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倾城之恋中男性形象塑造看张爱玲的创作心理(附件)

摘 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塑造的女性形象是被大家熟知的,但她塑造的男性形象却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塑造了白三爷、白四爷、范柳原这三位典型的男性形象,这些男性形象有共同的性格特征自私、虚伪、冷酷无情。从这些男性形象的性格特征中可以看出作者张爱玲创作心理的某些侧面,作者对男性形象的塑造蕴涵着明显的文化和人格批判,而作者创作心理的形成与她不完整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张爱玲把她的人生经历所形成的价值观融合到她的作品中。在此创作心理及价值观的影响下,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人物形象塑造,就必然带有性格和人格的多重局限或负面因子,这也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尽管其色调是灰暗。这正是其艺术价值及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目 录 引言 1
1 《倾城之恋》中男性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
1.1《倾城之恋》中男性形象 2
1.2 男性的性格特征 3
1.3 男性的命运 5
2 张爱玲的创作心理及其成因 6
2.1 张爱玲的创作心理 6
2.2 家庭的原因 7
2.3 个人性格的原因 8
3 张爱玲创作心理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分析 10
3.1 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10
3.2 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张爱玲描写的《倾城之恋》中的男性形象采用了另类的笔调塑造出一群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男性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也有着多重的局限,她用灰暗的系列描写出与那个时代其他作者描写的英雄男性形象是相反的,《倾城之恋》中的男性也是没有光辉、伟岸的形象。
张爱玲对男性形象的塑造蕴涵了一种批判与否定,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男性,这种创作都源于她的家庭与个人的经历,她把自己的经历融合到作品中,成为她创作的一部分,也为自己的创作增添了独特的风采,也成为自己独特创作的一部分。 1 《倾城之恋》中男性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在中国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在每一个时代里都会有以一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同样的代名词—英雄,在人们的心中英雄形象就是男性的化身,所以大多数作家在小说中描写的男性大都是英雄形象,而张爱玲描写的男性形象是与英雄形象截然相反的,在她的小说中男性完美的形象和价值是不复存在的,她对男性的贬低与否定彻底打破了传统社会中对英雄形象的书写。
1.1 《倾城之恋》中男性形象
在《倾城之恋》中描写的男性形象和在她其它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一样,都是一无所能的遗老遗少和受过教育的花花公子。
《倾城之恋》是一篇较早对遗老遗少进行刻画描写的小说,小说中的白三爷和白四爷都是一群一无所能,卑鄙自私的遗老遗少。“白三爷和白四爷利用妹妹白流苏,骗光了妹妹所有的钱财,在觉得妹妹没有了利用价值时,就想要把流苏赶出家门。”[1]来达到他们想要赖账的目的,“三爷直门到她脸上道,我用了你的钱?我用了你几个大钱?你住在我们家,吃我们的,喝我们的,从前还罢了,添个人不过添双筷子,现在你去打听打听看,米是什么价钱?我不提钱,你倒提起钱来了。”[2]P162这就是在钱的面前就没有了所谓的兄妹亲情,也没有了所谓兄妹情深,亲情的磨灭,已经到了不需要任何掩盖的悲哀境地,有的只是金钱维持下的亲情,在白公馆里两个唯一的男性,但他们只是靠妹妹在前夫家带来的钱财而过活着,他们就没想过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撑起这个家,在白公馆日渐衰落下,白公馆的人都想把责任推到流苏的身上,“你们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钱吶,没的沾上了晦气!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三爷道:四奶奶这句话在理。我们那时候,如果没让她入股子,决不至于弄得一败涂地!”