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异同研究【字数:11665】

摘 要从古到今,家庭教育一直都被关注和重视着,在孩子所受的各种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它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是不能被忽略的。但因为中美两国在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社会条件、以及传统文化上的差别,使得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结果。本文试图从历史和文化,经济和社会这四个角度着手,简要归纳中美家庭教育的相同点,同时对比两国家庭教育在观念、目的、方式、内容方面的不同,以及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并简要说明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目 录
引 言 1
1.家庭教育的含义 2
2.中美家庭教育的共性 3
2.1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3
2.2 家庭教育对家庭的影响 4
2.3 家庭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4
3.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6
3.1 教育观念的差异 6
3.2 教育目的的差异 7
3.3 教育方式的差异 7
3.4 教育内容的差异 8
4.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 10
4.1 不同的历史背景 10
4.2 不同的经济形势 10
4.3 不同的社会条件 11
4.4 不同的传统文化 11
5.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 13
5.1 个人能力 13
5.2 社会责任 13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引 言
学术界关于家庭教育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主要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在家庭中受到的影响;另一种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本文论述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所实施的单向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例如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王羲之教子习书法,颜氏家训,这些都是古代家教的典型例子,口耳相传,流传至今。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家庭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中国的家庭教育带来了挑战。
早在19世纪早期,在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和殖民定居的背景下,大多数的父母从最初的在家里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孩子进行教育,逐渐过渡到由所在社区学校对儿童进行不分年龄的教育。美国一直以来都在教育、科技、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居领先地位,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研究,找到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之间的共性,并从目的、内容、方式和结果四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两国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了解美国家庭教育的优点,并且在论文结尾处巧妙地将文章研究内容与中国家庭教育相结合,从而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1.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由最初在家里自愿地产生,到人们广泛地把它定义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形成其理论和方法。家庭教育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关于家庭教育的定义,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
《辞海》对家庭教育的解释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不同社会有不同性质的家庭教育[1]P7。”
孙俊三等主编的《家庭教育学基础》中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主要指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即指家长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需要和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子女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的一种活动[2]p10。
台湾学者黄乃毓指出家庭教育强调在家庭里,家人彼此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父母和子女是互相教育的,家庭里发生的许多事情都直接或间接的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我们也在日常家庭生活里接受最基础的教育。他强调家庭教育既是一种互动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最基础的教育的活动[2]p11。
骆风曾指出:“家庭教育是父母或长辈对家庭的所有成员进行的彼此教育。它不仅是学前的教育 , 而且是对生命的教育。家庭教育的目标是研究家庭成员及成员各个方面的发展[3]p199。”
邓佐君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介绍了郑其龙、赵忠心等家庭教育的观点,并指出: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 ,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4]p7。
本文所论述的家庭教育指为了促进子女健康全面的发展,父母在子女身上所实行的一切影响子女活动的教育。 2.中美家庭教育的共性
2.1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古往今来,家庭教育一直都被重视和关注着。虽然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上存在差异,但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也有相似之处。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影响,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道德的修养以及环境的影响。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都重视言传身教,目的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中美两国的父母都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费尔巴哈说过,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全世界看书看得最多的犹太民族,把蜂蜜涂在书页上,让幼儿通过手指翻书品尝出书是甜的,来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让孩子从小就爱上精神食粮[5]p2。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基础性的识字能力,这两点相辅相成,逐步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6]p2。在中国,父母在孩子还未成年时,他们都会引导孩子看书,旨在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例如,中国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每天都会督促她朗读诗词和抄写诗词等,寒来暑往,从刚开始的督促到后来的自觉,董卿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这些都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父母也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个晚上孩子睡觉之前都要听父母朗诵一个故事,这是美国家庭教育中的一项优良传统,这为孩子以后健康的成长成才打下了很好的知识基础。例如,比尔盖茨的父亲常常会给他讲睡前故事,并且每次父亲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时都会带着小盖茨,盖茨爸爸为了让书籍能被其他人借阅,就会不断地缩短阅读时间,提高阅读质量。逐渐地,小盖茨也被父亲的行为感染了,他对阅读产生了一种痴迷的态度。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以及他连续13年成为《福布斯》全球首富等,这些成功都与他酷爱阅读密切相关。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都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就像歌里唱的,中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有拾金不昧方面的品德教育。父母教育孩子从小学习礼貌用语,在公众场合要尊守秩序,有序排队,在公交车上,要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位置。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美国的家长也同样重视道德教育,他们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有责任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通常会采取身体力行的方式,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孩子在社会上去做一个文明人,行文明之举,说文明之语,做文明之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