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啸山庄的哥特式艺术传统(附件)
摘 要哥特式艺术,作为西方艺术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艺术传统,最早应用于建筑,随后逐步应用于艺术总体。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诞生于哥特小说发展衰退期,是新哥特小说的代言人,无论是作品中野性多变的自然环境、超自然恐怖情节,还是恶魔式的人物的设定上,都把哥特艺术中的阴郁、黑暗、神秘、诡异、暴力色彩描绘到极致。《呼啸山庄》与哥特式艺术的有机结合,展现了极具神秘、自然野性作家艾米莉的自我实现过程与创作美学追求。哥特式艺术,融汇于各个时代文学,不断发展创新,带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包容力。发展到现代,逐渐走向大众化、通俗化,成为人们当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凸显了作为一种艺术传统所具备的持久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社会存在价值。
Keywords:Wuthering;Heights;Gothic;British;Black;Emily目 录
前 言 1
一、 《呼啸山庄》——新哥特小说先驱 1
(一)溯源“哥特式” 1
(二)不朽传奇之作——《呼啸山庄》 1
(三)《呼啸山庄》与哥特艺术传统 2
二、《呼啸山庄》中灰暗诡谲的哥特式因素 3
(一) 环境层面:狂野、阴郁的自然环境 3
(二) 情节层面:超自然恐怖情节 5
(三) 人物层面:妖魔化的非理性人物形象 7
三、艾米莉与哥特式美学风格的渊源 11
(一)艾米莉——荒原中的神秘者 11
(二)艾米莉的创作美学追求 13
四、哥特文学艺术传统与发展 15
(一)英国哥特文学史 15
(二)哥特与建筑、宗教、文化 15
(三)时代与哥特文学 16
五、现代表现主义与哥特艺术表现 18
(一) 表现主义与哥特艺术内在关联 18
(二) 现代黑色电影 18
(三) 现代恐怖小说 19
六、 现代哥特小说通俗化 20
(一) 哥特式小说通俗化及其流行背景分析 20
(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哥特小说流行原因 20
结 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前 言
以哥特为主题的研究,多年来一直被中外学术界所关注,主题多涉及哥特小说、传奇、风格,多结合具体哥特式小说加以阐述,而国外哥特小说批评历经240余年的酝酿、发酵和膨胀,最终爆发成了一个批评话语的狂欢之场。而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著作《呼啸山庄》,自1847年问世以来,在英国评论界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从批判怀疑到给予高度评价的过程。国内研究方向多涉及主题阐释与比较、艺术魅力研究、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这四大类方向。
其中少部分研究者结合《呼啸山庄》来谈哥特式因素、哥特小说传统以及哥特主义等,但研究内容及结构较为单一,仅选择某一重点进行详尽探索,缺乏宏观研究意识。本文分析《呼啸山庄》作为新哥特小说先驱在环境氛围、情节设定、人物塑造等方面所凸显的灰暗诡谲的哥特式因素;探讨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融入哥特艺术,与她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个性魅力、宗教信仰共同作用下的独特的创作美学追求。分析哥特艺术适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融汇,与各个时代文学接轨的过程。哥特艺术发展到现代,汇入通俗文学大流,受到诸多读者的喜爱与追捧,通过这一主题研究,可以窥探艺术、人、世界三者有机统一的至高境界,通晓哥特艺术传统所具备的永恒的艺术魅力以及哥特艺术传统所具备的当代社会价值。
《呼啸山庄》——新哥特小说先驱
(一)溯源“哥特式”
“哥特”一词的出现要追溯到公元前,作为一个以掠夺、野蛮、暴力闻名的日耳曼部落的代言词。逐渐发展到中世纪,“哥特式”成为指代“黑暗时代”欧洲文化的一个术语。而此时期评论家内森德雷克:“欧洲基督教黑暗时代是以粗暴、凶残的征服者的野蛮和无知为特征的。”恰恰证明历经百年,哥特式仍然没有摆脱其原始野蛮性质。哥特式艺术诞生于12世纪中叶,最突出的艺术代表是从此时期一直延续到16世纪,仍然保持生命力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具备持久的美学标准及高度的审美价值体验。哥特式艺术通过恐怖、阴郁、颓废、血腥、暴力等晦暗色彩的融入;善于与鬼魂、幽灵、魔鬼等超自然物象建立联系,给艺术穿上了朦胧神秘的黑色外衣,借此来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带给世人以鲜明的内心体验。
哥特式在原始范畴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与时俱进,从应用于建筑逐步应用于文化艺术总体。到18世纪,哥特式正式进入文学领域,作为载体的哥特式小说以18世纪的英国为根据地,迅速波及到整个欧洲文坛,这种哥特式小说热度从18世纪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期。最初的哥特式小说的故事多发生在哥特式建筑内,借用各种哥特式神秘因素与恐怖情节为小说蒙上神秘、恐怖色彩。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作为经典的哥特式小说代表,诞生于哥特式小说如明日黄花的19世纪中期,并引发了文学界的轰动。它之所以成为哥特小说的不朽传奇之作,也并非空口噱头。
(二)不朽传奇之作——《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这部旷世之作被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也正是这部作品,艾米莉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斯芬克斯”。小说讲述了英国约克郡野性荒原上,居住在呼啸山庄及画眉田庄的恩肖家族和林顿家族与外来吉普赛人希刺克厉夫之间百转千回的故事。由于希刺克厉夫作为另类的吉普赛人并成为了老恩肖先生的宠儿,这使他不断遭到辛德雷和呼啸山庄仆人的嘲笑和虐待。更加上其本身狂野的性格,在他与老恩肖之女凯瑟琳的爱情破灭时,他开始走上了长达半生的复仇之路。而复仇也成为整个小说发展的主线,所有故事情节发展皆围绕“复仇”展开。
