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探析(附件)
摘 要李商隐是晚唐的著名诗人,其诗歌构思巧妙、风格艳丽、韵味悠长,尤其是那些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更是写得委婉朦胧、意境深邃。本文以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为切入点,在借鉴与吸收前哲时贤观点与意见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详细分析与探究其李商隐爱情诗歌的朦胧美,并总结与概括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审美特征,同时尝试从具体的创作方法入手探析李商隐爱情诗营造出的一种抽象美与意境美的方式与方法,从而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体会李商隐爱情诗的审美风格与艺术特色。
目 录
1 绪论 1
2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具体体现 2
2.1 对复杂心绪的捕捉 3
2.2 对爱情心理的书写 4
2.3 对曲折反复诗歌结构的把握 5
3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迷离意境的创作手法 7
3.1 巧用典故与神话 7
3.2 融合比兴与象征 8
4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意境的审美特色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朦胧,是中国古代诗歌审美的一种特殊境界,也是许多诗人诗歌创作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尤其是爱情诗用巧妙的构思、精致的语言、深刻的主题思想共同创设出一种虚幻、深邃、缥缈、朦胧的意境美。《困学纪闻》卷十八引戴叔伦语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1]P210,已经指出李商隐诗歌拥有朦胧美的特质,尤其是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更是将诗歌意境的朦胧美表现到极致,同时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的使用,比如比兴、典故、象征等等,使整首诗歌呈现出一种神情缥缈、朦胧幽微的特殊美学风貌,让李商隐的诗歌除了拥有艳丽的外形,诸如形式美、韵律美、色彩美之外,更具备一种韵味美、内在美与情感美,这正是李商隐的爱情诗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
现阶段,绝大多数学者都对李商隐的诗歌进行多方面的探究与分析,其中也涉及到许多研究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篇章。比如吴调公的《李商隐研究》,从审美风貌的研究入手,结合文学史以及美学理论,探究形成李商隐诗歌独特艺术特征的原因,同时指出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一种情深飘渺的趣味;董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斌的《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中从文学史研究体系的角度,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等等探究李商隐诗歌,尤其是爱情诗中营造出的一种虚实相生、虚幻缥缈审美风貌的缘由;汤春华的《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一文认为李商隐因为政治上的不得志,爱情生活的坎坷,以及喜爱雕琢诗句的创作方式是形成期爱情诗特有朦胧风格的主要原因;刘凤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也将影响李商隐爱情诗独特创作风格的原因归结为特殊的人生遭际与灵心善感的气质
由此可见,当前学者对于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研究基本上局限形成李商隐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的原因上,并且仅仅从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品质以及创作方式入手,既没有探究李商隐爱情诗朦胧意境的审美风貌,也没有进一步研究李商隐在创作爱情诗时常用的艺术手法,这对于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李商隐爱情诗的全貌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法、归纳总结法等等,以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探析为出现点,进而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朦胧意境的审美特征,接着探究李商隐爱情诗创作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风格,从而更为清晰地展示形成商隐爱情诗虚幻缥缈、朦胧幽深美学特色的根本原因。
2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具体体现
李商隐诗歌创作“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言、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2]P231,呈现一种多元化美学价值与审美风貌。但我们从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始终能看到一种一致的、统一的特色,那就是注重诗歌朦胧缥缈、虚幻糊弄意境的创造,从而给予人们一种惝恍、隐约的审美感受。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最擅长用精致华丽的语言与辞藻,迂回委婉的表达方式,往复变化的结构,用以表现其内心的情绪与情愫,展现诗歌创作的主题与意蕴,传达悠远绵密的情思。具体来说,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对复杂心绪的捕捉
