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假面自白的男性肉体美学
摘 要众所周知,《假面自白》是三岛由纪夫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标志着三岛作家生涯的开始,也奠定了三岛一生的文学创作基调。三岛文学基调的两个主线是“肉体美学”和“死亡美学”,《假面自白》可窥见一斑。本文将从关于三岛由纪夫的肉体语言美的研究出发,分析《假面自白》这本书,研究关于书中的男性肉体美学以及对男性肉体美学体现的人物以及对情节具体的分析论证,从而更进一步了解三岛由纪夫的内心世界看到他假面下的内心独白。让更多人了解三岛由纪夫及他作品中所表达的美学世界,以及他眼中的男性肉体美。
目 录
引言 1
1 男性肉体美学 2
1.1 关于男性肉体美学 2
1.2 三岛由纪夫的男性肉体美学 2
2 假面自白中男性肉体美学的体现 4
2.1 对“我”丑陋的厌弃 4
2.2 对美好肉体的追寻 4
2.2.1 我心中的崇尚的男性肉体美 4
2.2.2 同学近江男性肉体美的体现 5
3 《假面自白》中肉体美学产生的原因 7
3.1 社会原因 7
3.2 个人原因 7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引言
三岛由纪夫曾经获得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对日本当代文学影响深远。而近年来有关三岛由纪夫的研究在国内外也是非常的多,关于《假面自白》则大多数都在研究“假面”“自白”或是对小说中“我”得存在进行研究。
而本文将从三岛由纪夫的“肉体美学”为立足点研究关于男性肉体美学在这部小说中的意义,研究三岛式关于肉体、热血和散发着殉道式光辉的死亡的想象,和他那对青年男性鲜血与肉体极度向往之情的探索和研究。他曾说:“我心之所向是死亡、黑夜和鲜血。”
《假面自白》是三岛由纪夫文学生涯中唯一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文本,它首次描述了三岛的男性美学观,小说中三岛大胆审视、披露了文中主人公“我”的青春期性心理,一种对男性身体性征的仰慕:迷恋士兵的汗味、看到《圣塞斯巴蒂安》后的自慰、近江的第二性征、带有性意味的白手套所有这一切都是他男性肉体崇拜的衍生品。
本论文则会分三章,分别采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来对《假面自白》进行探讨。首先讲述三岛式肉体语言美,在第二章研究男性肉体美学在三岛由纪夫作品《假面自白》中的体现,并且通过不同的人物来研究本书的男性肉体。比如作品中的主人公“我”既是三岛的代言人,也是三岛塑造的一类典型男性形象:内心病态,外表体型也有很多缺点的对生活对感情充斥着负能量的悲观者。这类形象在三岛大多数作品中都会有所体现,基本性格模式是类似的。我将从丑陋和病态上发现其中的男性美。再如:从丑陋的悲观者的“我”,和硬朗俊美的孤傲者对“我”的吸引。最后本文则会通过揭示三岛由纪夫假面下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她内心的追求以及变相的心理补偿。以此寻找三岛文学中的美学定义和三岛文中的男性肉体美学。
1 男性肉体美学
1.1 关于男性肉体美学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母系氏族退出历史长河,男性成为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主导。女性美成为了柔弱、优美的代名词。而男性美以力量为核心,以破坏和创造为主要活动,以提高人类力量为终极目标。在现代社会中,强健的体魄成为评价男性最基本的指标。对于男性,尼采赋予厚望——因为他们更具破坏性与力量感,更容易从弱小中突破出来。
