跟我说心里话,而且这个人是个长者厚道,都死心塌地的捧他。宋江这个及时雨,笼络人心的本事大。
1.2宋江之忠
宋江第三个外号呼保义,后提出 “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旗帜。这呼保义的名号,意味着在梁山,他是皇帝,至少不甘心之前的孝义黑三郎;他在梁山不甘心作为一个强盗领袖。他想有所作为,为未来谋更大的利益。所以说呼保义,宋江已经把忠义观念延伸到了目标。
宋江的忠义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在上梁山之前,宋江杀了阎婆惜(第十八回),那时,他已经和晁盖称兄道弟他都没有与晁盖一起落草,说明他是一心一意想报效朝廷。在宋江写西江月故被奸人谋害时,宁愿装疯卖傻做不雅举动也不想落草为寇,说明宋江在内心里是极度忠于朝廷的。二是在上梁山后,宋江表面上已经与朝廷站在了对立面,可是在宋江心里却是只有朝廷。例如,宋江在很早之前就知道晁盖是不会接受朝廷招安的,所以,为了能实现他报效朝廷的愿望,他一上梁山就开始拉帮结派,直到他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而且在一百零八将好汉排座次时,他把以前在朝廷当官的排为天罡星,座次靠前,并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且时刻在给众兄弟灌输招安思想,准备向朝廷招安。宋江的个人魅力在此刻体现出来了,他不仅自己接受招安,他还带领着梁山泊的所有兄弟招安。宋江将他一个人对朝廷的忠变成了一百零八人对朝廷的忠。梁山泊的招安将宋江的忠心体现的淋漓精致。
宋江的孝、义、忠,这三点是递进的关系,孝为基础,以义为核心,以忠为最高宗旨。所以宋江的孝和义,是为忠服务的。宋江的孝,使周围人对他有道德上的评价;他义,使周围更多人跟着他办事。而宋江的孝或义或其终极目的忠,这是他人生境界的三大论。
1.3宋江之虚伪
宋江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当然虚伪更是他性格的一种魅力,本小节结合了原著阐述了一些个人认为宋江虚伪奸诈的表现。例如:“习的多般武艺,更兼爱武刀弄棒”(第十八回中),可是一直没见他崭露过头角。所以宋江杀闫婆惜,恐怕要算他最为激烈的“英雄壮举”了。宋江在忠于朝廷和不出卖兄弟的左右为难下,为了使阎婆惜不泄露他的“秘密”,故意杀人(第十八回),宋江情愿犯了杀人罪,也不愿被世人都诟骂为贼,失了朝廷跟兄弟,说明他重名声,然而,杀人的同时也摘掉了他的绿帽子,江湖也会觉得他情有可原,这正是宋江的奸诈之处。其次是伪孝,身在旧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宋江纳了小妾之后,没有接回家里与他共同孝顺父亲,更没有说过让阎婆惜给他传宗接代,只是将阎婆惜养在深闺,阎婆惜年方十八,颇有姿色,“初时宋江夜与婆惜一处歇卧”。时间一久,宋江心有余而力不足,害怕阎婆惜与他和离,毁他这么多年的好名声,所以,他就编了个借口,说他不近女色,这很明显跟他刚开始夜夜回家相矛盾。当然他不近女色的借口完美的阻挡了父亲兄弟亲戚给他找对象的事情,也成功的阻挠了他不为宋家传宗接代的流言,相反,大家都会认为宋江是真男人,上进有孝心。由此可见,宋江的奸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