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静待花开论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摘 要《孩子你慢慢来》是台湾女作家出版于1994年的散文,文中不仅包括作者对于教育的反思和议论,同时也体现着作家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对儿童成长的观察和记录、爱与尊重并行的教养方式的传达。作为优秀散文,《孩子你慢慢来》有着独特的呈现方式,巧妙的叙事视角、充满画面感和情感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布局让文章充满了建筑美。《孩子你慢慢来》是作者从一个观点犀利的社会评论家到温婉母亲的转化,作为母亲龙应台认为女性只有回归本身才能得到真正的平等,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中,作者始终认为应该慢下来,以“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态度等待孩子的成长。
Keywords: Long Yingtai; "Children are coming slowly"; Cultivated; Bloomed目 录引 言 1
1 龙应台与《孩子你慢慢来》 2
1.1龙应台 2
1.2《孩子你慢慢来》 2
2 母亲对孩子的长久陪伴——《孩子你慢慢来》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3
2.1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 3
2.2对儿童成长的观察和记录 4
2.3爱与尊重并行的教养方式 5
2.3.1放手也是爱 5
2.3.2有一种爱叫做等待 5
2.4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对比 6
3 《孩子你慢慢来》散文的呈现方式 7
3.1巧妙的叙事视角 7
3.2独具特色的语言 7
3.2.1画面感 7
3.2.2情感性 8
3.3精巧的结构布局 8
4 龙应台对两性的思考 9
4.1作为母亲 9
4.2回归女性本身就是平等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 言
龙应台自登上文坛以来,多数作品都以反映社会问题为内容,文风也呈现出冷峻犀利的特征,为此很多人忽视了其女性的身份。2005年龙应台以反映母爱与成长为主题的《孩子你慢慢来》的散文出版,这部散文以深情、纤细、温柔深深的打动了读者。在这部散文中,龙应台不再是犀利的政治家,而是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其慢慢地懂得,母亲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爱是一种对当下的关怀、一种对于子女始终的扶持和久久的感动,与此同时母爱也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母亲与儿女终究是要分离。在这部散文中,作者将心思投射到了宏大的人生主题之上,讲述了国家、社会之外的关于生命和亲情的另一番风景。
1 龙应台与《孩子你慢慢来》
1.1龙应台
龙应台有着多重身份,不仅是作家、教授还是社会批评家、文化观察家、思想家。出生于台湾高雄,故名应台。龙应台是高学历的女性作家,拥有萨斯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龙应台的人生经历也非常丰富,历任“中央”大学英文系客座副教授、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研究员,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丰富的人生阅历,让龙应台在欧洲和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文学创作上,1984年出版的《龙应台评小说》、1986年出版的《野火集》都是以犀利的文风和辛辣的文字抨击为特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1995年,龙应台陆续出版了《人在欧洲》、《写给台湾的信》、《看世纪末向你走来》、《干杯吧,托玛斯曼》、《我的不安》、《百年思索》等六部散文集以社会问题为重点来反思台湾的时事和社会问题,2003年以后,龙应台出版《面对大海的时候》、《请用文明来说服我》也是对华人社会的批评主题,《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和《孩子你慢慢来》与之前的文章风格不同,主题探讨的是母爱与成长、衰老与死亡。
1.2《孩子你慢慢来》
出版于1994年的《孩子你慢慢来》包括了二十篇作品,它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他于1985年创作了作品集的第一篇《初识》,是龙应台的长子安德烈(中文名华安)出生到初学讲话的记录,最后一篇《触电的小牛》则是儿子上小学以后作家对其的教养过程的记录。
《孩子你慢慢来》中作家一改之间犀利尖锐的文风,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对生命的实景进行写作和记录。在作品当中,没有对传统母爱进行歌颂,而是真实的记录了孩子生命的成长过程,只有真正明白了爱的作家才能将作品呈现出这样的柔情和欣喜。2 母亲对孩子的长久陪伴——《孩子你慢慢来》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龙应台成为母亲以后,一改八十年代犀利、批判性的文风,创作了《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被称为“人生三书”,以从幼儿、成年、老年为时间轴,涵盖了人生几个重要的时期。《孩子你慢慢来》的《序》讲述了自己年幼时期的一位同窗,由于家中贫困,被生活所迫不得不选择带着弟弟妹妹跳河自杀,作者用这个血淋漓的事实引出全文,开始了对孩子的教育旅程,包括东西方教育观念、文化差异、种族问题的探讨等等。
2.1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
《孩子你慢慢来》跨越的时间比较长,在这段时间里龙应台作为长子安德烈和幼子菲利浦的母亲的角色去体会生活,经历着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这是作为母亲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
特别是在哺育安德鲁的时候,龙应台初次体会到生命的美妙,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一个奇迹,也第一次感知作为一个母亲的幸福和快乐,那是一种全新的、之前从未体会到的快乐。这个杰顿,是龙应台第一次作为母亲的角色,“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莽莽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生育和养育孩子对于龙应台来说是一场巨大的震撼,之前的龙应台对社会、文化等有着犀利的、尖锐的、独特的见解,以《龙应台评小说》和《野火集》在台湾社会上掀起“龙卷风”。在这位母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柔情和欢乐,“我所有的知识与学问都是二手的,唯有一门学问是一手的,就是孩子。我经历过生产过程,那也是第一个人类所经历的,绝对是一手的,我观察一个人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之后于是我对于人的理解,在原始的经验中同石破天惊地增加了一个角度。”此时的龙应台不再是尖锐的,而是拥有着伟大的母性情怀的人。养育过程是艰难的,龙应台也像一个平凡的母亲一样,在她的衣服上发现沾着麦片,头发上发散着牛奶的味道,脸上经常被涂得乱七八糟,但是对于这一切她甘之如饴,并且快乐的享受着这一切。《写给怀孕的女人》中,讲述了作者从怀孕到生命诞生所经历的痛苦和喜悦,作者切身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伟大,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带给作家“意外”的惊喜。
