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中的女性观分析
摘 要《镜花缘》是清代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关注女性问题的小说。受明清社会发展的影响,李汝珍最大特点是关注女性问题,他试图在《镜花缘》里通过宣扬女性文化变革找到解放妇女问题的途径。通过对女性生存命运和实际活动的描写,表达他对当时女性地位的关注以及其独特的女性观。因为受到男权思想的影响,李汝珍通过作品传达的女性观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矛盾性。但不能否认《镜花缘》中的女性观的价值和影响,书中的女性观对当今世界女性的维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 录
前言 1
一、《镜花缘》产生的背景 1
(一)经济背景 1
(二)文化背景 1
(三)十九世纪中国女性的现状 3
二、《镜花缘》中女性观分析 3
(一)承认男女智慧平等 3
(二)提倡婚姻平等 4
(三)提倡经济独立 5
(四)提倡保障女子权益 5
(五)提倡女子参政议政 6
三、《镜花缘》中女性观的局限性和矛盾性 7
(一)对女性易位的矛盾 7
(二)对女性贞洁的矛盾 7
(三)对女性政治地位的矛盾 8
四、《镜花缘》中女性观的价值和影响 8
(一)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8
(二)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前 言
李汝珍的《镜花缘》最大特点是关注女性问题,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沉思,李汝珍深谙社会弊端。《镜花缘》正是在性别歧视和性别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背景下,试图找到一条能够改变男权主义的道路,实现男女的平等。李汝珍写作《镜花缘》是通过宣扬女性文化变革来找到解放妇女问题的途径。对女性生存命运和实际活动的描写,表达对当时女性地位的关注以及其独特的女性观。其中,对女性人格的独立、女性教育的重视、女性才能的颂扬等,都有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的价值。
一、《镜花缘》产生的背景
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一部文学作品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李汝珍生活的时代,对《镜花缘》的写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背景
李汝珍生活在清代中后期,《镜花缘》的创作正是在这个时期。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在沿海地区,以手工业为主的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繁荣,因为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女子的地位逐步提高。一些文献记载了当时妇女的情况:
女工之宜勤也。窃以蚕桑之利固属无穷,而布疋之需为用尤广。查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段话说明当时女子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女子不仅从事纺织,还从事其他的商业活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高了女子的社会和家庭地位。
因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比较富庶的地区。并且,这些地区的人们善于发现新事物,勇于追求新的思想。李汝珍生活在经济繁荣、女子地位提高、思想先进的沿海地区,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李汝珍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洞察力,进而开始对《镜花缘》进行创作。
(二)文化背景
1.佛道思想的影响
李汝珍生活的清朝时期,思想以儒家为主,其他思想为辅,特别是儒佛道三教合一之后,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吸收融合,更加的繁荣。李汝珍创作的《镜花缘》深受他自己思想观念的影响,描述的大多是虚幻的世界。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多次提到自己是老子的后人,可见,李汝珍个人对道家的思想非常的尊崇。《镜花缘》的创作也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李汝珍为小说取名“镜花缘”,正显示出佛道思想的虚无缥缈。有很多人验证了这一点,许祥龄在小说的最后解释“镜花缘者,色相皆空,因缘有定”;孙吉昌在《绘图镜花缘题词》中也说“镜花本空相,悟彻心无疑。”
李汝珍内容上借鉴了很多道家思想。因为中国一直奉行的是儒佛道的思想,在小说中以百花仙子为原型,受到了道家思想“谪仙修道”的影响。道家强调修真求道,李汝珍在小说中浓墨重彩了这一部分。李汝珍比较推崇的是道家思想,小说中的描写充分显示出了道家的思想。在小说的开始就是“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 不仅这里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凡人修道先须依此一十二字:断酒色财气,攀援爱念,忧愁思虑。同样也体现了道家的精神。道家的禁欲主义对《镜花缘》影响较大。不仅如此,作品中人物的名字有些也是取自道家。道家思想对《镜花缘》产生了深刻影响。
2. 明清思想的影响
