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以为例(附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辈群体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同辈群体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本研究以为例,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参照群体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等社会学理论,就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得出同辈群体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针对大学生认知和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不良文化影响,就如何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策略,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关键词 同辈群体,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学研究目 录
1 引言 1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
2.1 同辈群体的概念 2
2.2 同辈群体的的分类 2
2.3 同辈群体的特征 3
2.3.1 非正式群体 3
2.3.2 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
2.3.3 内部凝聚力强 4
2.3.4 行为导向明确 4
2.4 社会学理论依据 4
2.4.1 参照群体理论 4
2.4.2 需要层次理论 5
2.4.3 社会学习理论 5
3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5
3.1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影响 6
3.1.1 价值认同 6
3.1.2 价值传播 6
3.1.3 价值整合 6
3.1.4 价值识别 7
3.2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消极影响 7
3.2.1 消极的亚文化影响 7
3.2.2 群体成员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7
4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现状分析 8
4.1 研究设计 8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8
4.1.2 调查程序与调查方法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4 价值识别 7
3.2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消极影响 7
3.2.1 消极的亚文化影响 7
3.2.2 群体成员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7
4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现状分析 8
4.1 研究设计 8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8
4.1.2 调查程序与调查方法 8
4.2 研究对象背景的统计分析 8
4.3 结果分析 9
4.3.1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获得价值认知的重要途径 9
4.3.2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纽带 10
4.3.3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职业定位的信息渠道 10
4.4.4 同辈群体是当代大学生择偶的“最佳对象” 11
5 同辈群体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11
5.1 发挥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导作用 11
5.2 增强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作用 12
5.3 发挥社会环境的育人作用 13
结 论 16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价值多元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面对新与旧、保守与开放、民族性与现代性文化相互融合的今天,他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空间。这种环境推动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变化,丰富了他们对价值观选择的机会和渠道。与此同时,同辈群体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有着独特的群体文化,这种文化集中体现出多种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互影响,并以其特殊的共同情感和心理基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独特和深刻的作用。因此研究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人生中重要的转折阶段,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将离开备受呵护的象牙塔生活走向残酷现实的社会中,作为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同辈群体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尤为显著,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交流生活阅历和心得经验促使社会信息和生活知识得到交换,从而促进各自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同辈群体的相互扶持不仅体现在生活与感情上,同样也表现在学习上的相互激励和互相启发,使得大学生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大学生同辈群体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他们的互动和交往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甚至会超过家长及老师对他们的影响[1]。
同辈群体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其中一些消极影响甚至会带来破坏性,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因此,应正视大学同辈群体在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效用。本文以为例,从社会学的角度就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研究,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论证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相关性,研究大学生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策略,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同辈群体的概念
同辈群体也叫同济群体、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通常是由一些相同的年龄,相近或相仿的兴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人所组成的一类社会群体[2]。在对同辈群体内涵的理解上,应该注意的是同辈群体包含“同辈”和“意愿”两个重要的词语。“同辈”表明群体成员间的年龄差距不大,基本上在同一年龄阶段和年龄层次,强调了同辈群体年龄上的相仿,而“意愿”显而易见是强调同辈群体在组成上的自由平等,说明个体成员是通过自愿选择的方式组成的同辈群体,体现出同辈群体的非正式性的特点。
那么,在年龄相近和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同辈群体,其成员关系将会更加密切和亲近,也将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关心的话题中容易形成一致,形成和巩固群体间亲密的成员关系。在同辈群体中,成员间一般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就像美国著名人类学家M米德所说:“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3]。”
大学生同辈群体即是在大学生群体内部自发形成的、有着较强心理认同感和内聚力,以及有自己的价值标准的非正式群体。作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是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来划分的同辈群体的一种类型。在大学里,学生由于不同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能力和需要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了不同的同辈群体类型,这种自发产生的个人属性层面的同辈群体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同辈群体密切互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家庭学校等共同关注的话题持有相同的看法和意见。
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是在平等的前提下开展交流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成员感受到了更过的自由和轻松。相比较在家庭和学校的严格的制度下所被动执行的顺从,大学生同辈群体有了更多自己的意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