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运作及其行动逻辑8个案例分析(附件)
摘 要 在就业日益困难的今日,文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运用关系资本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次研究以需要层次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基于对8个在求职过程中有关系资本运作经历的文科大学生的个案研究,对文科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关系资本运作的动机、经历、功效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行动逻辑进行了探索性的阐释,其行动逻辑主要为检索关系资本、分析可行性、采取行动、获得结果。这些描述分析与阐释为解决文科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在结论中,还根据此次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的意见:由政府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提供机制、建立向企业推荐优秀人才制度、运用社会资本帮助文科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 文科大学生,求职,关系资本,行动逻辑目 录
1 引言 1
1.1 选题的依据和背景 1
1.2 选题的意义 1
2 研究设计 1
2.1 核心概念界定 1
2.1.1 文科大学生 1
2.1.2 关系资本 2
2.1.3 资本运作 2
2.1.4 行动逻辑 2
2.2 研究方法 2
2.3 个案概况 3
2.4 理论视角 4
2.4.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ERG理论 4
2.4.2 社会资本理论 4
3 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的运作 5
3.1 关系资本运作的动机及经历 5
3.1.1 能够获得一份“不会失去”的工作 5
3.1.2 能够获得一份福利待遇好的工作 6
3.1.3 能够获得一份对自身有益的工作 6
3.1.4 想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7
3.2 关系资本运作的功效 8
3.2.1 通过运用关系资本直接获得工作 8
3.2.2 通过运用关系资本获得职位信息 9
3.2.3 “拟熟人化” 10
4 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运作的行动逻辑 10
4.1 检索关系资本 10
4.1.1 “质”和“量”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欢的工作 7
3.2 关系资本运作的功效 8
3.2.1 通过运用关系资本直接获得工作 8
3.2.2 通过运用关系资本获得职位信息 9
3.2.3 “拟熟人化” 10
4 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运作的行动逻辑 10
4.1 检索关系资本 10
4.1.1 “质”和“量” 10
4.1.2 “初级关系资本”和“次级关系资本” 11
4.2 可行性分析 11
4.3 采取行动 12
4.3.1 对于“初级关系资本” 12
4.3.2 对于“次级关系资本” 12
4.4 获得结果 12
4.4.1 求职过程中资本运作的结果 12
4.4.2 关系资本的进化与新增 13
结论 14
致谢 16
注释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政治社会等因素我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实行的是包分配制度,大学生的工作都由国家安排。但由于改革开放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逐渐向“大众式”转变,我国高等学校和高校学生规模也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国家取消了大学生就业包分配制度。然而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期,还没能建立起与当下情况相对应的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在这些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就业难形式越来越严峻。多数学者们也认为我国近年来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且主要表现为文科大学生就业难。而一系列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也集中体现在文科大学生的相关方面。在这样的形势下,除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外的资本的第三种形式——关系资本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这也逐渐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关注并随之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众多文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千方百计寻求和运用关系资本,为什么会呈现这一现象?而文科大学生在求职中运用关系资本的行动逻辑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发现文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需要,以促进我国与大学生就业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从而提高大学生有效就业率。大学生是我国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能否改善其就业难的现状,满足其就业需求这也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选取了8个在求职过程中有关系资本运作经历的文科大学生为个案,运用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在对文科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关系资本运作的动机、经历、功效进行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行动逻辑进行探索性的阐释。以求为解决文科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文科大学生
文科全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现实中独有的政治、历史、语言、哲学、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大学生是指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经过高考体制的筛选在高等学校注册入学的正在就读或已毕业的全日制学生的统称。
文科大学生是指以文科为主要学习课程的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全日制教育的学生群体。[1]这是由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界定的。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文科大学生就是按此界定选取的,包括社会学、文学、教育等专业领域的大学生。
2.1.2 关系资本
在国外相关文献中有social capital一词即“社会资本”,这是一个出现较晚的概念,最早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做出系统表述的是布迪厄。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当社会资本理论被引介到我国来解释国内的经验事实时,变为了“关系资本”,其含义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在中国的文化脉络和现实生活中,“关系”具有的涵义远不是西方的“relation”这个单词所能概括的, 它是建立在一种特殊主义文化基础之上的个人联系,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和结构的一个重要表征。虽然不同学者从关系理论、能力观、资源观等不同角度对关系资本进行了解释,在界定角度、概念主体、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有其共同之处,,即大都认为社会资本能够为人们实现特定目标提供便利,具有工具性,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并且是嵌入在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
2.1.3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即运作资本。作为管理学概念,包含谋求、运筹和治理等含义,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具有明确目标和目的性的系统化活动。[2]这种定义是比较宏观的,而本次研究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文科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资本运作进行研究,是从一个较微观的层面对资本运作进行研究。
2.1.4行动逻辑
