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妇女生活看苏童的女性意识(附件)
摘 要 苏童创作的女性系列的小说在新时期文坛给读者带来了新的审美。他以柔美凄婉的文字塑造了许多独特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女性在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与心理情境的书写和分析,表现出她们的哀苦、悲凉以及令人同情的遭遇。本文通过对苏童小说《妇女生活》的文本细读,并基于女性性别的角度,分析娴、芝和萧的性格成因、形象特点和命运表现。发现她们不再是善良和美的化身,而是充满对金钱的占有欲望,对男人的强烈依附,进而分析女性的悲剧命运根源。呼吁在男权文化中心下的女性必须要有自省意识,要摆脱陈旧落后的思想,做独立、自主、有独立人格的人。
目 录
引言 1
1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2
1.1乱世中的无果情感 2
2女性意识的发展 4
2.1娴的堕落 4
2.2芝的自觉 5
2.3萧的自立 6
3悲剧命运的反思 8
3.1对男性的依附 8
3.2金钱的摧残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言
在苏童这篇小说中,他笔下女性的故事是不同时代的,但是又相互影响。
小说由三个女人的故事构成,在《妇女生活》一书里,男人只起到道具作用,小说以女性的叙事视角来描写。
对于读者而言,他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来写作。一直以来中国社会都被认为是男权社会,但是女性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人们总是认为她们只是构成男权社会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已,起不了主要作用。苏童所选取的特殊视角获得了相对较大的叙事描写自由度,引起了读者的深思。
1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1.1乱世中的无果情感
《妇女生活》是以时间发展来展开叙事的,从1938年到1987年。她们的故事一代影响一代,虽是三代人但命运却惊人的相似。
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的娴漂亮而又骄傲。“在女中曾有人都说娴长得很像袁美云,娴淡淡地说,袁美云去我家照过相,她也这样说的。她喜欢披斗篷,很高级的英国货,上面有金线和珍珠。那时候娴被认为是见过世面的人,深受女生们的信赖和羡慕”。[1](P1)
由于母亲的管教不严,加之娴心高气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受不了外界的诱惑。将自己的感情全部放在孟老板那个浪荡子身上,最终被孟老板抛弃,自己的明星梦破灭连感情也付诸东流;女儿芝为了摆脱母亲家,也选择利用婚姻改变命运,但是她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个玩笑“不能生育”。让她小时候由于家庭和母亲形成的压抑和痛苦的精神隐患开始显现并且不断放大,和丈夫的矛盾不断加深,感情也逐渐破裂;养女萧生活在一个母亲长期精神不正常而养父又对她意图不轨的气氛怪异的家庭中,由于家庭情感的缺失,让她觉得自己好像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家中,她以为只要离开这就一切会有所改变。她选择了家人,但是嫁人之后也没有任何改变,她和小杜的感情也无果而终。就像是一直以来:“妇女的权利几乎被商业的文化所取代,女人虽获得打扮自己的自由,但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可能成为男性的玩物。” [2](P497)
这些可怜的女人们,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所以并未让自己的未来得以改变。
1.2循环往复的悲剧命运
小说中,这几个家庭里都没有父亲存在,而且小说中的女性其实并不那么理性,所以她们的痛苦就转到了下一代。苏童说:“对女性的伤害已经不仅仅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而且是人本身,女性自身的问题。这里藏着人性深处的许多奥秘。” [3](P63一代一代相互影响,娴被抛弃,她的爱情无果而终。芝又是在不幸中长大,讨厌甚至怨恨母亲,再加上后期因为无法生育而导致的精神过度敏感,也没能有个完整的家庭,走上了娴的老路。而萧的到来也是让母亲感到意外,甚至可以说失望,仅仅是因为她是女儿身。因为一旦是女人就注定逃脱不了悲剧命运,更让生活变得一团糟。而萧好像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命运,到头来是还是自己一个人,自己独自面对怀孕的艰辛,而当初的爱人留给她的只有憎恨,以及未来艰辛的生活。三代人就这样相继沦为情感的奴隶,像一个死循环一样,都没有从其中挣脱出来。萧的一句话道出了小说中的主题,她说“女人永远没有好日子”女人从出生开始直到死亡,这一切的一切早已注定,任你怎么挣扎也没用。
2女性意识的发展
2.1 娴的堕落