虽然明清采取文字狱等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很多学者对儒佛道思想进行反思。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人们对女子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考虑女子的权利。并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才女。李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贽在《焚书》中认为“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李贽认为历史上有很多女子是非常优秀的,他追求自由和平等,打破传统的习俗,提倡男女平等。在清朝,也有很多学者提倡女性文学,收女弟子,认为女子和男子是一样的。康熙王朝时期,曾经下令废除一些女子的陋习。李汝珍作为当时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虽然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熏陶,他个人比较推崇道家思想,但是,他生活的环境让他用男女平等的观点来描述《镜花缘》。
(三)十九世纪中国女性的现状
自从进入父系氏族,男女之间不平等的地位就形成了。在很多典籍中也能够看到男女不平等的影子。比如,《周易》提出“坤至柔而动也”汉代以后,“三纲五常”的传统观点深入人心,男尊女卑现象更加明显。女子失去了政治,经济,文化,婚姻等平等权利,就是在思想上,也失去了自己的平等权利。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例如宗法,礼教,妇德,妇教等制度来规范女子的行为。到明清时期,这种观点更是不可动摇。在婚姻上,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是非常严厉的规范,并且列入了家规。明范涞主编的《怡乐堂家规》提出:凡为吾门妇,孝顺舅姑,和睦妯娌,善相夫子,勤理家园。若听此言是为贤妇,不听此言是为恶妇。不仅如此,明朝提倡夫死守节的观点。并且,女子没有财产继承权。但是,物极必反。在李汝珍生活的这个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女子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女子用自己的才能证明了自己不比男子差。但是,女性还是被束缚着,没有真正的平等。胡文楷在介绍明清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曾用“超轶前代,数逾三千。”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女子的才能非常的好,女子不仅创作,并且在明末形成了女性结社的风气。这一时期女子的权利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女子虽然还是讲究无才便是德,但是,接受教育的女子越来越多,女子的教育权逐渐得到保障。另外,一些男性文人纷纷谴责摧残女性的行为。李贽就曾提倡婚姻自由。到李汝珍生活的这一时期更是出现了一些关于女性的小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清朝时期,女子参与家庭的收入活动,女子有了财政权利,地位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目 录
前言 1
一、《镜花缘》产生的背景 1
(一)经济背景 1
(二)文化背景 1
(三)十九世纪中国女性的现状 3
二、《镜花缘》中女性观分析 3
(一)承认男女智慧平等 3
(二)提倡婚姻平等 4
(三)提倡经济独立 5
(四)提倡保障女子权益 5
(五)提倡女子参政议政 6
三、《镜花缘》中女性观的局限性和矛盾性 7
(一)对女性易位的矛盾 7
(二)对女性贞洁的矛盾 7
(三)对女性政治地位的矛盾 8
四、《镜花缘》中女性观的价值和影响 8
(一)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8
(二)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前 言
李汝珍的《镜花缘》最大特点是关注女性问题,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沉思,李汝珍深谙社会弊端。《镜花缘》正是在性别歧视和性别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背景下,试图找到一条能够改变男权主义的道路,实现男女的平等。李汝珍写作《镜花缘》是通过宣扬女性文化变革来找到解放妇女问题的途径。对女性生存命运和实际活动的描写,表达对当时女性地位的关注以及其独特的女性观。其中,对女性人格的独立、女性教育的重视、女性才能的颂扬等,都有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的价值。
一、《镜花缘》产生的背景
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一部文学作品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李汝珍生活的时代,对《镜花缘》的写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背景
李汝珍生活在清代中后期,《镜花缘》的创作正是在这个时期。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在沿海地区,以手工业为主的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繁荣,因为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女子的地位逐步提高。一些文献记载了当时妇女的情况:
