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试论古龙新武侠小说中的浪子形象
论文试论古龙新武侠小说中的浪子形象[20201006192511]
目 录
一、 绪论 1
二、 古龙小说中的浪子形象特征 2
三、 古龙小说现代化元素对浪子形象的塑造影响 3
(一) 江湖背景的模糊与虚化 3
(二) 浪子的个体孤独感刻画 4
(三) 小说创作手法的现代性 4
(四) 人性的现代性视角诠释 6
四、 类型化剖析浪子形象的塑造 7
(一) 潇洒快意型 7
(二) 单纯执着型 8
(三) 白玉微瑕型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绪论
古龙笔下的江湖之所以如此独特奇崛,如此引人入胜,甚至从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模式,促成了武侠小说从“旧派”到“新派”的蝶变,内在凭依便是古龙在传承武侠体系的同时,在内省与思索中完成了从武到侠的转变,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古龙特色的江湖人物形象,使整个江湖的视野为之一变,武侠意境也为之一新。
而古龙笔下人性刻画繁复深刻,不问出身,漂泊江湖的独特人物形象,便是浪子。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已无多”。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的句子,带着浓烈的怅惘。江湖,本就是武与侠的江湖,也是武侠魅力的根基所在。侠骨若不在江湖,则意义全无,可若是侠入江湖却失去了侠骨的本质,那也与枯骨无异。
古龙笔下的浪子形象,一个个都如此的鲜活,个性鲜明,敢爱敢恨,恩怨分明,义薄云天。他们从一幕幕刀光剑影中走来,从一碗碗豪饮酣醉中转醒,从五湖四海漂泊而来,又往五湖四海漂泊而去。他们的孤独寂寞和放纵肆意,就是江湖本来的模样。
与金庸的“处江湖之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却忧庙堂之高”不同,古龙笔下的浪子,无一不是双重背离着所谓的主流社会。一是身为江湖儿郎,对人世统治政权的所谓庙堂的背离。二则是对江湖主流力量帮会组织的背离。他们的漂泊,注定了他们的孤独,可正是因为这种孤独和寂寞,让浪子的形象愈发鲜活起来。
而那一个个塑造别出心裁的浪子,便汇聚成了古龙的江湖,形成了古龙无人能够模仿、无人能够取代的独特风格。
二、古龙小说中的浪子形象特征
古龙塑造的独特武侠世界里,浪子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和灵魂,他笔下的浪子层出不穷、多种多样,却又有着一些共性的特点。
首先,就是他们的来历都是虚无缥缈的,就像是无根浮萍般,无论是《武林外史》中开头就独自推开仁义庄大门的沈浪,还是《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独行在荒野上的阿飞,他们没有来历背景,所以了无牵挂,侠与义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都无比纯粹。
其次,他们没有势力,只有朋友,而且浪子间的友情都是有些莫名的,只因志趣相投,就能生死不顾。那种决绝展现出来的是他们重情重义的本性。漂泊江湖,这是他们唯一的凭依。
再次,浪子之所以被称为浪子,就是因为他们并不在主流的豪侠范围之内,他们随心随性,不拘礼法规则,快意恩仇,只凭手中刀剑。他们有着自己的是非观,像荒野上的狼,简单却执着。
最后,是浪子身上最吸引人的一点,那就是他们的内心都悲苦而寂寞。他们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但他们却总在奔波的路上,心有所求,各有不同。可就算他们站在了江湖的顶端,却总是求不得。李寻欢找不回最初的恋人,阿飞爱上了一个和他期待中不一样的女人,一生都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正是因为他们的求不得,将他们的孤独寂寞渲染得更加深入人心。
