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成语的研究(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摘 要成语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继承和浓缩,也是人们对文化审美的集中表现。对《庄子》的成语研究,可以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成语资源,也是对其作为我国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播和继承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将会对《庄子》中的成语做一个全面分析,从《庄子》中成语的形成方式、词汇意义和审美价值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于把握它的特点和意义。
目 录
引言 1
1《庄子》中成语的形成方式 2
1.1原文截取 2
1.2置换 4
1.3顺序颠倒 5
1.4综合构成型 6
2 《庄子》中成语的词汇意义 7
2.1理性意义 7
2.2感性意义 8
3《庄子》中成语的审美价值 12
3.1内容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 12
3.2 思想上意境深邃;富有哲理 13
3.3修辞上幽默含蓄;生动形象 15
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附 录 20
引言
汉语文化是我们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文化,尤其是汉语成语。汉语成语是民族人民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总结而来的,数量多并且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感染力。在语言中,我们民族具有有效符号的就是成语,它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反映着人们的种种思想。所以对汉语成语的研究对汉语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大的文化意义。
在国内,人们对《庄子》的研究,刚开始并没有做较多的研究,直到近代,很多学者不仅对它的文本感兴趣,而且还对它的语言进行了研究。《庄子》中的成语数量繁多,形成方式多样,修辞手法丰富,在先秦时期成绩突出。所以不少笔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成语进行了研究,对其成语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只认识到了语言的存在,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认识。在50年代,不少学者不仅对成语有了尝试性的探索,并且还不断地深入研究。
在西方,对于《庄子》的研究,人们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是庄子的思想。比如学者RolfElberfeld的文章《海德格尔和东方哲学家》(Heidegger und dasostasiatischeDenken),通过将海德格尔与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子.庄子等亚洲哲学家联系,发现将海德格尔对他们的思想的接受以及比较他们之间的不同。汉学家GuenterWohlfart在2002年的专著《比较伦理学》(KomparativeEthik)中,专章论述了庄子的“无为”思想;又在2004年的著作《死亡哲学》(Philosophierenuber den Tod)中,讲解了庄子对死亡的观点。虽然西方学者对《庄子》做出了不少研究,但是缺少对《庄子》中成语的研究。
在语言中,能直接反映问题的就是词汇,无论何时,词汇就是最直接的表现。成语是词汇中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它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对《庄子》中的成语研究,有助于人们知道汉语成语的来源,也为汉语言文化的发展献一份力。
1 《庄子》中成语的形成方式
《庄子》的成语中有很多种形成方式,有截取原文,有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具体方法如下:
1.1 原文截取
源自原文的成语就叫原文截取。但是因为引用的方式不同,所以又分为直接截取和间接截取。具体形成方式如下:
(一)直接截取原文中的语言片段,形成独立的成语。例如:
(1)哀莫大于心死: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上的不思进取。(多用于描写人消沉至极)。该句原文出自《庄子田子方》。
先秦庄周《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1]P224
(2)斧钺之诛:泛指死刑。(多用于刑罚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至乐》。
先秦庄周《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1]P182
(3)相濡以沫:意思是用口水和唾沫相互湿润。比喻同处在困难中的人,以微薄之力想救助。(多用于互助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大宗师》。
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1]P65
这形成方式的成语就是直接截取而形成的,这一类形成的成语还有:
劳而无功:是犹推舟与陆上,劳而无功。(先秦庄周《庄子天运》)[1]P147
甘井先竭: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先秦庄周《庄子山木》)[1]P211
《庄子》一书中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成语还有很多,在这里将不再一一列举了,见附录。
(二)间接截取就是截取原文前后各自相连的两个字,再将它们重新组合成新的成语。例如:
(1)含哺鼓腹:嘴含食物,鼓起大腹。形容生活安乐无忧。(多用于描写生活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马蹄》。
先秦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居能以此矣。[1]P95
(2)逍遥自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多用于情状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让王》。
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1]P327
(3)饮冰内热:形容内心惶恐焦灼。(用于表达惊恐焦灼的心情)。该句原文出自《庄子人间世》。
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1]P43
这一类成语的形成方式被我们称为间接截取,由相同方式形成的成语还有“大惑不解”“喜怒无常”“野马尘埃”“亦步亦趋”。这些成语的构成方法就是间接截取原文中前后各自相连的两个字而组成的。而间接截取的方法还有截取原文语言片段,再省略其中某个实词或虚词,使其重新组合成成语。例如:
省略连词“而”
(1)得意忘言:得到旨意就不必再说了。后用来指彼此默契,心领神会。(用于描写人的内心活动)。该句原文出自《庄子外物》。
先秦庄周《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1]P318