女工之宜勤也。窃以蚕桑之利固属无穷,而布疋之需为用尤广。查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段话说明当时女子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女子不仅从事纺织,还从事其他的商业活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高了女子的社会和家庭地位。
因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比较富庶的地区。并且,这些地区的人们善于发现新事物,勇于追求新的思想。李汝珍生活在经济繁荣、女子地位提高、思想先进的沿海地区,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李汝珍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洞察力,进而开始对《镜花缘》进行创作。
(二)文化背景
1.佛道思想的影响
李汝珍生活的清朝时期,思想以儒家为主,其他思想为辅,特别是儒佛道三教合一之后,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吸收融合,更加的繁荣。李汝珍创作的《镜花缘》深受他自己思想观念的影响,描述的大多是虚幻的世界。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多次提到自己是老子的后人,可见,李汝珍个人对道家的思想非常的尊崇。《镜花缘》的创作也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李汝珍为小说取名“镜花缘”,正显示出佛道思想的虚无缥缈。有很多人验证了这一点,许祥龄在小说的最后解释“镜花缘者,色相皆空,因缘有定”;孙吉昌在《绘图镜花缘题词》中也说“镜花本空相,悟彻心无疑。”
李汝珍内容上借鉴了很多道家思想。因为中国一直奉行的是儒佛道的思想,在小说中以百花仙子为原型,受到了道家思想“谪仙修道”的影响。道家强调修真求道,李汝珍在小说中浓墨重彩了这一部分。李汝珍比较推崇的是道家思想,小说中的描写充分显示出了道家的思想。在小说的开始就是“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 不仅这里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凡人修道先须依此一十二字:断酒色财气,攀援爱念,忧愁思虑。同样也体现了道家的精神。道家的禁欲主义对《镜花缘》影响较大。不仅如此,作品中人物的名字有些也是取自道家。道家思想对《镜花缘》产生了深刻影响。
2. 明清思想的影响
虽然明清采取文字狱等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很多学者对儒佛道思想进行反思。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人们对女子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考虑女子的权利。并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才女。李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贽在《焚书》中认为“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李贽认为历史上有很多女子是非常优秀的,他追求自由和平等,打破传统的习俗,提倡男女平等。在清朝,也有很多学者提倡女性文学,收女弟子,认为女子和男子是一样的。康熙王朝时期,曾经下令废除一些女子的陋习。李汝珍作为当时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虽然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熏陶,他个人比较推崇道家思想,但是,他生活的环境让他用男女平等的观点来描述《镜花缘》。
(三)十九世纪中国女性的现状
自从进入父系氏族,男女之间不平等的地位就形成了。在很多典籍中也能够看到男女不平等的影子。比如,《周易》提出“坤至柔而动也”汉代以后,“三纲五常”的传统观点深入人心,男尊女卑现象更加明显。女子失去了政治,经济,文化,婚姻等平等权利,就是在思想上,也失去了自己的平等权利。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例如宗法,礼教,妇德,妇教等制度来规范女子的行为。到明清时期,这种观点更是不可动摇。在婚姻上,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是非常严厉的规范,并且列入了家规。明范涞主编的《怡乐堂家规》提出:凡为吾门妇,孝顺舅姑,和睦妯娌,善相夫子,勤理家园。若听此言是为贤妇,不听此言是为恶妇。不仅如此,明朝提倡夫死守节的观点。并且,女子没有财产继承权。但是,物极必反。在李汝珍生活的这个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女子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女子用自己的才能证明了自己不比男子差。但是,女性还是被束缚着,没有真正的平等。胡文楷在介绍明清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曾用“超轶前代,数逾三千。”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女子的才能非常的好,女子不仅创作,并且在明末形成了女性结社的风气。这一时期女子的权利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女子虽然还是讲究无才便是德,但是,接受教育的女子越来越多,女子的教育权逐渐得到保障。另外,一些男性文人纷纷谴责摧残女性的行为。李贽就曾提倡婚姻自由。到李汝珍生活的这一时期更是出现了一些关于女性的小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清朝时期,女子参与家庭的收入活动,女子有了财政权利,地位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