三、古龙小说现代化元素对浪子形象的塑造影响
(一)江湖背景的模糊与虚化
古龙的江湖不仅主角都是如无根浮萍般的孤独浪子,就连江湖的背景都好如凭虚出现在虚空的一片土地,这片交汇着无数恩怨情仇,无数复杂人性的土地,只有一个单纯的名字,那便是“江湖”。
古龙的武侠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全部被刻意的淡化或是彻底虚化,这样独特的手法区别与金庸武侠里浑厚恢弘的历史背景,少了几分荡气回肠之余,却让武与侠更加单纯、清冽,如烈酒穿肠。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萧峰抗辽护宋,不仅再现了战争铁蹄下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更作为推动情节的重要因素,把国仇家恨融入,铸就一代悲壮的大侠。
《射雕英雄传》中,同样是通过抗金侵宋的情节,通过江湖豪杰死守襄阳的情节,成功塑造出了郭靖“侠之大者”的伟岸形象。
而古龙的笔下,只有《武林外史》中落拓少年沈浪独自一人推开仁义庄的大门,从此踏入惊心动魄、纷纷扰扰的偌大江湖。有的只是《欢乐英雄》中林太平半死之后醒来,饮酒吐出的第一句话,竟是“这是三十年陈的竹叶青。”更是《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小李飞刀,例无虚发”的江湖传说。
恰恰就是这些市井生活里的微末小事,浩荡江湖中的不羁豪迈,才能让人将目光聚焦在这座江湖和江湖人的本身,说到底,看武侠,无非是看那隐藏在刀光剑影、恩怨情仇里的复杂人性。
古龙的这片江湖,褪去一切浮华,便是为单纯的将真实的人性展现。
而这种背景的架空与现代的许多小说也不谋而合,古龙这种不借助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表达,其实是更加无束缚的着重突出了对现实人生的表现,任由笔触肆意遨游,探寻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人生的真谛,多方面的刻画复杂的人性,在对人性的体悟中自省、沉思、升华。
这样的背景虚化手法,充分体现了古龙创作武侠小说的现代性特点。古龙立足于对社会现象,甚至是文化现象的的鉴照和反映,小说的内容也会与现实社会结合得更加紧密。
(二)浪子的个体孤独感刻画
古龙笔下的浪子,每个人的性格遭遇尽皆不同,可却无一不带着相同的孤独感。而对于这种个体孤独感的多方面、多层次刻画,不仅体现了古龙塑造人物的深厚功底,更让人通过理解孤独寂寞的意义,而更深层次的体会到理想的光辉,甚至是独立的人格对人生产生的巨大价值。独特的视角和刻画手法里,充分体现出了现代性特点。
古龙笔下的浪子多种多样,有如李寻欢那般名动江湖,可却始终为情所困、寄情于酒的悲伤寂寥;有如阿飞那般单纯却炽烈,为情为义均义无反顾的耿直果决。也有如小鱼儿那般玩世不恭的笑对人生;有如花满楼乐天知命的喜悦豁达。
可无论是怎样的浪子形象,内心都同样的孤独寂寞,或是身世飘零,或是所欲求不得,古龙对于个体孤独感的刻画十分精致细密,不仅是在浪子的身世和性格中体现,更多是利用情景烘托,描写手法与人性刻画来完成的。
首先就是古龙小说独特而强烈的节奏感。他用简短而冷峭的短句将漫长的铺叙斩断,在那凌厉的词锋中,一幕幕萧索苍凉的画面扑面而来,那种浓烈的孤独感便跃然纸上。
其次是各种意象的融入。古龙小说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必定非酒莫属,古龙本身便嗜酒如命,小说中爱酒成狂之人更是比比皆是,例如脸上永远带着一抹病态的酡红的李寻欢,重伤垂死却依旧不忘痛饮的林太平。酒就是孤独的象征,无论醉与不醉,那抹独孤都始终萦绕不散,除此之外,还有黄沙大漠、泛海孤舟、飘零雪花,古龙的小说中似乎触目便满是孤独的意象。
最后还有古龙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古龙喜好化用古诗词,可其姓名的寓意却皆是孤独与寂寞。因无欢而寻的李寻欢,从此萧郎是路人的萧十一郎,残破飞花满楼的花满楼,还有傅红雪、西门吹雪、荆无命等等,每一个名字读来就觉悲戚,而每一个名字的背后也真的隐藏着兀自孤独飘零的故事。