一开始,娴是幸运的。相对来说她的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长得还漂亮,又是上过学的。对于未来有自己的憧憬。父亲过世后,本可以和母亲经营照相馆安稳度日。但是她却是不安分的,正是因为自己的不安分,才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娴对未来是有着高期望和高要求的,她一直希望自己能过上让人羡慕的生活。她一直在等待,在寻找这样一个合适的机会或者说是等待一个可以带她脱离苦海,改变她命运的人。所以当孟老板这样一个有财力有能力的人出现在她家的照相馆时,她就知道这将是她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孟老板果然没让娴失望,他让娴的照片登在了画报上,并且和娴签约,让她觉得自己的明星梦就要实现了。但是这些东西并非都是上天白白赠送的。他和孟老板关系突飞猛进,虽然知道他有家室,自己可能永远都会是一个无法见光的地下情人,她都不在乎。她只想成为万众瞩目的大明星。不久,娴怀孕了,但是她因为怕痛而不敢做堕胎手术。娴后来对萧说:“我怕痛。娴说,就因为怕痛,断送了我的一生。我要是做了手术,不会有芝,也不会有你,我就会过上好日子了。我要是跟他走了,现在也用不着看你脸色挨你骂了”。[1]p11她失宠于孟老板,锦绣前程就此断送。这年春天日本人来到了这个城市,一切混乱。娴的明星梦也破碎了,她只能回到曾经的家。并且整日混沌度日,就这样一直堕落下去。其实娴从一开始就错了,她不仅自己不反思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一心只想靠男人。并且把自己的梦想和命运都压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
“娴曾经给孟老板去过好几封信,索要芝的赡养费,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有一封破破烂烂地退回了,封皮上有查无此人的字样。娴恨透了孟老板,这种仇恨也影响了她对芝的感情。”[1](p3)她一直觉得是因为孩子她才会被遗弃。长时间沉浸在后悔中,余生都在自怨自哀。对于母亲她也没有感情,没能抵住母亲情人的诱惑,以至于最终母亲惨死。对于剩下来的光阴她也只能消磨着,曾经的光彩照人也早已一去不复返,只剩下了个活着只为消磨光阴的怨妇。
苏童笔下的女性就像是花朵一样,盛开的时候颜色鲜艳且形状各异,非常的美丽,可是最终却也只能迅速凋谢的结局,令人惋惜。侯咏导演的电影《茉莉花开》沿着小说的叙述视角来展开叙述。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当娴离开公寓时,她回头望过来,仿佛看见一个身穿翠绿色旗袍的年轻女子微笑着向自己告白,那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年轻的自己。较小说来说更加温婉,动人。但是也正应了长辈们经常说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明星梦碎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但心中依然有无限的后悔与怨恨,至此之后都是哀怨度日。
2.2芝的自觉
从芝在母亲肚子里开始,就预示着她的不幸。娴责怪她,因为有了她才会失宠于孟老板,失去了她的美好未来,所以对她没有爱只有怨。而芝也对这个家充满了怨恨,一心想逃离。但是芝的思想觉悟明显与娴不同,她是个踏实而勤奋的女人,不像娴一样只会怨天尤人,整日做着明星梦。芝的思想是进步的,也有自己独立的意识。芝性格冷僻且安静,但是也很倔强。在学校学习时她选择了冷僻的水泥制造专业,她的同学中大部分是男同学,但是芝却不为所动,一直以来都是以冷静的姿态来对待。喜欢邹杰也是直到临近毕业才向其袒露心声。并且希望和邹杰建立家庭,以此逃离她原来的家,希望过上和原来不同的生活,最值得庆幸的是她和邹杰在一起是因为彼此喜欢。
目 录
引言 1
1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2
1.1乱世中的无果情感 2
2女性意识的发展 4
2.1娴的堕落 4
2.2芝的自觉 5
2.3萧的自立 6
3悲剧命运的反思 8
3.1对男性的依附 8
3.2金钱的摧残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言
在苏童这篇小说中,他笔下女性的故事是不同时代的,但是又相互影响。
小说由三个女人的故事构成,在《妇女生活》一书里,男人只起到道具作用,小说以女性的叙事视角来描写。
对于读者而言,他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来写作。一直以来中国社会都被认为是男权社会,但是女性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人们总是认为她们只是构成男权社会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已,起不了主要作用。苏童所选取的特殊视角获得了相对较大的叙事描写自由度,引起了读者的深思。
1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1.1乱世中的无果情感
《妇女生活》是以时间发展来展开叙事的,从1938年到1987年。她们的故事一代影响一代,虽是三代人但命运却惊人的相似。
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的娴漂亮而又骄傲。“在女中曾有人都说娴长得很像袁美云,娴淡淡地说,袁美云去我家照过相,她也这样说的。她喜欢披斗篷,很高级的英国货,上面有金线和珍珠。那时候娴被认为是见过世面的人,深受女生们的信赖和羡慕”。[1](P1)
由于母亲的管教不严,加之娴心高气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受不了外界的诱惑。将自己的感情全部放在孟老板那个浪荡子身上,最终被孟老板抛弃,自己的明星梦破灭连感情也付诸东流;女儿芝为了摆脱母亲家,也选择利用婚姻改变命运,但是她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个玩笑“不能生育”。让她小时候由于家庭和母亲形成的压抑和痛苦的精神隐患开始显现并且不断放大,和丈夫的矛盾不断加深,感情也逐渐破裂;养女萧生活在一个母亲长期精神不正常而养父又对她意图不轨的气氛怪异的家庭中,由于家庭情感的缺失,让她觉得自己好像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家中,她以为只要离开这就一切会有所改变。她选择了家人,但是嫁人之后也没有任何改变,她和小杜的感情也无果而终。就像是一直以来:“妇女的权利几乎被商业的文化所取代,女人虽获得打扮自己的自由,但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可能成为男性的玩物。” [2](P497)
