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女神形象之比较以女娲和盖亚为例(附件)

摘 要神话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样式,也是最早的文化形态,神话中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已经根深蒂固了,成为有意义的象征。对神话研究的同时,其实也为文化研究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女娲和盖亚虽然所处的地域不同,但是她们都是当时宗教中的大母神,都处在原始社会初期,也都具有同样的社会时代背景。本文通过对中国神话中的女娲和古希腊神化中的盖亚这两个典型在地位、性格、形象等方面的对比,论证出古中国和古希腊女神的不同的根源是由于两个国家的文化形式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 目 录
引言 1
1 中西方的女神形象 2
1.1 中西方神话的产生 2
1.2 中西方的女神形象 2
1.3 中西方女神形象的研究 3
2 中西方女神形象的比较 5
2.1 外貌的比较 5
2.2 性格的比较 6
2.3 地位的比较 7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非常多的神话人物早已刻在我们的心中;而古希腊也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那里诞生了西方最主要的神话传说——古希腊神话。在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体系中,都有一个女神,中国的女娲形象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盖亚形象,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不仅能得出两位女神形象的巨大差异,更能看到依附于二位女神之上的中西文化差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西方的女神形象
中国和希腊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虽然两国在地理特征上相差甚远,地理位置也离得特别远,但在文化上却有着相同相通之处,特别是在神话传说上:在两国的神话故事中都有着一位权利超乎众神的女性形象——大母神。二者的女神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1 中西方神话的产生
相信大家对神话故事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从古到今对神话故事的阐释却是一个很有趣的演变过程。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神话产生的原因都大同小异。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好多东西人们都不用科学去解释,因此,平时生活中贫乏的生活经验就成了神话产生的基础,并且凭借自身的想象力把自然和客观世界赋予人的特征,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女神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1 中西方神话的产生
相信大家对神话故事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从古到今对神话故事的阐释却是一个很有趣的演变过程。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神话产生的原因都大同小异。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好多东西人们都不用科学去解释,因此,平时生活中贫乏的生活经验就成了神话产生的基础,并且凭借自身的想象力把自然和客观世界赋予人的特征,这正如鲁迅先生所阐释的“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1]P157另外,远古人民争取生存、改造自然的活动与神话的创作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如此,与当时的生活形态和历史特征也有着必要的联系,从这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劳动人民对提高人类自身能力和改造自然是非常渴望地。大多数神话产生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信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宗教的信仰与教规教条带给了人们生存的希望和力量,帮助大家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并且还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如何生存的问题,从而使得他们的大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神”的形象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是人们幻想而成的,但是却是人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人们不断追求、从而不断进步。神话是远古时代文化的初始形态,对神话研究的同时,其实对文化研究也有着奠基性的意义和作用。
1.2 中西方的女神形象
中国和希腊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虽然两国在地理特征上相差甚远,地理位置也离得特别远,但在文化上却有着相同相通之处,特别是在神话传说上:在两国的神话故事中都有着一位权利超乎众神的女性形象——大母神。中国神话中的是:女娲,又称女阴,女娲一出现就建立了非常伟大的功绩—补天。同时她还是人类的始祖,还创造了人。天地初辟,她太无聊了,就开始捏黄土造人,造了很多很多人;不仅如此,女娲还有一件特别大的功劳——就是设置婚姻,《绎史》卷三引《风俗通》说:“女娲铸神祠,祈以为女媒,因置婚姻”,[2]P403可以为证。希腊神话中对应的女神的名字是:盖亚,她是混沌中诞生的第一位原始神,她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神,是众神之母,更是所有神灵中德高望重的显赫之神,她是能创造生命的原始自然力之一。两位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在中国和希腊神话体系中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两个女神都在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受到尊重,同时女性的地位也特别高。因此女娲和盖亚在当时的社会中的地位都很高,都比较受人们的尊重。
1.3 中西方女神形象的研究
近些年对中西方女神研究的学者更是数不胜数,但研究的方向都不大相同,南开大学梁小平在《女娲和盖亚—中希大母神之比较》中论证了“女娲和盖亚崇拜地位的变迁不同”[3]P35。对女娲的崇拜在中国经历了短暂繁荣的时期,然后便走向了没落,在上古时代中,人们十分相信她的能力,她的地位更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将她当做完美的中华英雄来歌颂。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传甚广,好多文献中都有对她功绩歌颂的记载。随着历史的发展,新的神灵的不断出现了,并且多以男性为主,因此女娲的地位慢慢下降,大多数都是以民间信仰为主,汉代以来好多古籍记载中很少有女娲这一形象,就能证实这一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到了唐宋时期以及后世,女娲的地位更是衰落,渐渐走向边缘,女娲的神话传说不断受到了历史学家的质疑,于是在史书中鲜有关于她的蛛丝马迹,有些作品中虽能看到她的影子,但对她的崇拜不可避免走向了衰落,甚至有时受到严厉的批判和讽刺。清朝末期以后,对女娲的信仰逐渐消失在上层文化中,她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民间了;和女娲形成强烈对比的盖亚,人们对她的崇拜持续的时间非常长,甚至可以说一直延续到基督教在希腊的胜利。
杨晓峰在《中国与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的对比》中对女神的数量进行了对比,古斯塔夫曾经在书中描述了大量的女神形象,书中描述的有大地之母—盖亚,天后—赫拉,爱神、美神和孕育之神—阿芙狄罗忒,月亮与狩猎之神—阿尔忒弥斯,农业之神—德墨特尔,以及智慧之神—雅典娜等等。这些足以证明古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的人数之多、数量之庞大。相比于希腊神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数量就很少,并且这些女神形象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在为数不多的神话故事中,除了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等,便很少有与女神相关的神话传说了。
过伟在《中国女神希腊女神之比较》中,“把中国女神和希腊女神便进行了细致的比较”[4]P135,认为她们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女神最高权威性的差异,比如在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女娲拥有最高权威,而在希腊神话中却没有哪个女神拥有最高权威;其次,中国女神表现出的慈母性,希腊女神中这点表现的并不明显;另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