孤独与寂寞,是浪子的内心。也是其强大人格魅力的另一方面。
目 录
一、 绪论 1
二、 古龙小说中的浪子形象特征 2
三、 古龙小说现代化元素对浪子形象的塑造影响 3
(一) 江湖背景的模糊与虚化 3
(二) 浪子的个体孤独感刻画 4
(三) 小说创作手法的现代性 4
(四) 人性的现代性视角诠释 6
四、 类型化剖析浪子形象的塑造 7
(一) 潇洒快意型 7
(二) 单纯执着型 8
(三) 白玉微瑕型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绪论
古龙笔下的江湖之所以如此独特奇崛,如此引人入胜,甚至从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模式,促成了武侠小说从“旧派”到“新派”的蝶变,内在凭依便是古龙在传承武侠体系的同时,在内省与思索中完成了从武到侠的转变,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古龙特色的江湖人物形象,使整个江湖的视野为之一变,武侠意境也为之一新。
而古龙笔下人性刻画繁复深刻,不问出身,漂泊江湖的独特人物形象,便是浪子。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已无多”。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的句子,带着浓烈的怅惘。江湖,本就是武与侠的江湖,也是武侠魅力的根基所在。侠骨若不在江湖,则意义全无,可若是侠入江湖却失去了侠骨的本质,那也与枯骨无异。
古龙笔下的浪子形象,一个个都如此的鲜活,个性鲜明,敢爱敢恨,恩怨分明,义薄云天。他们从一幕幕刀光剑影中走来,从一碗碗豪饮酣醉中转醒,从五湖四海漂泊而来,又往五湖四海漂泊而去。他们的孤独寂寞和放纵肆意,就是江湖本来的模样。
与金庸的“处江湖之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却忧庙堂之高”不同,古龙笔下的浪子,无一不是双重背离着所谓的主流社会。一是身为江湖儿郎,对人世统治政权的所谓庙堂的背离。二则是对江湖主流力量帮会组织的背离。他们的漂泊,注定了他们的孤独,可正是因为这种孤独和寂寞,让浪子的形象愈发鲜活起来。
而那一个个塑造别出心裁的浪子,便汇聚成了古龙的江湖,形成了古龙无人能够模仿、无人能够取代的独特风格。
二、古龙小说中的浪子形象特征
古龙塑造的独特武侠世界里,浪子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和灵魂,他笔下的浪子层出不穷、多种多样,却又有着一些共性的特点。
首先,就是他们的来历都是虚无缥缈的,就像是无根浮萍般,无论是《武林外史》中开头就独自推开仁义庄大门的沈浪,还是《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独行在荒野上的阿飞,他们没有来历背景,所以了无牵挂,侠与义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都无比纯粹。
其次,他们没有势力,只有朋友,而且浪子间的友情都是有些莫名的,只因志趣相投,就能生死不顾。那种决绝展现出来的是他们重情重义的本性。漂泊江湖,这是他们唯一的凭依。
再次,浪子之所以被称为浪子,就是因为他们并不在主流的豪侠范围之内,他们随心随性,不拘礼法规则,快意恩仇,只凭手中刀剑。他们有着自己的是非观,像荒野上的狼,简单却执着。
最后,是浪子身上最吸引人的一点,那就是他们的内心都悲苦而寂寞。他们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但他们却总在奔波的路上,心有所求,各有不同。可就算他们站在了江湖的顶端,却总是求不得。李寻欢找不回最初的恋人,阿飞爱上了一个和他期待中不一样的女人,一生都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正是因为他们的求不得,将他们的孤独寂寞渲染得更加深入人心。
三、古龙小说现代化元素对浪子形象的塑造影响
(一)江湖背景的模糊与虚化