“逻辑”一词在现在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包括“思维的规律性、客观的规律性、观点主张等。”逻辑即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行动逻辑可以解释为行动的思维或方法。
那些在求职过程中使用关系资本的文科大学生或多或少会表现出某些有特色的行动逻辑,这些逻辑因素对他们求职结果可能有重要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运作的行动逻辑主要是检索关系资本、评估可调动的关系资本的价值、采取行动和获得结果,侧重于采取行动的过程。根据这条逻辑线索,我们对文科大学生关系资本运作的行动逻辑进行了解,找出文科大学生在求职中运用关系资本的主要因素,为解决文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26.html
1 引言 1
1.1 选题的依据和背景 1
1.2 选题的意义 1
2 研究设计 1
2.1 核心概念界定 1
2.1.1 文科大学生 1
2.1.2 关系资本 2
2.1.3 资本运作 2
2.1.4 行动逻辑 2
2.2 研究方法 2
2.3 个案概况 3
2.4 理论视角 4
2.4.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ERG理论 4
2.4.2 社会资本理论 4
3 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的运作 5
3.1 关系资本运作的动机及经历 5
3.1.1 能够获得一份“不会失去”的工作 5
3.1.2 能够获得一份福利待遇好的工作 6
3.1.3 能够获得一份对自身有益的工作 6
3.1.4 想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7
3.2 关系资本运作的功效 8
3.2.1 通过运用关系资本直接获得工作 8
3.2.2 通过运用关系资本获得职位信息 9
3.2.3 “拟熟人化” 10
4 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运作的行动逻辑 10
4.1 检索关系资本 10
4.1.1 “质”和“量”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欢的工作 7
3.2 关系资本运作的功效 8
3.2.1 通过运用关系资本直接获得工作 8
3.2.2 通过运用关系资本获得职位信息 9
3.2.3 “拟熟人化” 10
4 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运作的行动逻辑 10
4.1 检索关系资本 10
4.1.1 “质”和“量” 10
4.1.2 “初级关系资本”和“次级关系资本” 11
4.2 可行性分析 11
4.3 采取行动 12
4.3.1 对于“初级关系资本” 12
4.3.2 对于“次级关系资本” 12
4.4 获得结果 12
4.4.1 求职过程中资本运作的结果 12
4.4.2 关系资本的进化与新增 13
结论 14
致谢 16
注释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政治社会等因素我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实行的是包分配制度,大学生的工作都由国家安排。但由于改革开放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逐渐向“大众式”转变,我国高等学校和高校学生规模也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国家取消了大学生就业包分配制度。然而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期,还没能建立起与当下情况相对应的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在这些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就业难形式越来越严峻。多数学者们也认为我国近年来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且主要表现为文科大学生就业难。而一系列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也集中体现在文科大学生的相关方面。在这样的形势下,除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外的资本的第三种形式——关系资本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这也逐渐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关注并随之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众多文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千方百计寻求和运用关系资本,为什么会呈现这一现象?而文科大学生在求职中运用关系资本的行动逻辑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发现文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需要,以促进我国与大学生就业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从而提高大学生有效就业率。大学生是我国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能否改善其就业难的现状,满足其就业需求这也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选取了8个在求职过程中有关系资本运作经历的文科大学生为个案,运用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在对文科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关系资本运作的动机、经历、功效进行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行动逻辑进行探索性的阐释。以求为解决文科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文科大学生
文科全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现实中独有的政治、历史、语言、哲学、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大学生是指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经过高考体制的筛选在高等学校注册入学的正在就读或已毕业的全日制学生的统称。
文科大学生是指以文科为主要学习课程的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全日制教育的学生群体。[1]这是由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界定的。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文科大学生就是按此界定选取的,包括社会学、文学、教育等专业领域的大学生。
2.1.2 关系资本
在国外相关文献中有social capital一词即“社会资本”,这是一个出现较晚的概念,最早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做出系统表述的是布迪厄。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当社会资本理论被引介到我国来解释国内的经验事实时,变为了“关系资本”,其含义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在中国的文化脉络和现实生活中,“关系”具有的涵义远不是西方的“relation”这个单词所能概括的, 它是建立在一种特殊主义文化基础之上的个人联系,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和结构的一个重要表征。虽然不同学者从关系理论、能力观、资源观等不同角度对关系资本进行了解释,在界定角度、概念主体、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有其共同之处,,即大都认为社会资本能够为人们实现特定目标提供便利,具有工具性,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并且是嵌入在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
2.1.3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即运作资本。作为管理学概念,包含谋求、运筹和治理等含义,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具有明确目标和目的性的系统化活动。[2]这种定义是比较宏观的,而本次研究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文科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资本运作进行研究,是从一个较微观的层面对资本运作进行研究。
2.1.4行动逻辑
“逻辑”一词在现在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包括“思维的规律性、客观的规律性、观点主张等。”逻辑即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行动逻辑可以解释为行动的思维或方法。
那些在求职过程中使用关系资本的文科大学生或多或少会表现出某些有特色的行动逻辑,这些逻辑因素对他们求职结果可能有重要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文科大学生求职中关系资本运作的行动逻辑主要是检索关系资本、评估可调动的关系资本的价值、采取行动和获得结果,侧重于采取行动的过程。根据这条逻辑线索,我们对文科大学生关系资本运作的行动逻辑进行了解,找出文科大学生在求职中运用关系资本的主要因素,为解决文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