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女性话语研究以丁玲40年代小说为例

摘 要延安时期的女性话语既是革命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女性作家独特的表达。延安时期的女作家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充分表达自我意识觉醒的同时张扬对革命理想的追求。丁玲在20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的作品有很强的代表性。她的小说深受左翼文学思潮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影响,充分表达了女性话语的存在,又将其渗透在革命话语中揭示两者关系,进而解放女性思想,给女性成长带来了启示。
目 录
引 言 1
1 延安时期女性话语产生的背景 2
1.1启蒙的文化影响 2
1.2左翼文学思潮 3
1.3毛泽东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影响 3
2 延安时期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关系 5
2.1相互依存 5
2.2相互排斥 6
3 延安时期女性话语的意义 8
3.1 对文学史的价值 8
3.2 对女性成长的启示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 言
近年来,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关系被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中,对丁玲的研究在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丁玲身上女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的关系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学者们通过对丁玲作品的研究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夜》《在医院中》等来探讨这一时期文学中女性话语的表达,进而将研究目光放在延安时期女性话语产生的背景以及与革命话语的融合上,以此来探讨女性话语研究对于时代的意义。
本论文通过对40年代丁玲小说的解读为基础,探讨延安时期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关系、社会解放与女性解放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通过对此分析探讨,让人们更加深层次了解延安时期女性表达与革命话语之间的关系,了解延安女性文学的生存状态,也为当代女性的成长提供参考价值。。
1 延安时期女性话语产生的背景
女性话语是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标志着女性对男性传统话语霸权的反抗和反驳,而女性意识则是女性对自身所应享有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的认识。性别不会消失,性别或社会性别差异就会永远存在。强调女性主体性,不仅要改变女性对于男性的从属关系,而且要改变女性对于国家的从属关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因此来说,女性话语标志着女性对自我精神的与力量的探索。[1]P712女性意识及其女性话语的产生与社会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具体到延安时期的女性意识女性话语则是在三种文化思想影响下发展的。
1.1启蒙的文化影响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2]P31在这种思想下在欧洲产生了以思想解放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五四时期是中国启蒙的关键期,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对中国旧时代的妇女解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妇女及女性作家的启蒙更是显而易见的。她们从关注自己的婚姻爱情自由和关注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两个方面进行了思想解放运动。常彬曾说;“只有到了“五四”时代,妇女解放成为先进思想界的广泛共识,女性文学才可能浓墨重彩地表现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和思考,多方位地展示现代女性冲破礼教绳索和家庭藩篱的时代风采,使妇女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姿态成为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文学表现。”[3]P80因此,“五四”女作家的早期创作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社会现实:从冲破封建礼教,到揭露包办婚姻等;从反抗民族压迫,到反对军阀割据;从控诉阶级剥削,到表现妇女苦难,呈现出与男性作家同样的问题意识,以及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敢于思考。
张云在她的论文中写到“源于女性主体意识的原生性话语方式使得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无疑更容易接近“女体”真相。”[4]P56当中国社会从“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革命转向社会解放的社会革命的时侯,女性作家有关爱情与革命的书写也从原来立足于个人本位的思考转向对社会出路的探寻,对个体生命意义与价值做出新的认识,这使得她们开始常常将个人的情感变化与走向社会革命的历程相联系在一起,丁玲在此方面的创作最有影响,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这类小说的最高成就。她的作品着重表现了在新的价值认同下个人在皈依革命这一转变过程中抉择的艰难和蜕变的痛苦,在苦闷的矛盾中展示了经过个性解放启蒙的知识分子主动否定、超越自我的艰难与可贵。
1.2左翼文学思潮
左翼文学思潮是一场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倡导革命文学,提倡文学的“革命性”和“社会性”。作品的讲述模式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对爱情和革命产生了双重怀疑而使论述具有了政治意味,在这种政治意味下,书写女性话语的作品越来越少,反之,革命话语的表达越来越浓厚,女性意识在左翼文学思潮的推动下意识逐渐减弱,主动向革命话语靠拢,主流意识中是对革命的认同。
丁玲于1930年5月加入了左联,当时的思想已经逐渐受到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其早期的作品表达了左翼文学中明显的“革命性”和“社会性”,在革命的意识下书写女性,字里行间表达出浓厚的革命话语。由于左翼文学的思潮的推动,丁玲自觉将自己安身于革命中,作为一名革命工作者抒发当时的意识,在书写女性话语的时候有明显的革命倾向,在当时那个时期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处在政治地位的统治下,为政治所服务。“在她的作品里,人们可以看到帝国主义对于中国农村的侵略,农村一般破灭的危机,地底层的巨大力量的骚动......”[5]P26丁玲的写作手法在左翼文学思潮的推动下逐渐成熟,以前那种单调的笔法逐渐改变,更加清晰冷静的抒写女性形象,社会伦理,使作品的政治取向和现实性更好的结合起来,具有很深的社会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茅盾称赞她是"左翼文艺运动兴起后出现的第一个最有才华最有希望的作家"。[6]P29
由此可见,左翼文学思潮中革命话语占主导地位,女作家在书写作品时主动向政治、向革命靠拢,女性话语和女性意识明显减弱。
1.3毛泽东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2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