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洮方言着字用法探析
摘 要论文描写了临洮方言“着”字的基本意思,通过描写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基本呈现了临洮方言中“着”字作为助词、动词、介词、语气词的用法。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得出了“着”在临洮方言中的基本读音和义项与普通话有不同之处。
目 录
一、前言1
(一)临洮方言综述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2
(四)研究方法2
二、“着”的助词用法3
(一)动态助词3
(二)语气助词4
三、“着”的动词用法5
(一)表达遭受义5
(二)表达使役义5
四、“着”的语气词用法6
(一)“了”+“着”6
(二)“着”+“呢”7
(三)“着”+“呢”+“吗”9
五、“着”的介词用法9
(一)表示“在”“到”9
(二)表示“被”10
六、临洮方言中“着”的读音及其用法与普通话的异同10
(一)zhe [???]10
(二)zhao [??ɑu]3511
(三)zhao [??ɑu]5511
(四)zhuo [??uo]3511
(五)che [????]3512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前 言
(一)临洮方言综述
1.临洮地理历史概况
临洮县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属甘肃省定西市,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来有“彩陶之乡”、“文化县”的美誉。临洮县现辖12镇6乡,地处东经103°29至104°19,北纬35°0342至35°5646之间,东西跨度78公里,南北狭长103公里,占地面积为2851平方公里,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临定西市,西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广河、康乐县接壤,南与渭源县相连,北靠兰州市。
临洮历来有省会兰州的南大门之称,县城距兰州市区约80公里。有兰临、康临、临渭三条高速公路以及多条国道及省道穿境而过,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临洮县连接甘肃中南部与临夏、甘南两个少数民族地区,是欧亚大陆桥经济带辐射圈内重点县区,交通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件便利。
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被誉为“文化县”,为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齐家文化的发源地。临洮具有悠久的历史,秦献公时期,西戎部族狄被灭,设置狄道县,为临洮建县的开端。此后,唐、宋、元、明、清时期,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清乾隆时期,迁府治于兰州,建狄道州。民国十八年,改狄道为临洮县。1949年8月16日,临洮和平解放,1963年10月,由兰州专区划归定西专区,至今未有变动。
2.临洮方言概况
临洮县占地面积为2851平方公里,人口约51.48万人(据2010年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中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有东乡族、回族、蒙族、藏族、满族等。临洮县内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用临洮方言,能够实现本地区各个乡、镇、村之间无障碍交流,各地通行话语一致性比较强,内部语音、词汇、语法差异较小。
根据汉语方言分区,临洮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在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内部的四个次方言区中属于西北方言。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临洮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
目 录
一、前言1
(一)临洮方言综述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2
(四)研究方法2
二、“着”的助词用法3
(一)动态助词3
(二)语气助词4
三、“着”的动词用法5
(一)表达遭受义5
(二)表达使役义5
四、“着”的语气词用法6
(一)“了”+“着”6
(二)“着”+“呢”7
(三)“着”+“呢”+“吗”9
五、“着”的介词用法9
(一)表示“在”“到”9
(二)表示“被”10
六、临洮方言中“着”的读音及其用法与普通话的异同10
(一)zhe [???]10
(二)zhao [??ɑu]3511
(三)zhao [??ɑu]5511
(四)zhuo [??uo]3511
(五)che [????]3512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前 言
(一)临洮方言综述
1.临洮地理历史概况
临洮县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属甘肃省定西市,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来有“彩陶之乡”、“文化县”的美誉。临洮县现辖12镇6乡,地处东经103°29至104°19,北纬35°0342至35°5646之间,东西跨度78公里,南北狭长103公里,占地面积为2851平方公里,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临定西市,西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广河、康乐县接壤,南与渭源县相连,北靠兰州市。
临洮历来有省会兰州的南大门之称,县城距兰州市区约80公里。有兰临、康临、临渭三条高速公路以及多条国道及省道穿境而过,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临洮县连接甘肃中南部与临夏、甘南两个少数民族地区,是欧亚大陆桥经济带辐射圈内重点县区,交通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件便利。
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被誉为“文化县”,为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齐家文化的发源地。临洮具有悠久的历史,秦献公时期,西戎部族狄被灭,设置狄道县,为临洮建县的开端。此后,唐、宋、元、明、清时期,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清乾隆时期,迁府治于兰州,建狄道州。民国十八年,改狄道为临洮县。1949年8月16日,临洮和平解放,1963年10月,由兰州专区划归定西专区,至今未有变动。
2.临洮方言概况
临洮县占地面积为2851平方公里,人口约51.48万人(据2010年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中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有东乡族、回族、蒙族、藏族、满族等。临洮县内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用临洮方言,能够实现本地区各个乡、镇、村之间无障碍交流,各地通行话语一致性比较强,内部语音、词汇、语法差异较小。
根据汉语方言分区,临洮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在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内部的四个次方言区中属于西北方言。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临洮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