这些可怜的女人们,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所以并未让自己的未来得以改变。
1.2循环往复的悲剧命运
小说中,这几个家庭里都没有父亲存在,而且小说中的女性其实并不那么理性,所以她们的痛苦就转到了下一代。苏童说:“对女性的伤害已经不仅仅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而且是人本身,女性自身的问题。这里藏着人性深处的许多奥秘。” [3](P63一代一代相互影响,娴被抛弃,她的爱情无果而终。芝又是在不幸中长大,讨厌甚至怨恨母亲,再加上后期因为无法生育而导致的精神过度敏感,也没能有个完整的家庭,走上了娴的老路。而萧的到来也是让母亲感到意外,甚至可以说失望,仅仅是因为她是女儿身。因为一旦是女人就注定逃脱不了悲剧命运,更让生活变得一团糟。而萧好像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命运,到头来是还是自己一个人,自己独自面对怀孕的艰辛,而当初的爱人留给她的只有憎恨,以及未来艰辛的生活。三代人就这样相继沦为情感的奴隶,像一个死循环一样,都没有从其中挣脱出来。萧的一句话道出了小说中的主题,她说“女人永远没有好日子”女人从出生开始直到死亡,这一切的一切早已注定,任你怎么挣扎也没用。
2女性意识的发展
2.1 娴的堕落
一开始,娴是幸运的。相对来说她的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长得还漂亮,又是上过学的。对于未来有自己的憧憬。父亲过世后,本可以和母亲经营照相馆安稳度日。但是她却是不安分的,正是因为自己的不安分,才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娴对未来是有着高期望和高要求的,她一直希望自己能过上让人羡慕的生活。她一直在等待,在寻找这样一个合适的机会或者说是等待一个可以带她脱离苦海,改变她命运的人。所以当孟老板这样一个有财力有能力的人出现在她家的照相馆时,她就知道这将是她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孟老板果然没让娴失望,他让娴的照片登在了画报上,并且和娴签约,让她觉得自己的明星梦就要实现了。但是这些东西并非都是上天白白赠送的。他和孟老板关系突飞猛进,虽然知道他有家室,自己可能永远都会是一个无法见光的地下情人,她都不在乎。她只想成为万众瞩目的大明星。不久,娴怀孕了,但是她因为怕痛而不敢做堕胎手术。娴后来对萧说:“我怕痛。娴说,就因为怕痛,断送了我的一生。我要是做了手术,不会有芝,也不会有你,我就会过上好日子了。我要是跟他走了,现在也用不着看你脸色挨你骂了”。[1]p11她失宠于孟老板,锦绣前程就此断送。这年春天日本人来到了这个城市,一切混乱。娴的明星梦也破碎了,她只能回到曾经的家。并且整日混沌度日,就这样一直堕落下去。其实娴从一开始就错了,她不仅自己不反思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一心只想靠男人。并且把自己的梦想和命运都压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
“娴曾经给孟老板去过好几封信,索要芝的赡养费,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有一封破破烂烂地退回了,封皮上有查无此人的字样。娴恨透了孟老板,这种仇恨也影响了她对芝的感情。”[1](p3)她一直觉得是因为孩子她才会被遗弃。长时间沉浸在后悔中,余生都在自怨自哀。对于母亲她也没有感情,没能抵住母亲情人的诱惑,以至于最终母亲惨死。对于剩下来的光阴她也只能消磨着,曾经的光彩照人也早已一去不复返,只剩下了个活着只为消磨光阴的怨妇。
苏童笔下的女性就像是花朵一样,盛开的时候颜色鲜艳且形状各异,非常的美丽,可是最终却也只能迅速凋谢的结局,令人惋惜。侯咏导演的电影《茉莉花开》沿着小说的叙述视角来展开叙述。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当娴离开公寓时,她回头望过来,仿佛看见一个身穿翠绿色旗袍的年轻女子微笑着向自己告白,那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年轻的自己。较小说来说更加温婉,动人。但是也正应了长辈们经常说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明星梦碎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但心中依然有无限的后悔与怨恨,至此之后都是哀怨度日。
2.2芝的自觉
从芝在母亲肚子里开始,就预示着她的不幸。娴责怪她,因为有了她才会失宠于孟老板,失去了她的美好未来,所以对她没有爱只有怨。而芝也对这个家充满了怨恨,一心想逃离。但是芝的思想觉悟明显与娴不同,她是个踏实而勤奋的女人,不像娴一样只会怨天尤人,整日做着明星梦。芝的思想是进步的,也有自己独立的意识。芝性格冷僻且安静,但是也很倔强。在学校学习时她选择了冷僻的水泥制造专业,她的同学中大部分是男同学,但是芝却不为所动,一直以来都是以冷静的姿态来对待。喜欢邹杰也是直到临近毕业才向其袒露心声。并且希望和邹杰建立家庭,以此逃离她原来的家,希望过上和原来不同的生活,最值得庆幸的是她和邹杰在一起是因为彼此喜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