从内容上说,李商隐的爱情诗更加侧重于表现虚幻的人和事,也就是说,李商隐爱情诗的意旨表达上具有鲜明的隐秘性与多样性,他想要传达与展示的不是情人之间离别的场景、不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不是年轻男女之间炽热的情感,而是剪不断的情绪与说不清的心灵感悟,这就必然会让诗歌的主题与意境产生一种朦胧美。李商隐对于李贺诗歌创作选用怪诞的、稀有的境象作为创作素材,刻意创造不可言传的诗歌创作风貌的方式极为推崇,并将李贺诗歌创作注重对情绪的表达与展示的笔法的创作理念进一步发展,使诗歌成为捕捉复杂心绪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描写以爱情为主旨的诗歌中,李商隐用融入奇异的幻影、悠远的情绪的方式,让朦胧美成为李商隐爱情诗的重要标签。比如这首《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3]P21。
这首诗虽题为“嫦娥”,但实际上确是作者对于身处孤寂清冷、寂寞空虚的心境的表达。前两句描写了一个深夜来临,依然怅然独坐的主人公形象,其中“深”与“沉”不仅仅点明了故事的背景,同时营造一种时间流逝、凄冷孤清的氛围。因为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人陪伴,主人公只能遥望星空,与月宫中的嫦娥相伴,却因联想到自己和嫦娥一般寂寥清冷的处境而悲伤。
李商隐之所以用选择嫦娥这样一个客观物象作为引出自己人生感悟与情绪情感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在人们的意识观念中,嫦娥本就是孤寂寂寞的代表,另一方面,嫦娥这一意向选择更符合李商隐“楚雨含情皆有托”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方式。我们在分析这首诗时,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孤独寂寥的处境的展现,而应该深刻挖掘李商隐隐藏在诗歌之中复杂的情绪:尽管诗人不愿向黑暗污浊的现实低头,执着地追求精神上的独立、高洁,但无奈这种追求却让诗人陷于更为孤独与无助的境地,这首诗正是表达诗人渴望维持自己的清高,但同时又因为无法忍受的独孤而痛苦的复杂心境。
由此可见,李商隐的爱情诗的意旨具有多重性,通常来说,诗歌描绘的某种场景、某种场面都是用以表现作家某种情绪、情感、体悟的方式,这是李商隐爱情诗朦胧悠远意境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再比如《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 ,云浆未饮结成冰 。
如何雪月交光夜 ,更在瑶台十二层[4]P431。
李商隐用“云”、“冰”、“雪月”等等特殊物象制造出一种寒冷、变幻、遥远的情境,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仙子独居寒冷的“紫府”,诗人有心追求,却又因为遥远难即而苦恼。但从深层创作意旨上看,作者似乎又是在表达自己政治不得志的苦闷情绪,那么,作者究竟是想传达何种思想呢?人们对此的意见并不统一,这种将自己的负责情绪隐藏在爱情诗创作之下,引发人们多种讨论的创作方式让李商隐的爱情上蒙上一层神秘、迷离的色彩。
目 录
1 绪论 1
2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具体体现 2
2.1 对复杂心绪的捕捉 3
2.2 对爱情心理的书写 4
2.3 对曲折反复诗歌结构的把握 5
3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迷离意境的创作手法 7
3.1 巧用典故与神话 7
3.2 融合比兴与象征 8
4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意境的审美特色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朦胧,是中国古代诗歌审美的一种特殊境界,也是许多诗人诗歌创作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尤其是爱情诗用巧妙的构思、精致的语言、深刻的主题思想共同创设出一种虚幻、深邃、缥缈、朦胧的意境美。《困学纪闻》卷十八引戴叔伦语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1]P210,已经指出李商隐诗歌拥有朦胧美的特质,尤其是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更是将诗歌意境的朦胧美表现到极致,同时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的使用,比如比兴、典故、象征等等,使整首诗歌呈现出一种神情缥缈、朦胧幽微的特殊美学风貌,让李商隐的诗歌除了拥有艳丽的外形,诸如形式美、韵律美、色彩美之外,更具备一种韵味美、内在美与情感美,这正是李商隐的爱情诗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
现阶段,绝大多数学者都对李商隐的诗歌进行多方面的探究与分析,其中也涉及到许多研究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篇章。比如吴调公的《李商隐研究》,从审美风貌的研究入手,结合文学史以及美学理论,探究形成李商隐诗歌独特艺术特征的原因,同时指出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一种情深飘渺的趣味;董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斌的《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中从文学史研究体系的角度,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等等探究李商隐诗歌,尤其是爱情诗中营造出的一种虚实相生、虚幻缥缈审美风貌的缘由;汤春华的《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一文认为李商隐因为政治上的不得志,爱情生活的坎坷,以及喜爱雕琢诗句的创作方式是形成期爱情诗特有朦胧风格的主要原因;刘凤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也将影响李商隐爱情诗独特创作风格的原因归结为特殊的人生遭际与灵心善感的气质