美的对立面是丑恶,美丽的事物总是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男性肉体美,总是会给人一种强健的感觉。男性肉体的展示,首先是通过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最完美的体型。所以,男性肉体是男性信念的体现,而男性肉体美学将男性概念化,犹如一个雕塑,值得人细细品味。
1.2 三岛的男性肉体美学
关于男性肉体,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古希腊的男性雕塑。古希腊的男性雕塑将男性力量美在肉体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三岛的男性美学则源于古希腊男性肉体审美观。
三岛主张的男性美是“反省和发掘体内的硬派因素”的一种美,对男性肉体美的一种拜物教性质推崇,从他自身非常热爱健身就可以看出来。三岛所理解的男性美就是神一般的俊美外貌和雕塑般完美的身体,而三岛的男性崇拜心理也是以这样的审美作为起点,是一种病态追求完美肉体美的心理。也许就是这种病态追求完美的心理“认为宣扬男色比宣扬女色更为高尚”影响了三岛同性恋倾向,正如文中的“我”无法去接受与自己不同性别的人一般。在三岛接受的古希腊古典美的理论以及日本大环境的形象下,他的美学思考认为男性美中有活力就是善,软弱的无力的的就是恶,所以他热爱向往男性肌体的活力。
三岛看来《圣塞巴斯蒂安》中那圣者的殉教并不是难过的悲哀的,反倒是,用青春洋溢的肉体充满着快乐直面死亡的布教在肉体的折磨中达到了永恒的愉悦。青春洋溢的肉体与死亡就是三岛所向往的一种美。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三岛也开始疯狂的健身,意图把自己也打造成这样的一个像“塞巴斯蒂安”般的肉体——肉体强大肌肉发达去诠释自己所说的“肉体的语言”。
三岛对于肉体美并不止步于与欣赏的层面,他一生也都在追求着自身的肉体美。他更为看重古希腊艺术中不注重精神,只关注肉体均衡。在三岛眼中,美就是这种肉体均衡马上被打破,又尚未打破这样一个气氛形成的。他在古希腊的这种美中找到了自己古典主义肉体美学的倾向,让《假面自白》蒙上了一层古典主义男性肉体美学的色彩。二战后,日本物哀文化的影响,使得三岛自身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新的观点:男性应该在肉体最健康美丽的时候死去。正如他很多文学作品中许多男性人物均死在最好的年华一样。
2 《假面自白》中肉体美学的体现
2.1 对“我”的丑陋的厌弃
在《假面自白》艺术中“我”作为一个主角则一个内在精神又非常病态,外表又非常的孱弱,这样一个丑陋的人物形象。文中的“我”先天营养不良从小身体虚弱,外表的丑陋让“我”在学校受同学排挤。经常被排挤使得“我”很少与人交流。这样的性格使得“我”总是用悲观的态度冷漠的的情绪去对待周围发生的所有事情,用冷漠的情趣给自己戴上一幅假面具,像很多无法被注意的小孩一样在人前扮丑以期待吸引别人的目光,是一个渴望死亡、鲜血和黑暗的人,向往男子气息浓厚的健壮同性,文中的主角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典型的病态的形象。三岛由纪夫让“我”淡漠而冷静地审视周围的一切,把“我”完全置身于社会现实之外。
在书的最开始展示了幼儿时期“我”那富有神秘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内心世界,细致描写了“我”的诞生和家庭整体状况,以此强调“我”的特殊性。“儿时的“我”曾偏执地认为......在婴儿的澡盆边也会肯定会有阳光的照射。”这样的一大段看似无用的笔墨的描写,写出了“我”内心严重的自恋情结和那完美主义倾向。而实际上这样对于“我”这个形象的描述在三岛的文学世界中是一种病态的美,病态的美也是美。三岛试图在绝望和悲观的“恶”中发现美的极致。于是创造了一位自幼体质虚弱,具有病态心理的“我”,但同时又憎恶这样的我的存在更追寻截然相反的肉体的存在。
2.2 对美好肉体的追寻
2.2.1“我”心中崇尚的男性肉体美