《呼啸山庄》从1847年问世,至今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从遭受冷落到成为最震撼人心的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它具有文学经典经久不衰的魅力,长久地吸引着中外研究学者的目光。
(三)《呼啸山庄》与哥特艺术传统
Keywords:Wuthering;Heights;Gothic;British;Black;Emily目 录
前 言 1
一、 《呼啸山庄》——新哥特小说先驱 1
(一)溯源“哥特式” 1
(二)不朽传奇之作——《呼啸山庄》 1
(三)《呼啸山庄》与哥特艺术传统 2
二、《呼啸山庄》中灰暗诡谲的哥特式因素 3
(一) 环境层面:狂野、阴郁的自然环境 3
(二) 情节层面:超自然恐怖情节 5
(三) 人物层面:妖魔化的非理性人物形象 7
三、艾米莉与哥特式美学风格的渊源 11
(一)艾米莉——荒原中的神秘者 11
(二)艾米莉的创作美学追求 13
四、哥特文学艺术传统与发展 15
(一)英国哥特文学史 15
(二)哥特与建筑、宗教、文化 15
(三)时代与哥特文学 16
五、现代表现主义与哥特艺术表现 18
(一) 表现主义与哥特艺术内在关联 18
(二) 现代黑色电影 18
(三) 现代恐怖小说 19
六、 现代哥特小说通俗化 20
(一) 哥特式小说通俗化及其流行背景分析 20
(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哥特小说流行原因 20
结 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前 言
以哥特为主题的研究,多年来一直被中外学术界所关注,主题多涉及哥特小说、传奇、风格,多结合具体哥特式小说加以阐述,而国外哥特小说批评历经240余年的酝酿、发酵和膨胀,最终爆发成了一个批评话语的狂欢之场。而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著作《呼啸山庄》,自1847年问世以来,在英国评论界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从批判怀疑到给予高度评价的过程。国内研究方向多涉及主题阐释与比较、艺术魅力研究、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这四大类方向。
其中少部分研究者结合《呼啸山庄》来谈哥特式因素、哥特小说传统以及哥特主义等,但研究内容及结构较为单一,仅选择某一重点进行详尽探索,缺乏宏观研究意识。本文分析《呼啸山庄》作为新哥特小说先驱在环境氛围、情节设定、人物塑造等方面所凸显的灰暗诡谲的哥特式因素;探讨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融入哥特艺术,与她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个性魅力、宗教信仰共同作用下的独特的创作美学追求。分析哥特艺术适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融汇,与各个时代文学接轨的过程。哥特艺术发展到现代,汇入通俗文学大流,受到诸多读者的喜爱与追捧,通过这一主题研究,可以窥探艺术、人、世界三者有机统一的至高境界,通晓哥特艺术传统所具备的永恒的艺术魅力以及哥特艺术传统所具备的当代社会价值。
《呼啸山庄》——新哥特小说先驱
(一)溯源“哥特式”
“哥特”一词的出现要追溯到公元前,作为一个以掠夺、野蛮、暴力闻名的日耳曼部落的代言词。逐渐发展到中世纪,“哥特式”成为指代“黑暗时代”欧洲文化的一个术语。而此时期评论家内森德雷克:“欧洲基督教黑暗时代是以粗暴、凶残的征服者的野蛮和无知为特征的。”恰恰证明历经百年,哥特式仍然没有摆脱其原始野蛮性质。哥特式艺术诞生于12世纪中叶,最突出的艺术代表是从此时期一直延续到16世纪,仍然保持生命力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具备持久的美学标准及高度的审美价值体验。哥特式艺术通过恐怖、阴郁、颓废、血腥、暴力等晦暗色彩的融入;善于与鬼魂、幽灵、魔鬼等超自然物象建立联系,给艺术穿上了朦胧神秘的黑色外衣,借此来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带给世人以鲜明的内心体验。
哥特式在原始范畴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与时俱进,从应用于建筑逐步应用于文化艺术总体。到18世纪,哥特式正式进入文学领域,作为载体的哥特式小说以18世纪的英国为根据地,迅速波及到整个欧洲文坛,这种哥特式小说热度从18世纪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期。最初的哥特式小说的故事多发生在哥特式建筑内,借用各种哥特式神秘因素与恐怖情节为小说蒙上神秘、恐怖色彩。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作为经典的哥特式小说代表,诞生于哥特式小说如明日黄花的19世纪中期,并引发了文学界的轰动。它之所以成为哥特小说的不朽传奇之作,也并非空口噱头。
(二)不朽传奇之作——《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这部旷世之作被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也正是这部作品,艾米莉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斯芬克斯”。小说讲述了英国约克郡野性荒原上,居住在呼啸山庄及画眉田庄的恩肖家族和林顿家族与外来吉普赛人希刺克厉夫之间百转千回的故事。由于希刺克厉夫作为另类的吉普赛人并成为了老恩肖先生的宠儿,这使他不断遭到辛德雷和呼啸山庄仆人的嘲笑和虐待。更加上其本身狂野的性格,在他与老恩肖之女凯瑟琳的爱情破灭时,他开始走上了长达半生的复仇之路。而复仇也成为整个小说发展的主线,所有故事情节发展皆围绕“复仇”展开。
《呼啸山庄》从1847年问世,至今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从遭受冷落到成为最震撼人心的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它具有文学经典经久不衰的魅力,长久地吸引着中外研究学者的目光。
(三)《呼啸山庄》与哥特艺术传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