由此可见,当前学者对于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研究基本上局限形成李商隐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的原因上,并且仅仅从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品质以及创作方式入手,既没有探究李商隐爱情诗朦胧意境的审美风貌,也没有进一步研究李商隐在创作爱情诗时常用的艺术手法,这对于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李商隐爱情诗的全貌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法、归纳总结法等等,以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探析为出现点,进而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朦胧意境的审美特征,接着探究李商隐爱情诗创作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风格,从而更为清晰地展示形成商隐爱情诗虚幻缥缈、朦胧幽深美学特色的根本原因。
2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具体体现
李商隐诗歌创作“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言、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2]P231,呈现一种多元化美学价值与审美风貌。但我们从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始终能看到一种一致的、统一的特色,那就是注重诗歌朦胧缥缈、虚幻糊弄意境的创造,从而给予人们一种惝恍、隐约的审美感受。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最擅长用精致华丽的语言与辞藻,迂回委婉的表达方式,往复变化的结构,用以表现其内心的情绪与情愫,展现诗歌创作的主题与意蕴,传达悠远绵密的情思。具体来说,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对复杂心绪的捕捉
从内容上说,李商隐的爱情诗更加侧重于表现虚幻的人和事,也就是说,李商隐爱情诗的意旨表达上具有鲜明的隐秘性与多样性,他想要传达与展示的不是情人之间离别的场景、不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不是年轻男女之间炽热的情感,而是剪不断的情绪与说不清的心灵感悟,这就必然会让诗歌的主题与意境产生一种朦胧美。李商隐对于李贺诗歌创作选用怪诞的、稀有的境象作为创作素材,刻意创造不可言传的诗歌创作风貌的方式极为推崇,并将李贺诗歌创作注重对情绪的表达与展示的笔法的创作理念进一步发展,使诗歌成为捕捉复杂心绪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描写以爱情为主旨的诗歌中,李商隐用融入奇异的幻影、悠远的情绪的方式,让朦胧美成为李商隐爱情诗的重要标签。比如这首《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3]P21。
这首诗虽题为“嫦娥”,但实际上确是作者对于身处孤寂清冷、寂寞空虚的心境的表达。前两句描写了一个深夜来临,依然怅然独坐的主人公形象,其中“深”与“沉”不仅仅点明了故事的背景,同时营造一种时间流逝、凄冷孤清的氛围。因为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人陪伴,主人公只能遥望星空,与月宫中的嫦娥相伴,却因联想到自己和嫦娥一般寂寥清冷的处境而悲伤。
李商隐之所以用选择嫦娥这样一个客观物象作为引出自己人生感悟与情绪情感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在人们的意识观念中,嫦娥本就是孤寂寂寞的代表,另一方面,嫦娥这一意向选择更符合李商隐“楚雨含情皆有托”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方式。我们在分析这首诗时,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孤独寂寥的处境的展现,而应该深刻挖掘李商隐隐藏在诗歌之中复杂的情绪:尽管诗人不愿向黑暗污浊的现实低头,执着地追求精神上的独立、高洁,但无奈这种追求却让诗人陷于更为孤独与无助的境地,这首诗正是表达诗人渴望维持自己的清高,但同时又因为无法忍受的独孤而痛苦的复杂心境。
由此可见,李商隐的爱情诗的意旨具有多重性,通常来说,诗歌描绘的某种场景、某种场面都是用以表现作家某种情绪、情感、体悟的方式,这是李商隐爱情诗朦胧悠远意境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再比如《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 ,云浆未饮结成冰 。
如何雪月交光夜 ,更在瑶台十二层[4]P431。
李商隐用“云”、“冰”、“雪月”等等特殊物象制造出一种寒冷、变幻、遥远的情境,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仙子独居寒冷的“紫府”,诗人有心追求,却又因为遥远难即而苦恼。但从深层创作意旨上看,作者似乎又是在表达自己政治不得志的苦闷情绪,那么,作者究竟是想传达何种思想呢?人们对此的意见并不统一,这种将自己的负责情绪隐藏在爱情诗创作之下,引发人们多种讨论的创作方式让李商隐的爱情上蒙上一层神秘、迷离的色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