在三岛的各种传记中,有筱山纪信拍摄的黑白照片。屏幕上的三岛由纪夫显示了“身体改造”之后丰满的肌肉。两条胳膊绑在树上。三个箭头组穿透下腹部,肋骨和腋窝。三岛曾将自己的人生形容为他所写的一系列书——丰饶之海。《假面自白》一书中的性格懦弱身体丑陋的“我”压制了成长过程中青春期性欲的状态,一切的一切都是对是对男性阳刚之美的强烈赞扬。这一切都体现了男性肉体美丽的存在。
目 录
引言 1
1 男性肉体美学 2
1.1 关于男性肉体美学 2
1.2 三岛由纪夫的男性肉体美学 2
2 假面自白中男性肉体美学的体现 4
2.1 对“我”丑陋的厌弃 4
2.2 对美好肉体的追寻 4
2.2.1 我心中的崇尚的男性肉体美 4
2.2.2 同学近江男性肉体美的体现 5
3 《假面自白》中肉体美学产生的原因 7
3.1 社会原因 7
3.2 个人原因 7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引言
三岛由纪夫曾经获得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对日本当代文学影响深远。而近年来有关三岛由纪夫的研究在国内外也是非常的多,关于《假面自白》则大多数都在研究“假面”“自白”或是对小说中“我”得存在进行研究。
而本文将从三岛由纪夫的“肉体美学”为立足点研究关于男性肉体美学在这部小说中的意义,研究三岛式关于肉体、热血和散发着殉道式光辉的死亡的想象,和他那对青年男性鲜血与肉体极度向往之情的探索和研究。他曾说:“我心之所向是死亡、黑夜和鲜血。”
《假面自白》是三岛由纪夫文学生涯中唯一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文本,它首次描述了三岛的男性美学观,小说中三岛大胆审视、披露了文中主人公“我”的青春期性心理,一种对男性身体性征的仰慕:迷恋士兵的汗味、看到《圣塞斯巴蒂安》后的自慰、近江的第二性征、带有性意味的白手套所有这一切都是他男性肉体崇拜的衍生品。
本论文则会分三章,分别采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来对《假面自白》进行探讨。首先讲述三岛式肉体语言美,在第二章研究男性肉体美学在三岛由纪夫作品《假面自白》中的体现,并且通过不同的人物来研究本书的男性肉体。比如作品中的主人公“我”既是三岛的代言人,也是三岛塑造的一类典型男性形象:内心病态,外表体型也有很多缺点的对生活对感情充斥着负能量的悲观者。这类形象在三岛大多数作品中都会有所体现,基本性格模式是类似的。我将从丑陋和病态上发现其中的男性美。再如:从丑陋的悲观者的“我”,和硬朗俊美的孤傲者对“我”的吸引。最后本文则会通过揭示三岛由纪夫假面下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她内心的追求以及变相的心理补偿。以此寻找三岛文学中的美学定义和三岛文中的男性肉体美学。
1 男性肉体美学
1.1 关于男性肉体美学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母系氏族退出历史长河,男性成为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主导。女性美成为了柔弱、优美的代名词。而男性美以力量为核心,以破坏和创造为主要活动,以提高人类力量为终极目标。在现代社会中,强健的体魄成为评价男性最基本的指标。对于男性,尼采赋予厚望——因为他们更具破坏性与力量感,更容易从弱小中突破出来。
美的对立面是丑恶,美丽的事物总是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男性肉体美,总是会给人一种强健的感觉。男性肉体的展示,首先是通过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最完美的体型。所以,男性肉体是男性信念的体现,而男性肉体美学将男性概念化,犹如一个雕塑,值得人细细品味。
1.2 三岛的男性肉体美学