[2]P162他们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作为一个男人白三爷就没有表现出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感,遇到事情没有想到解决,而是把这份责任推给自己的妹妹,这样的男性形象张爱玲就把他表现在白三爷的身上,白三爷,白四爷对妹妹的自私、冷酷、冷血,只想要妹妹的钱帛,完全没有顾及兄妹亲情。 《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范柳原,也是由于自己家庭的原因,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里成长,他是一个缺少父爱的孩子,他在成长过程中受了很多的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内心是极度缺乏爱的,在他继承遗产后,他看破了这个世界,知道在这个社会里是没有真情的。“他年纪轻的时候受了一些刺激,渐渐的就往放浪的一条路上走,嫖赌吃着,样样都来,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2]P168这样的范柳原却偏偏看中了白流苏,就因为他们两人的相处境地是很相似的。流苏在经历过离婚,被两个哥哥骗光钱财后,得不到家人的爱,受到众人的排挤,处在这种边缘的白流苏是想嫁给有钱的范柳原来摆脱这种困难的局面,范柳原认为他遇见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在这样的局面下,范柳原选择了流苏,然而在他内心里,他只是想让流苏给自己做情人,并不想娶流苏。他是一个在外国长大的中国人,虽然在外国长大,但他的思想是中国化的,他为了想要和流苏在一起而不惜以徐太太的名义去邀请流苏来到香港,这样他就可以和流苏一起。过着他认为的生活。“你好也罢,坏也罢,我不要你改变,难得碰见像你这样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他认为“真正的中国女人是世上最美的永远不会过了时。”[2]P177流苏听到这些话是感动的,范柳原让流苏感觉到他的真诚,白流苏也是愿意相信他的。范柳原想要流苏相信他的,他想流苏成为他心中真正的中国女人,在封建社会的影响下中国的女性被旧中国的旧条腐化,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不敢在男权社会中发起反抗,只知道服从。对于这样的女性,范柳原是希望流苏是这样的女性的,这样他也就还可以去花天酒地,没有人束缚他,他是不想结婚的,认为结婚就要负责。他的这种想法在一座城的毁灭下而毁灭,他最终娶了白流苏,一场战争成全了他们无爱的恋爱。用一座城的毁灭来成全她们,她们的婚姻是一场注定没有爱的婚姻。“质朴的生活逼迫了他们,一对自私的人才能结合。”[3]P86流苏也想要利用范柳原来摆脱困境,范柳原欣赏流苏身上独特的沉静的古典的美,也符合他那男权的霸权主义思想,认为女人对男人就应该像就中国社会的女性一样,对男性唯命是从而自己却不想这样。“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2]P201这段看似完美的爱情在一座城的毁灭下落下了不完美的幕。
1.2 男性的性格特征
作为女性作家的张爱玲来说,她无疑是对女性是偏爱的,她真实的描写着女性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我们绘画出别样的男性人物形象,虽然都是些不完美的男性形象,但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在《倾城之恋》中的白四爷,有着各种陋习与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大相径庭,“然而这里只有白四爷单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阳台上,拉着胡琴。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2]P160在旧中国的社会里,封闭守旧,不愿跟上时代的步伐,而白四爷就刚好是这样的人,只愿意靠吃祖上而过活着,软弱无能。“四爷在阳台上,暗处看亮处,分外眼明,”[2]P160四爷把这一切看得很透切、明了,他明白这一切,他只站在黑暗处洞察着这世事,这不也正是他的冷酷之处,他只沉溺在眼前的欢愉,不问世事变迁。在小说中对白三爷的人物性格的描写更加的生动,“回过头用扇子去撵三奶奶道:你别跟上来凑热闹呀!”[2]P161张爱玲用“撵”字更加细化的表现出白三爷这种男权的霸权主义,喜欢把这一切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操控一切,对女性的欺压更是用“撵”字更加淋淋尽致的表现出来。“你别动不动就拿法律来吓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2]P161对于想把妹妹赶出家门,在白三爷这里他认为法律是不管用的,他只拿三纲五常来逼压流苏,白三爷的思想也就跟那拉的胡琴一样跟不上生命的节奏,同白四爷一样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骗光妹妹钱财而不惜一切想把妹妹赶出家门的白三爷和白四爷,这相似又不相似的性格中都表现出冷酷与无情。张爱玲对白三爷和白四爷的描写都在不自觉中折射着他父亲和弟弟的影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