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金钱观(附件)
摘 要本文从金钱一词入手来探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金钱观,在“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金钱观下反映“疏财”以成“义士”的传统观念。在揭示梁山好汉在生存困境下无奈之情的同时,肯定其重金重银,“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的豪爽气质。金钱一词贯穿全文,更加凸显梁山好汉迥异的性格特征,引发事件的产生,促进一八零八位好汉聚义水泊梁山,对于全书的情节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 录
引言 1
1 《水浒传》中的金钱多样性 2
1.1 金钱多样性 2
1.2 取财用财 3
2 梁山好汉的传统金钱观 5
2.1 财聚人散 5
2.2 财散人聚 6
3 梁山好汉的金钱伦理观 8
3.1 人物美丑 8
3.2 重金重银 9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文学著作。它同样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它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经久不衰。整本书叙述了北宋末年时期,以宋江、林冲、晁盖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以及聚义水泊梁山之后接受朝廷的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以作者满腔的热血歌颂了起义英雄,肯定其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更是揭示了在“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的背景下,广大的劳动人民揭竿起义的必然规律。
自古以来无论在何时何地,金钱永远是一个更古不变的话题。金钱一词在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到梁山好汉处于窘迫的困境之中,身无分文,或街头卖艺、卖物以及寻求其他的办法来自谋生路。无论是“仗义疏财”还是“劫富济贫”,金钱一词贯穿整个文本。看《水浒传》创作的整个历史背景,在当时的北宋末年时期,朝廷内外动荡不堪,对外求和对劳苦百姓无止境地压迫,搜刮民脂民膏,贪官污吏大肆腐败。劳动人民的身上背负着沉重的赋税和压力,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如此的困境之下各路好汉聚义水泊梁山,重金重银,金银手中拿的实在,生命才多了一分保障。本文肯定其“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的豪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金钱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1 《水浒传》中的金钱多样性
金钱一词推动着整个情节的发展,在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钱多样性
《水浒传》中金钱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全书金钱的多样性体现在5个方面,制表如下:
回数
人物
金钱意象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
事件结果
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
保命钱
高俅义子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高太尉设计陷害,林冲误入白虎堂,受野猪林之险。
途经柴进府上,受厚礼款待,为二十五两银子的彩头棒打刁蛮洪教头。
发配沧州牢城凭借柴进书信,银两送与差拨管营,免去一百杀威棒。
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杨志
活命钱
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东京谋求复职未果。
在身上的钱用尽之后,无奈之举卖刀维持生计。
和泼皮牛二发生冲突,惹出命案,发配大名府。在梁中书的赏识下护送生辰纲。
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雷横
要命钱
自作主张放走晁盖和宋江。奉命东昌府公干路过梁山,以“老母年高”为由婉拒晁宋之邀。
回到郓城县,在勾栏看戏时忘记带赏钱,受白秀英等人的辱骂、纠缠,一怒进官府。
因为受不了白秀英侮辱自己的母亲,惹下了命案进了监狱。朱仝拿着银两上下打点人情。
第六十一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
李固
收买钱
宋江仰慕卢俊义,欲请其上梁山。设好圈套让卢俊义写下藏头反诗。卢俊义带着仆人李固等为了逃避祸端去经商。最终被捉上梁山软禁两个多月,后放下山。
管家李固和其妻子贾氏合伙侵占家产并诬陷卢俊义。最后被关进死牢。李固买通小吏董超和薛霸准备在发配路上将其杀死。
仆人燕青出手射死董超和薛霸二人,把卢俊义救下。
第二十五回“偷骨殖何九送丧,供人头武二设祭”
西门庆
封嘴钱
西门庆与潘金莲二人的奸情东窗事发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三人合计用砒霜害死武大郎。
西门庆收买王婆、打点何九叔、贿赂县官,掩盖事情真相。
武松弄清事实,将其二人杀死。
上表从保命钱、要命钱、活命钱、收买钱以及封嘴钱5个方面来体现了《水浒传》中金钱的多样性。金钱一词作为“药引子”,触动事件的发展,人物性格也在其中塑造出来。推动了梁山好汉聚义水泊梁山的进程。
1.2 取财用财
由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而梁山一直被人们视作官逼民反的革命圣地和走投无路农民被迫揭竿而起的聚集之所。但是梁山好汉中真正为农民者的却是少之又少,不是大地主大官僚,就是地痞流民,即便偶有农民出身的,也是像李逵这类没干过几天正经农活的人。但是也有真正根正苗红的农民,比如陶宗旺,此乃光州人氏田地户主。擅长使得一手铁锹,气力无比。也能耍枪舞刀,江湖人称九尾龟。所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属于市民阶层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不同于以权力为首的官僚,也不同于以土地为重心的农民。他们一切行为活动是以“财”为中心来开展的,梁山好汉不同于官,官有权,官依靠朝廷供给生活;他们也不同于农,农直接依靠土地自给,所以这两者是能独立的阶层,但是好汉们一无权二无地,生财之道只有是取汝之财,换彼之物或取彼之财,换汝之物。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
爱财无错,但取舍之间有一“道”字。
在《水浒传》一文中有宋江的及时行义、柴进的造福百姓,李逵的打抱不平、忠心赤胆,也有林冲的耿直为人、嫉恶如仇等等。在文中也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反面人物,如高俅、西门庆等人。相比较之下,梁山好汉们最显著最令人为之称快的特点就是疏财仗义,为人耿直大方爽快,他们都是刚正不阿的人,在江湖中慷慨解囊,好兄弟之间更是不分你我。“大秤分金银”、“劫富济贫”,爱财取财中充斥着情义。