(2)得鱼忘荃:荃:捕鱼的竹器。比喻成功后忘其凭借。(多用于精神领悟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外物》。
先秦庄周《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1]P318
(3)虚骄恃气:恃:依仗。气:意气。内养不足而骄傲自负,意气用事。(多用于描写虚浮骄矜,凭意气办事的人)。该句原文出自《庄子达生》。
语出《庄子达生》:“曰:‘为也,方虚?(骄)而恃气。’”[1]P198
目 录
引言 1
1《庄子》中成语的形成方式 2
1.1原文截取 2
1.2置换 4
1.3顺序颠倒 5
1.4综合构成型 6
2 《庄子》中成语的词汇意义 7
2.1理性意义 7
2.2感性意义 8
3《庄子》中成语的审美价值 12
3.1内容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 12
3.2 思想上意境深邃;富有哲理 13
3.3修辞上幽默含蓄;生动形象 15
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附 录 20
引言
汉语文化是我们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文化,尤其是汉语成语。汉语成语是民族人民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总结而来的,数量多并且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感染力。在语言中,我们民族具有有效符号的就是成语,它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反映着人们的种种思想。所以对汉语成语的研究对汉语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大的文化意义。
在国内,人们对《庄子》的研究,刚开始并没有做较多的研究,直到近代,很多学者不仅对它的文本感兴趣,而且还对它的语言进行了研究。《庄子》中的成语数量繁多,形成方式多样,修辞手法丰富,在先秦时期成绩突出。所以不少笔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成语进行了研究,对其成语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只认识到了语言的存在,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认识。在50年代,不少学者不仅对成语有了尝试性的探索,并且还不断地深入研究。
在西方,对于《庄子》的研究,人们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是庄子的思想。比如学者RolfElberfeld的文章《海德格尔和东方哲学家》(Heidegger und dasostasiatischeDenken),通过将海德格尔与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子.庄子等亚洲哲学家联系,发现将海德格尔对他们的思想的接受以及比较他们之间的不同。汉学家GuenterWohlfart在2002年的专著《比较伦理学》(KomparativeEthik)中,专章论述了庄子的“无为”思想;又在2004年的著作《死亡哲学》(Philosophierenuber den Tod)中,讲解了庄子对死亡的观点。虽然西方学者对《庄子》做出了不少研究,但是缺少对《庄子》中成语的研究。
在语言中,能直接反映问题的就是词汇,无论何时,词汇就是最直接的表现。成语是词汇中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它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对《庄子》中的成语研究,有助于人们知道汉语成语的来源,也为汉语言文化的发展献一份力。
1 《庄子》中成语的形成方式
《庄子》的成语中有很多种形成方式,有截取原文,有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具体方法如下:
1.1 原文截取
源自原文的成语就叫原文截取。但是因为引用的方式不同,所以又分为直接截取和间接截取。具体形成方式如下:
(一)直接截取原文中的语言片段,形成独立的成语。例如:
(1)哀莫大于心死: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上的不思进取。(多用于描写人消沉至极)。该句原文出自《庄子田子方》。
先秦庄周《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1]P224
(2)斧钺之诛:泛指死刑。(多用于刑罚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至乐》。
先秦庄周《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1]P182
(3)相濡以沫:意思是用口水和唾沫相互湿润。比喻同处在困难中的人,以微薄之力想救助。(多用于互助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大宗师》。
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1]P65
这形成方式的成语就是直接截取而形成的,这一类形成的成语还有:
劳而无功:是犹推舟与陆上,劳而无功。(先秦庄周《庄子天运》)[1]P147
甘井先竭: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先秦庄周《庄子山木》)[1]P211
《庄子》一书中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成语还有很多,在这里将不再一一列举了,见附录。
(二)间接截取就是截取原文前后各自相连的两个字,再将它们重新组合成新的成语。例如:
(1)含哺鼓腹:嘴含食物,鼓起大腹。形容生活安乐无忧。(多用于描写生活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马蹄》。
先秦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居能以此矣。[1]P95
(2)逍遥自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多用于情状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让王》。
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1]P327
(3)饮冰内热:形容内心惶恐焦灼。(用于表达惊恐焦灼的心情)。该句原文出自《庄子人间世》。
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1]P43
这一类成语的形成方式被我们称为间接截取,由相同方式形成的成语还有“大惑不解”“喜怒无常”“野马尘埃”“亦步亦趋”。这些成语的构成方法就是间接截取原文中前后各自相连的两个字而组成的。而间接截取的方法还有截取原文语言片段,再省略其中某个实词或虚词,使其重新组合成成语。例如:
省略连词“而”
(1)得意忘言:得到旨意就不必再说了。后用来指彼此默契,心领神会。(用于描写人的内心活动)。该句原文出自《庄子外物》。
先秦庄周《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1]P318
(2)得鱼忘荃:荃:捕鱼的竹器。比喻成功后忘其凭借。(多用于精神领悟方面)。该句原文出自《庄子外物》。
先秦庄周《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1]P318
(3)虚骄恃气:恃:依仗。气:意气。内养不足而骄傲自负,意气用事。(多用于描写虚浮骄矜,凭意气办事的人)。该句原文出自《庄子达生》。
语出《庄子达生》:“曰:‘为也,方虚?(骄)而恃气。’”[1]P19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