Keywords: Long Yingtai; "Children are coming slowly"; Cultivated; Bloomed目 录引 言 1
1 龙应台与《孩子你慢慢来》 2
1.1龙应台 2
1.2《孩子你慢慢来》 2
2 母亲对孩子的长久陪伴——《孩子你慢慢来》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3
2.1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 3
2.2对儿童成长的观察和记录 4
2.3爱与尊重并行的教养方式 5
2.3.1放手也是爱 5
2.3.2有一种爱叫做等待 5
2.4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对比 6
3 《孩子你慢慢来》散文的呈现方式 7
3.1巧妙的叙事视角 7
3.2独具特色的语言 7
3.2.1画面感 7
3.2.2情感性 8
3.3精巧的结构布局 8
4 龙应台对两性的思考 9
4.1作为母亲 9
4.2回归女性本身就是平等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 言
龙应台自登上文坛以来,多数作品都以反映社会问题为内容,文风也呈现出冷峻犀利的特征,为此很多人忽视了其女性的身份。2005年龙应台以反映母爱与成长为主题的《孩子你慢慢来》的散文出版,这部散文以深情、纤细、温柔深深的打动了读者。在这部散文中,龙应台不再是犀利的政治家,而是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其慢慢地懂得,母亲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爱是一种对当下的关怀、一种对于子女始终的扶持和久久的感动,与此同时母爱也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母亲与儿女终究是要分离。在这部散文中,作者将心思投射到了宏大的人生主题之上,讲述了国家、社会之外的关于生命和亲情的另一番风景。
1 龙应台与《孩子你慢慢来》
1.1龙应台
龙应台有着多重身份,不仅是作家、教授还是社会批评家、文化观察家、思想家。出生于台湾高雄,故名应台。龙应台是高学历的女性作家,拥有萨斯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龙应台的人生经历也非常丰富,历任“中央”大学英文系客座副教授、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研究员,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丰富的人生阅历,让龙应台在欧洲和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文学创作上,1984年出版的《龙应台评小说》、1986年出版的《野火集》都是以犀利的文风和辛辣的文字抨击为特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1995年,龙应台陆续出版了《人在欧洲》、《写给台湾的信》、《看世纪末向你走来》、《干杯吧,托玛斯曼》、《我的不安》、《百年思索》等六部散文集以社会问题为重点来反思台湾的时事和社会问题,2003年以后,龙应台出版《面对大海的时候》、《请用文明来说服我》也是对华人社会的批评主题,《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和《孩子你慢慢来》与之前的文章风格不同,主题探讨的是母爱与成长、衰老与死亡。
1.2《孩子你慢慢来》
出版于1994年的《孩子你慢慢来》包括了二十篇作品,它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他于1985年创作了作品集的第一篇《初识》,是龙应台的长子安德烈(中文名华安)出生到初学讲话的记录,最后一篇《触电的小牛》则是儿子上小学以后作家对其的教养过程的记录。
《孩子你慢慢来》中作家一改之间犀利尖锐的文风,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对生命的实景进行写作和记录。在作品当中,没有对传统母爱进行歌颂,而是真实的记录了孩子生命的成长过程,只有真正明白了爱的作家才能将作品呈现出这样的柔情和欣喜。2 母亲对孩子的长久陪伴——《孩子你慢慢来》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龙应台成为母亲以后,一改八十年代犀利、批判性的文风,创作了《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被称为“人生三书”,以从幼儿、成年、老年为时间轴,涵盖了人生几个重要的时期。《孩子你慢慢来》的《序》讲述了自己年幼时期的一位同窗,由于家中贫困,被生活所迫不得不选择带着弟弟妹妹跳河自杀,作者用这个血淋漓的事实引出全文,开始了对孩子的教育旅程,包括东西方教育观念、文化差异、种族问题的探讨等等。
2.1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
《孩子你慢慢来》跨越的时间比较长,在这段时间里龙应台作为长子安德烈和幼子菲利浦的母亲的角色去体会生活,经历着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这是作为母亲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
特别是在哺育安德鲁的时候,龙应台初次体会到生命的美妙,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一个奇迹,也第一次感知作为一个母亲的幸福和快乐,那是一种全新的、之前从未体会到的快乐。这个杰顿,是龙应台第一次作为母亲的角色,“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莽莽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生育和养育孩子对于龙应台来说是一场巨大的震撼,之前的龙应台对社会、文化等有着犀利的、尖锐的、独特的见解,以《龙应台评小说》和《野火集》在台湾社会上掀起“龙卷风”。在这位母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柔情和欢乐,“我所有的知识与学问都是二手的,唯有一门学问是一手的,就是孩子。我经历过生产过程,那也是第一个人类所经历的,绝对是一手的,我观察一个人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之后于是我对于人的理解,在原始的经验中同石破天惊地增加了一个角度。”此时的龙应台不再是尖锐的,而是拥有着伟大的母性情怀的人。养育过程是艰难的,龙应台也像一个平凡的母亲一样,在她的衣服上发现沾着麦片,头发上发散着牛奶的味道,脸上经常被涂得乱七八糟,但是对于这一切她甘之如饴,并且快乐的享受着这一切。《写给怀孕的女人》中,讲述了作者从怀孕到生命诞生所经历的痛苦和喜悦,作者切身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伟大,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带给作家“意外”的惊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