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言当中的梦境描写及审美价值(附件)

年 月 日摘 要“三言”共有一百二十篇拟话本小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梦境描写。综观这些梦境描写,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功名类、助案类、姻缘类等多种类型。对文中的人物而言,梦境具有预兆、释疑和愿望实现的功能。在文学功能上,梦境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真实,使情节更具有起伏性。此外,形形色色的梦境描写给作品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Key words:San Yan;dream;function;aesthetic value 目 录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一、“三言”梦境数量统计及其分类 2
(一)功名类 2
(二)助案类 2
(三)姻缘类 3
(四)福祸类 3
(五)生子类 3
(六)仙冥、神魂类 3
二、梦境在小说构建世界中的功能 4
(一)指示——预兆功能 4
(二)醒悟——释疑功能 6
(三)满足——愿望实现功能 7
三、梦境描写的文学功能与审美价值 8
(一)人物塑造的真实性 8
(二)小说情节的起伏性 9
(三)虚实交叉的朦胧性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三言”梦境描写统计 11
前言
(一)研究背景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梦现象的存在。《说文》:梦,不明也。即是说,睡觉时眼前模糊不清就是做梦。《现代汉语词典》对梦进行了科学的解释:梦,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由此可见,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能给人带来特殊的情绪体验。基于此,梦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想象力,这对于文学的创作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对梦境的描写,“梦的景象,梦的意识,梦的境界,梦的气氛,弥漫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切领域。梦正是那个千差万别的文学创作的一个共同的交汇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通俗小说是明清时期文化鼎盛的一笔精神财富。其中,“三言”作为明代通俗小说的杰出代表,蕴含了冯梦龙大量的心血。在这一百二十篇拟话本小说中,有近半数包含对人物的梦境描写。显而易见,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梦境使小说更加曲折离奇,但其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影响以及对小说创作、明代人物思想观念的折射同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三言”的梦境描写值得我们探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中外关于梦的研究书目,有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傅正谷的《中国梦文化》,吴康的《中国古代梦幻》等等。
对“三言”的梦境描写进行的研究,多以论文的方式来呈现。其中主要有王福叶在2010年发表的硕士论文《论“三言二拍”对唐传奇梦意象的借鉴与发展》,从内容与形式、叙事手法的方面论述了“三言”梦境描写与唐传奇梦境描写的联系,并分析了“三言”梦境描写借鉴上的创新与不足。吕亚骞在2015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三言二拍”中梦境描写及其叙事功能》,在对梦境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三言”与“二拍”梦境描写的差异,从叙事学角度论述了梦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功能,进而总结了叙梦艺术的价值意义。还有王统2017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三言”空间叙事研究》,把梦境作为“三言”非现实空间中的梦幻空间进行研究,阐释了梦境在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命运暗示上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文献研究,例如郝彤彤的《“三言二拍”梦境描写与情节构思浅析》和《“三言二拍”梦境描写与人物塑造》、伍大福的《试论“三言”、“两拍”中的梦境描写》等。
总起来看,这些论文对梦境描写的文本功能论述较充分,例如在情节发展、叙事功能等方面,但是对这些梦境描写的内部功能却很少涉及。所以本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多地立足于故事内容,探讨梦境在小说构建的文本世界里有什么独特的功能。
目前,国外并没有对“三言”梦境描写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梦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冯梦龙通过吸收与创新,在“三言”中向人们展示了丰富的梦境。不过,虽然梦为小说中人物虚幻的存在,但是其对人物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另外,对梦境描写也是小说创作中不可忽视的方法,例如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方面。
一、“三言”梦境数量统计及其分类
综观冯梦龙的“三言”,从篇数上来看,每一“言”分别有40篇,共120篇。初步统计,其中含有梦境描写的作品,《喻世明言》有18篇,约占二分之一;《警世通言》有20篇,占二分之一;《醒世恒言》有13篇,约占四分之一。因此,“三言”中总共有51篇描写梦境,占“三言”总篇数的比例大于百分之四十。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三言”对梦境的描写非常丰富。
这些梦境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根据梦境的内容将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功名类、助案类、姻缘类、福祸类、生子类、仙冥神魂类。以下分别对这几类梦境进行分析。
(一)功名类
功名,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三言”中的功名梦也是独特的一类,这类梦与人物的功名相关。
功名梦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底层者”做梦,梦中通常是预兆了考试的情况,有所准备,因此得以成就功名。《老门生三世报恩》就是典型的例子。鲜于同梦见自己中魁,不过考试要求是填做《诗经》而非《礼记》。于是鲜于同就改了《诗经》应试,结果自然是如同梦中预兆一样,得以中魁。
另一种是“高贵者”做梦,梦中出现的奇异的景象往往是贤人流落的预兆。得梦者经过占梦,得出有贤人流落的结论,然后进行寻找。《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中的梦境就非常典型。俞良金榜无名,四处流落,此时上皇得异梦,预示了俞良不得志之事。
(二)助案类
助案,就是帮助断案的意思。这类梦往往能通过字谜、暗语等某些方法给断案人巨大的启示,或者破案的线索。例如,《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中,断案者包拯夜梦一联“要知三更事,掇开火下水”,联内之意预兆案件谜底;再如《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中,张阴捕梦见神道的暗语,暗示了窃贼的信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