关于男性肉体,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古希腊的男性雕塑。古希腊的男性雕塑将男性力量美在肉体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三岛的男性美学则源于古希腊男性肉体审美观。
三岛主张的男性美是“反省和发掘体内的硬派因素”的一种美,对男性肉体美的一种拜物教性质推崇,从他自身非常热爱健身就可以看出来。三岛所理解的男性美就是神一般的俊美外貌和雕塑般完美的身体,而三岛的男性崇拜心理也是以这样的审美作为起点,是一种病态追求完美肉体美的心理。也许就是这种病态追求完美的心理“认为宣扬男色比宣扬女色更为高尚”影响了三岛同性恋倾向,正如文中的“我”无法去接受与自己不同性别的人一般。在三岛接受的古希腊古典美的理论以及日本大环境的形象下,他的美学思考认为男性美中有活力就是善,软弱的无力的的就是恶,所以他热爱向往男性肌体的活力。
三岛看来《圣塞巴斯蒂安》中那圣者的殉教并不是难过的悲哀的,反倒是,用青春洋溢的肉体充满着快乐直面死亡的布教在肉体的折磨中达到了永恒的愉悦。青春洋溢的肉体与死亡就是三岛所向往的一种美。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三岛也开始疯狂的健身,意图把自己也打造成这样的一个像“塞巴斯蒂安”般的肉体——肉体强大肌肉发达去诠释自己所说的“肉体的语言”。
三岛对于肉体美并不止步于与欣赏的层面,他一生也都在追求着自身的肉体美。他更为看重古希腊艺术中不注重精神,只关注肉体均衡。在三岛眼中,美就是这种肉体均衡马上被打破,又尚未打破这样一个气氛形成的。他在古希腊的这种美中找到了自己古典主义肉体美学的倾向,让《假面自白》蒙上了一层古典主义男性肉体美学的色彩。二战后,日本物哀文化的影响,使得三岛自身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新的观点:男性应该在肉体最健康美丽的时候死去。正如他很多文学作品中许多男性人物均死在最好的年华一样。
2 《假面自白》中肉体美学的体现
2.1 对“我”的丑陋的厌弃
在《假面自白》艺术中“我”作为一个主角则一个内在精神又非常病态,外表又非常的孱弱,这样一个丑陋的人物形象。文中的“我”先天营养不良从小身体虚弱,外表的丑陋让“我”在学校受同学排挤。经常被排挤使得“我”很少与人交流。这样的性格使得“我”总是用悲观的态度冷漠的的情绪去对待周围发生的所有事情,用冷漠的情趣给自己戴上一幅假面具,像很多无法被注意的小孩一样在人前扮丑以期待吸引别人的目光,是一个渴望死亡、鲜血和黑暗的人,向往男子气息浓厚的健壮同性,文中的主角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典型的病态的形象。三岛由纪夫让“我”淡漠而冷静地审视周围的一切,把“我”完全置身于社会现实之外。
在书的最开始展示了幼儿时期“我”那富有神秘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内心世界,细致描写了“我”的诞生和家庭整体状况,以此强调“我”的特殊性。“儿时的“我”曾偏执地认为......在婴儿的澡盆边也会肯定会有阳光的照射。”这样的一大段看似无用的笔墨的描写,写出了“我”内心严重的自恋情结和那完美主义倾向。而实际上这样对于“我”这个形象的描述在三岛的文学世界中是一种病态的美,病态的美也是美。三岛试图在绝望和悲观的“恶”中发现美的极致。于是创造了一位自幼体质虚弱,具有病态心理的“我”,但同时又憎恶这样的我的存在更追寻截然相反的肉体的存在。
2.2 对美好肉体的追寻
2.2.1“我”心中崇尚的男性肉体美
在三岛的各种传记中,有筱山纪信拍摄的黑白照片。屏幕上的三岛由纪夫显示了“身体改造”之后丰满的肌肉。两条胳膊绑在树上。三个箭头组穿透下腹部,肋骨和腋窝。三岛曾将自己的人生形容为他所写的一系列书——丰饶之海。《假面自白》一书中的性格懦弱身体丑陋的“我”压制了成长过程中青春期性欲的状态,一切的一切都是对是对男性阳刚之美的强烈赞扬。这一切都体现了男性肉体美丽的存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