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愿动词能和会的对比研究

摘 要在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能愿动词“能”和“会”,由于相似度高且有时可以互换,因此常常被混用。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汉语能愿动词“能”和“会”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重点考察“能”和“会”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方面,分析其在语义内涵,句子构成方式上所产生的效果差异,力图对现代汉语“能”和“会”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展示。
Key words: Volitive auxiliary; "Neng" and "Hui"; Contrast; Semantic 目 录
引 言 1
1 能愿动词“能”和“会” 2
2 能愿动词“能”和“会”的语义对比 4
2.1 “能”的语义 4
2.2 “会”的语义 6
2.3 “能”和“会”的语义区别 7
3 能愿动词“能”和“会”的句法对比 10
3.1 “能”和“会”的组合能力 10
3.2 “能”和“会”的句法成分 12
4 能愿动词“能”和“会”的语用对比 14
4.1 “能”和“会”的交际功能 14
4.2 “能”和“会”的言语行为功能 16
结 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引 言
近些年“汉语热”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人研究汉语。汉语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无数学者想要一探究竟。汉语不仅在字形的学习上有难度,而且在语法上也让二语学习者无从下手。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在动词语、形容词语前面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1]P11汉语中的能愿动词有很多,其中“能”和“会”的语义项极为相似,且用法相近。对于第一语言为汉语的学习者来说不用特殊关注就能够很好地让二者在句子中运行得当,但是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分清能愿动词“能”和“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基于此,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能”和“会”加以对比,在收集大量语料的前提下,运用语义语法理论,对语义进行多角度分析,突出二者的差异性;然后从句法成分和组合能力两方面进行句法分析;最后通过交际功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和言语行为功能对其语用进行阐述,力图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并使用能愿动词“能”和“会”,分清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及其差异,对能愿动词“能”和“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以现代汉语语料库和BCC语料库为基础,对能愿动词“能”和“会”的语义、句法和语用进行研究,以便汉语学习者更加全面的认识、学习和掌握能愿动词“能”和“会”。
1 能愿动词“能”和“会”
对于能愿动词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尚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邢福义、汪国胜版本的《现代汉语》认为,能愿动词是“表示行为或状况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意愿性[2]P34。”这类词包括可能性的“能、可能、能够、会”等,表必要性的“应该、应当”等,以及表示意愿的“愿、愿意、要、肯”等。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从形式和意义角度定义“能愿动词”,即“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表示意愿、可能、必要的一类词在句子经常做状语”[1]P11。
在其他的汉语专著或教材中能愿动词有时也被称为情态动词或助动词。在这几个名称中,助动词这个概念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助动词最早来源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他在文章中这样解释:“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足、能、得’等字,则谓之‘助动’,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3]P183”马建忠在书中提出了助动词的观点,认为它有协助动词构成谓语的作用。这一论述的提出引起学术界的讨论。在这之后,各种语法专著对能愿动词的划界以及解释都进行深刻讨论,并出现了两次研究高潮:一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推动了能愿动词的发展;二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学者们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来解决新出现的语义特征分析、语用划分范围等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能愿动词的研究进入白热化,使能愿动词的分析更为全面。
在能愿动词的研究中,“能”和“会”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汉语语法规律,将能愿动词进行了如下分类,大致分为表可能,表必要和表意愿等几类: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可以;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能愿动词“能”和“会”在上述的几个类别中属于表可能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能愿动词“能”和“会”进行一个总体概述,能愿动词“能”和“会”可根据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理论来进行分析。在语义方面,我们分别对“能”和“会”进行分析再将二者语义重叠的部分进行对比;在句法上,根据句法成分和组合能力对“能”和“会”进行句子结构上的分析;在语用上,从礼貌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对能愿动词“能”和“会”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语境对其进行甄别,找到二者在不同的语境下是否能够互换以及运用能愿动词与不用的区别。 2 能愿动词“能”和“会”的语义对比
能愿动词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较为复杂,具有多义性和语境依赖性。第一语言为汉语的学习者往往不会在意这些问题,其凭借语感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对于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如何将二者区分开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和语言学理论,对能愿动词“能”和“会”进行语义分析。
2.1 “能”的语义
能愿动词“能”的语义可分为以下四种:表可能、表善于做某事、表能力、和有条件做某事。[4]P135
表2.1 能愿动词“能”的语义
语义
例句
1
表可能
西西能做好这件事吗?
2
表擅于做某事
他能把文章写好。
3
表某项能力的恢复
他出院了,又能和朋友打高尔夫球了。
4
有条件做某事
最近不太忙了,能挤出时间做些其他的事。
2.1.1 表可能
(1)西西能做好这件事吗?
(2)他能吹长笛吗?
例(1)、例(2)表示事件的客观可能性,即说话人对当事人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例(1)中的“能”对西西做事情持有疑问态度,不确定其是否能做好这件事;例(2)中的“能”表示说话人对当事人吹笛子这件事表示不确定,持有怀疑态度,不是当事人从主观上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怀疑,是针对能不能吹笛子这件事来讨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