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散文的文化研究(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李娟散文的文化立场与李娟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李娟跟随外婆在四川生活随后走入了游牧者的世界,现代生活和游牧生活带给李娟两种不同的文化感受。于是在现代文明的游离和对游牧文明的探索中,李娟的散文表现出了现代文明的扩张以及游牧文明的收缩。李娟的散文呈现出的双重文化价值取向,对现代文明既认同又批判,对游牧文明既眷恋又扬弃。而李娟散文的文化书写不仅填补了中国当代散文史的一种空白,还对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 录
1 引言 1
2 李娟散文的创作背景 2
2.1 在现代文明里游离 2
2.2 在游牧文明里探索 3
3 李娟散文中“阿勒泰”的文化表现 4
3.1 现代文明的扩张 4
3.2 游牧文明的收缩 5
4 李娟散文双重文化的价值取向 7
4.1 对现代文明的认同和批判 7
4.2 对游牧文明的眷恋与扬弃 8
5 李娟散文文化书写的意义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引言
李娟是一位当代的年轻作家,她的文学创作充满着变数和未知。她出生、成长于四川,使她对现代文明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从高中时候起,她在阿勒泰和阿勒泰的牧民们一起生活,让她对游牧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她有了双重视角。李娟一开始在现代化的城市中生活,使她可以用现代性的眼光审视改变中的游牧文明,并能看出游牧文明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她生活在游牧文明中,对现代文明在游牧文明中的扩张表现出又爱又恨的态度。她将这种矛盾的态度表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二者的关系恰恰是李娟散文最意味深长的地方。
目前学界对李娟散文文化书写这一文学现象逐年增多。综合来说,对李娟相关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传记,主要记述李娟的成长经历。第二种为书评、读后感。第三种学术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角度。典型的有何杭娟的学术论文《多重文化身份视角下的李娟散文创作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李娟散文的文化研究处在起步阶段。本文从文化角度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李娟的散文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扩张,以及古老的游牧文明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的收缩,帮助我们了解阿勒泰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和精神世界。
2 李娟散文的创作背景
李娟所呈现出的写作姿态,是和她个人的生活阅历和成长轨迹分不开的。李娟不断往返于四川和新疆,辗转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一生活方式让她没有归属感,只能在现代文明里游离,在游牧文明里探索。李娟了解到现代文明的便利与弊端和游牧文明的落后与优点,给她的写作带来独特的文化视角。
2.1 在现代文明里游离
现代文明是人们进入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一种文明,主要表现在当地区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以及对人们行为精神的改造。经由现代文明影响下的现代人拥有先进、便利的生活但是其便利也造成了人们的贪婪、破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李娟尚在襁褓之中,就被外婆带到四川乐县抚养。当时,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高速时期。高楼大厦拨地而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高速、便捷是人们生活的基调。但李娟却生活在社会底层,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李娟看的见却无法拥有、享用。为了补贴家用,李娟经常和外婆捡垃圾,别的孩子都嘲笑她,看不起她。初中因为家境不好而辍学,想要学习绘画却因为颜料、彩笔、纸张需要很大的花费而放弃。因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生存上的困境,物质条件的缺乏,李娟很早的开始观察生活的面目,她看清楚光鲜亮丽的生活面具下的黑暗。在快捷、先进的社会中存在着贪婪、欺骗、自私、破坏。这些都是这个文明社会隐藏的弊病。她一直处于游离状态。这种生活方式带给李娟一种强烈的自卑,所以李娟一方面认可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便利,但同时她也厌恶、警惕现代文明社会的黑暗面。正如她所说“最初的写作也是为了显摆,为了倾诉,为了平衡成长过程中热烈混乱的情绪。”[1]P45
后来李娟和妈妈来到了新疆定居生活。李娟长期与游牧文明接触,让她对游牧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她在观察生活时,最大的参考物就是曾经生活过的现代文明。她爱惜草原,她陶醉在这片大自然中,但是看到一排排的红砖房出现在草原时她产生了厌恶。她不仅想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变得冷漠的关系,还想到了现代文明里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李娟生活在新疆,离开了现代文明社会。但李娟一直在回望过去,精神游离在现代文明,用在现代文明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注视着这个正在面临改变阿勒泰,赞扬这片土地上的美好,提醒人们现代文明将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正如李娟所说:“世上竟会有那么多的悲伤。不过没关系的。我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2]P34
2.2 在游牧文明里探索
游牧文明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古老文明,主要以放牧为主,是一种原始的文明。这种游牧文明经由千年传承到现在,为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一系列相应的改变,形成现存的游牧文明。李娟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解读了游牧文明,形成独特的理解。
李娟和母亲为在阿勒泰地区开了小杂货铺,和牧民们一起生活。她学会了骑马,放牧,垫羊圈,喝油茶住毡房垫羊圈,学习当地的语言和牧民们交流,积极参加牧民们的节日和舞会。李娟不仅了解牧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风俗文化,还对游牧文明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探索。牧民们生活主要靠放牧为主,在放牧过程中要面对一系列的考验:恶劣的自然环境;经常要走几里路挖雪当水;男人要面对漫长的寂寞,早上独自一人出去放牧天快黑了才回来;必不可少的人情世故等。但是,游牧文明坚忍不拔,积极的精神给予了牧民们力量,支撑着牧民们在种种困难中坚持下来。这种游牧文明的内在精神安抚了牧民们的心,让身心的痛苦很容易抚平。李娟在草原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由大自然构筑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李娟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安宁。她从心里热爱自然、崇拜自然,并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游牧文明。
李娟发现阿勒泰的树越来越少了,放牧的人逐渐减少,牧场逐渐荒废。有些牧民们开始违法乱纪倒卖药材。她认识到这种行为会给阿勒泰带来巨大的伤害,给游牧文明带来的破坏。李娟留下来并且提醒人们如何面对这些变化。如她所说,“我在这里生活,与迎面走来的人相识,并且同样出于自己的命运去向最后。”[3]P109李娟作为一个游牧文明的见证者和解刨者,她一直在探索这个文明下游牧人的生活和精神。于是她开始记录她在游牧文明探索中所得到的东西。她写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人,包括老人、小孩,甚至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她感受着牧民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她的作品我们看到了牧民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
3 李娟散文中“阿勒泰”的文化表现
对现代文明和游牧文明态度最终表现在李娟的文学创作之中。这种文学创作正是李娟散文“阿勒泰”的文化表现。从李娟的散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现代文明处在一种扩张中,另一方面游牧文明是收缩。我们把它称为典型的阿勒泰文化。
3.1 现代文明的扩张
现代文明在李娟散文作品中现代文明的扩张主要表现在游牧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2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