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是猫的陌生化

摘 要《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他在创作时打破陈规,勇于创新,将动物当作主人公来叙述事情,方式独特,再结合陌生化理论,让读者“见猫之所见,思猫之所思”,从猫的视角让读者体验了一次不同感受的旅行,带给读者新鲜奇特感。本论文共分为三章,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等方法,在结合“陌生化”理论的基础上,旨从猫的视角、人物塑造等方面在小说《我是猫》中的陌生化表现进行探讨;并且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对作者选择使用陌生化去创作的原因进行思考;最后对于《我是猫》采用陌生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总而言之,《我是猫》文本中陌生化的巧妙运用不仅让读者惊奇满满,而且还使得文本艺术魅力十足。
目 录
引 言 1
1 《我是猫》陌生化的表现 2
1.1 猫的视角 2
1.2 人物塑造 4
2 《我是猫》运用陌生化的原因 6
2.1 作者个人原因 6
2.2 社会环境原因 7
3 《我是猫》采用陌生化的意义 8
3.1 对文本的意义 8
3.2 对读者的意义 9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引 言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这个理论强调了在内容与形式上不走寻常路,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刺激了人的感官或并且对人的情感会有所震动。“根据文学性——陌生化这一理论原则,俄国形式主义制定的审美标准就是‘新奇和惊异’”[1]P255。陌生化,简而言之就是偏离人们习以为常的规则和认知,使人在熟悉中产生陌生感,让对象变得陌生,形式变得困难,增加读者对文本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设法延长感觉过程,获得审美体验。在创作过程中《我是猫》将陌生化融合进文本中,无论是陌生的视角还是陌生的人物形象塑造,都打破了常规,符合陌生化理论的不走寻常路这一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让读者将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东西重视起来,带来不同的体验,从而进行全新的思考,引发不同的认知。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发表后就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独放异彩。小说以金田小姐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寒月的婚事为线索,通过一只猫的所见和感受生动的描写出了其主人苦沙弥一家生活的琐事以及他的朋友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的无聊座谈会,以及对金田等资本家愚昧行为的嘲讽。这部作品本是他为发泄多年郁愤才创作的,但因为结合了陌生化进行叙事,将二十世纪初日本社会中小资产阶级平凡的思想和生活生动的展现了出来,揭示了明治时期时代文明的危机,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陌生化的新鲜感,所以这部作品一发表就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文本以猫公的视角引起的关注度是这部作品最成功之处,读者在大感有趣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种文本表现方法带给了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本文意图从叙述视角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在《我是猫》文本中的陌生化表现进行剖析,从而对作者创作作品时使用陌生化的原因以及陌生化对《我是猫》产生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1 《我是猫》陌生化的表现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主要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人的某种阅读习惯一旦形成,在阅读过程中就会自动的去生成某种感受,阅读体验也会在千篇一律的小说中固化,“这就是感受的‘自动化’,‘自动化’使得生活化为乌有”。[2]陌生化就是要以反常化的艺术手法,恢复读者对生活的体验,感受事物时在获得新鲜感的同时去关注这个事物,产生艺术效果。《我是猫》另辟蹊径,运用了独特巧妙的方法达到了陌生化效果,小说将猫当做主人公,猫儿的所见所闻带给了我们另类的感受。这种另类感受也就是的陌生化效果,在文本叙述视角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也有所体现。
叙述视角可以说是作家反映生活事实的立足点,而《我是猫》把猫拟人化,猫儿作为叙述者,“小说将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设定为了视点人物”。[3]p68这种独特的视角能拉长读者阅读感受,解除审美疲劳,带来陌生化体验。除此之外,《我是猫》之所以能够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与作者到位的人物塑造是无法分开的,文本中的人物都可以作为典型,性格特点非常鲜明。这些典型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可以找到缩影的,并不是作者毫无根据想象出来的,夏目漱石只是将人们经常见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另类地表现在文本中了,让读者在认知上感觉陌生了。
1.1 猫的视角
如果作者在叙述时想将平常的世界以陌生化的效果展现出来,那么这一个世界就必须得落入非同寻常的眼中。在《我是猫》中夏目漱石就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叙事视角一般都会通过人的视角来进行叙事的方法,从动物的视角出发,让猫来当叙述者,开篇就将猫作为了关注点,“猫的作用就是穿插到各个场景中,用它的视角来展现这些人物的言行,将他们叙事出来并给予评价”[4]p85。在文本中猫公用它那小巧的眼睛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这只猫见识不凡,喜欢调侃批判他人而且还充满了正义感,它可以看见平时我们寻常人所看不到或者不怎样注意的一面,作者运用了巧妙地手法将其在文本中展现了出来,比如苦沙弥不为人知的一面、金田夫人等资本家丑陋的嘴脸以及社会上存在不合理的制度而产生的弊病等等。文本就是利用了猫这个特殊的观察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陌生化感受,利用猫的特殊感受来震惊读者,引读者深思。
我们人类由于认知已经定型化,所以关于我们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往往会视若无睹。但文本中猫儿的视角可以向我们证明有时我们人类的自以为是是可笑而不可取的。在《我是猫》中夏目漱石通过一个特别的角度来反映常人所看不见或者不去留意的平凡生活,化习见为新知,从而发现新的问题,作者的这个创意独具匠心,产生了陌生化效果。在文本中,这一点就体现在猫公对其主人苦沙弥日常生活言行的细心观察和调侃批判上,展现出了苦沙弥不为人知的一面。
例如,在家里人的眼中苦沙弥是勤奋好学的,作为教师,他每天一从学校回到家就钻进书斋而不再出来,大家都以为他在钻研知识,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其实,他并非像家里人所说的那样好学上进。我时常蹑着脚儿偷偷窥探他的书斋,见他经常大睡午觉,有时把口水流到摊开的书本上。” [5]p3他所摆出来的做学问的架势很容易让别人误会,猫儿在这儿看到的事实能够将苦沙弥那不为人知的一面完全展现出来。他每天回家都会摊开书本读书,只不过“读上两三页就发困,往书本上流口水,这是他每天晚上重复的‘功课’。” [5]p3读者通过猫儿之所见就可得知苦沙弥表现的勤学只是装样子而已,猫儿还在想“干教师这一行实在是惬意” [5]p3,如果它是个人也只做教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24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