古龙的江湖不仅主角都是如无根浮萍般的孤独浪子,就连江湖的背景都好如凭虚出现在虚空的一片土地,这片交汇着无数恩怨情仇,无数复杂人性的土地,只有一个单纯的名字,那便是“江湖”。
古龙的武侠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全部被刻意的淡化或是彻底虚化,这样独特的手法区别与金庸武侠里浑厚恢弘的历史背景,少了几分荡气回肠之余,却让武与侠更加单纯、清冽,如烈酒穿肠。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萧峰抗辽护宋,不仅再现了战争铁蹄下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更作为推动情节的重要因素,把国仇家恨融入,铸就一代悲壮的大侠。
《射雕英雄传》中,同样是通过抗金侵宋的情节,通过江湖豪杰死守襄阳的情节,成功塑造出了郭靖“侠之大者”的伟岸形象。
而古龙的笔下,只有《武林外史》中落拓少年沈浪独自一人推开仁义庄的大门,从此踏入惊心动魄、纷纷扰扰的偌大江湖。有的只是《欢乐英雄》中林太平半死之后醒来,饮酒吐出的第一句话,竟是“这是三十年陈的竹叶青。”更是《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小李飞刀,例无虚发”的江湖传说。
恰恰就是这些市井生活里的微末小事,浩荡江湖中的不羁豪迈,才能让人将目光聚焦在这座江湖和江湖人的本身,说到底,看武侠,无非是看那隐藏在刀光剑影、恩怨情仇里的复杂人性。
古龙的这片江湖,褪去一切浮华,便是为单纯的将真实的人性展现。
而这种背景的架空与现代的许多小说也不谋而合,古龙这种不借助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表达,其实是更加无束缚的着重突出了对现实人生的表现,任由笔触肆意遨游,探寻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人生的真谛,多方面的刻画复杂的人性,在对人性的体悟中自省、沉思、升华。
这样的背景虚化手法,充分体现了古龙创作武侠小说的现代性特点。古龙立足于对社会现象,甚至是文化现象的的鉴照和反映,小说的内容也会与现实社会结合得更加紧密。
(二)浪子的个体孤独感刻画
古龙笔下的浪子,每个人的性格遭遇尽皆不同,可却无一不带着相同的孤独感。而对于这种个体孤独感的多方面、多层次刻画,不仅体现了古龙塑造人物的深厚功底,更让人通过理解孤独寂寞的意义,而更深层次的体会到理想的光辉,甚至是独立的人格对人生产生的巨大价值。独特的视角和刻画手法里,充分体现出了现代性特点。
古龙笔下的浪子多种多样,有如李寻欢那般名动江湖,可却始终为情所困、寄情于酒的悲伤寂寥;有如阿飞那般单纯却炽烈,为情为义均义无反顾的耿直果决。也有如小鱼儿那般玩世不恭的笑对人生;有如花满楼乐天知命的喜悦豁达。
可无论是怎样的浪子形象,内心都同样的孤独寂寞,或是身世飘零,或是所欲求不得,古龙对于个体孤独感的刻画十分精致细密,不仅是在浪子的身世和性格中体现,更多是利用情景烘托,描写手法与人性刻画来完成的。
首先就是古龙小说独特而强烈的节奏感。他用简短而冷峭的短句将漫长的铺叙斩断,在那凌厉的词锋中,一幕幕萧索苍凉的画面扑面而来,那种浓烈的孤独感便跃然纸上。
其次是各种意象的融入。古龙小说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必定非酒莫属,古龙本身便嗜酒如命,小说中爱酒成狂之人更是比比皆是,例如脸上永远带着一抹病态的酡红的李寻欢,重伤垂死却依旧不忘痛饮的林太平。酒就是孤独的象征,无论醉与不醉,那抹独孤都始终萦绕不散,除此之外,还有黄沙大漠、泛海孤舟、飘零雪花,古龙的小说中似乎触目便满是孤独的意象。
最后还有古龙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古龙喜好化用古诗词,可其姓名的寓意却皆是孤独与寂寞。因无欢而寻的李寻欢,从此萧郎是路人的萧十一郎,残破飞花满楼的花满楼,还有傅红雪、西门吹雪、荆无命等等,每一个名字读来就觉悲戚,而每一个名字的背后也真的隐藏着兀自孤独飘零的故事。
孤独与寂寞,是浪子的内心。也是其强大人格魅力的另一方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