2 梁山好汉的传统金钱观
曾子曰:“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故财聚人散,人散财散;财散人聚,人聚财聚。[2]
目 录
引言 1
1 《水浒传》中的金钱多样性 2
1.1 金钱多样性 2
1.2 取财用财 3
2 梁山好汉的传统金钱观 5
2.1 财聚人散 5
2.2 财散人聚 6
3 梁山好汉的金钱伦理观 8
3.1 人物美丑 8
3.2 重金重银 9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文学著作。它同样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它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经久不衰。整本书叙述了北宋末年时期,以宋江、林冲、晁盖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以及聚义水泊梁山之后接受朝廷的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以作者满腔的热血歌颂了起义英雄,肯定其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更是揭示了在“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的背景下,广大的劳动人民揭竿起义的必然规律。
自古以来无论在何时何地,金钱永远是一个更古不变的话题。金钱一词在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到梁山好汉处于窘迫的困境之中,身无分文,或街头卖艺、卖物以及寻求其他的办法来自谋生路。无论是“仗义疏财”还是“劫富济贫”,金钱一词贯穿整个文本。看《水浒传》创作的整个历史背景,在当时的北宋末年时期,朝廷内外动荡不堪,对外求和对劳苦百姓无止境地压迫,搜刮民脂民膏,贪官污吏大肆腐败。劳动人民的身上背负着沉重的赋税和压力,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如此的困境之下各路好汉聚义水泊梁山,重金重银,金银手中拿的实在,生命才多了一分保障。本文肯定其“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的豪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金钱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1 《水浒传》中的金钱多样性
金钱一词推动着整个情节的发展,在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钱多样性
《水浒传》中金钱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全书金钱的多样性体现在5个方面,制表如下:
回数
人物
金钱意象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
事件结果
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
保命钱
高俅义子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高太尉设计陷害,林冲误入白虎堂,受野猪林之险。
途经柴进府上,受厚礼款待,为二十五两银子的彩头棒打刁蛮洪教头。
发配沧州牢城凭借柴进书信,银两送与差拨管营,免去一百杀威棒。
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杨志
活命钱
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东京谋求复职未果。
在身上的钱用尽之后,无奈之举卖刀维持生计。
和泼皮牛二发生冲突,惹出命案,发配大名府。在梁中书的赏识下护送生辰纲。
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雷横
要命钱
自作主张放走晁盖和宋江。奉命东昌府公干路过梁山,以“老母年高”为由婉拒晁宋之邀。
回到郓城县,在勾栏看戏时忘记带赏钱,受白秀英等人的辱骂、纠缠,一怒进官府。
因为受不了白秀英侮辱自己的母亲,惹下了命案进了监狱。朱仝拿着银两上下打点人情。
第六十一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
李固
收买钱
宋江仰慕卢俊义,欲请其上梁山。设好圈套让卢俊义写下藏头反诗。卢俊义带着仆人李固等为了逃避祸端去经商。最终被捉上梁山软禁两个多月,后放下山。
管家李固和其妻子贾氏合伙侵占家产并诬陷卢俊义。最后被关进死牢。李固买通小吏董超和薛霸准备在发配路上将其杀死。
仆人燕青出手射死董超和薛霸二人,把卢俊义救下。
第二十五回“偷骨殖何九送丧,供人头武二设祭”
西门庆
封嘴钱
西门庆与潘金莲二人的奸情东窗事发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三人合计用砒霜害死武大郎。
西门庆收买王婆、打点何九叔、贿赂县官,掩盖事情真相。
武松弄清事实,将其二人杀死。
上表从保命钱、要命钱、活命钱、收买钱以及封嘴钱5个方面来体现了《水浒传》中金钱的多样性。金钱一词作为“药引子”,触动事件的发展,人物性格也在其中塑造出来。推动了梁山好汉聚义水泊梁山的进程。
1.2 取财用财
由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而梁山一直被人们视作官逼民反的革命圣地和走投无路农民被迫揭竿而起的聚集之所。但是梁山好汉中真正为农民者的却是少之又少,不是大地主大官僚,就是地痞流民,即便偶有农民出身的,也是像李逵这类没干过几天正经农活的人。但是也有真正根正苗红的农民,比如陶宗旺,此乃光州人氏田地户主。擅长使得一手铁锹,气力无比。也能耍枪舞刀,江湖人称九尾龟。所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属于市民阶层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不同于以权力为首的官僚,也不同于以土地为重心的农民。他们一切行为活动是以“财”为中心来开展的,梁山好汉不同于官,官有权,官依靠朝廷供给生活;他们也不同于农,农直接依靠土地自给,所以这两者是能独立的阶层,但是好汉们一无权二无地,生财之道只有是取汝之财,换彼之物或取彼之财,换汝之物。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
爱财无错,但取舍之间有一“道”字。
在《水浒传》一文中有宋江的及时行义、柴进的造福百姓,李逵的打抱不平、忠心赤胆,也有林冲的耿直为人、嫉恶如仇等等。在文中也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反面人物,如高俅、西门庆等人。相比较之下,梁山好汉们最显著最令人为之称快的特点就是疏财仗义,为人耿直大方爽快,他们都是刚正不阿的人,在江湖中慷慨解囊,好兄弟之间更是不分你我。“大秤分金银”、“劫富济贫”,爱财取财中充斥着情义。
2 梁山好汉的传统金钱观
曾子曰:“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故财聚人散,人散财散;财散人聚,人聚财聚。[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