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人与海的悲剧艺术(附件)【字数:12337】
海明威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小说文本的研读,了解海明威的思想,研究其小说中的悲剧艺术,挖掘小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悲剧的必然性以及人和命运抗争这三个方面分析解读《老人与海》,希望可以从这部作品中重新了解海明威的思想和创作风格。《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创作巅峰,这部作品也是海明威大半人生的总结。在这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海明威思想中成熟的悲剧意识。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人与自然 2
第一节 老人与大海 2
第二节 孤独的人类 3
第二章 老人的悲剧形象与小说中的象征 5
第一节 桑提亚哥的悲剧特征 5
第二节 小说的象征 5
第三章 与悲剧抗争的人们 7
第一节 命运所指引的悲剧 7
第二节 穿越命运悲剧的崇高 8
结语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自从1961年海明威开枪自杀,现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他的作品并未因为时间而褪色,他的《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作品在如今依旧有众多的读者,当然,更有许多的文学评论家与研究者去发掘他的作品中的深层次的意义与魅力。
这半个多世纪,数不胜数的研究者们对海明威的作品开展研究,他们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去分析海明威的作品,很多的研究者都离开了“硬汉精神”、“反对战争”、“电报体”、“冰山原则”这些常见的研究范围,而去研究他人没有或者少有人涉及的研究领域,以求摘取新的果实。例如:格里高利索捷卡研究了海明威的价值观、美学思想和钓鱼的关系,并发表了专著《厄内斯特海明威:钓鱼能手和艺术家》;美国学者斯通贝克写下论文《海明威的天主教信念和传记》,论证了天主教思想对海明威的思想和作品的影响等等。而“悲剧艺术”就是这些少有人研究领域中的一部分,本文将从悲剧艺术角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海明威的作品,从《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着眼,了解并分析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艺术。
海明威的一生曲折多变,他的经历注定了他创作的作品的悲剧结局。首先,他的感情生活对他内心的影响,海明威经历了四次婚姻,虽然离婚对他的配偶造成了伤害,但同样离婚对于海明威的内心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海明威本人也说过:“爱情和宗教一样,造成的痛苦往往多于幸福。”由此可见,海明威在情感生活上也是一个受害者。另外,由于海明威的参战经历不仅让他的身体饱受折磨——战争留给他的弹片,让他一生都遭受着折磨,而且让他的灵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他的作品中,永不磨灭的战争伤痕从未消失。在他的作品中,他所塑造的巴恩斯、亨利等角色,无一不带有海明威对战争的厌恶的情感。最后一点,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与他所处的西方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在西方文化中,悲剧一直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从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普罗米修斯盗火被囚,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歌德的《浮世绘》,再到德莱赛的《美国悲剧》、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悲剧意识一直流传在西方文化中,不仅有着时代性和个体性,也有着普遍性和永恒性。经过战争的冲击,海明威内心的悲剧意识必定对他的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菲利普扬曾以此创立了“创伤论”,认为创伤成了海明威所有作品的基调。海明威对此加以否认。他说:“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由此可以看出,海明威内心的悲剧意识是非常的浓厚的。当时海明威不过是一个十九岁的青年,正是接受外界事物能力非常强的时候,而他面对的却是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卑微。在战争中,生命如草芥,人是那么的渺小、可怜、无助。最终,爱情的灭亡,理想的破灭导致他的作品形成了悲观的主格调。
在海明威最出色的作品《老人与海》中,虽然最后圣地亚哥依旧失败了,但是他是伟大的,即使是失败也是值得尊敬的。悲剧中带着让人努力向前的力量,这便是海明威的悲剧中的艺术魅力。
第一章 人与自然
自古以来,人类和自然间就有着矛盾的关系,自然既给予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自然也给人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与悲剧:人既时刻想要征服自然,又一直敬畏着自然。
每个时代,都会有想要征服自然的英雄,他们有些人成功了,也有些人失败了,我们为成功者讴歌,也为失败者惋惜。逐渐地,我们终于认识到,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是有限的,当我们超过这个限度索取自然,自然将会无情的带来灾难,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都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在《老人与海》中,人爱着自然却又畏惧着自然,自然给予人生存的必需品却又给人带来了悲剧。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讲述了人在自然中痛苦求生的悲剧,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节 老人与大海
在《老人与海》中,渔夫们和大海有着微妙的关系。一方面,渔夫们将大海看作女性,是母亲一般的角色,对其抱有好感。另一方面,渔夫们又对海洋充满了敬畏之情,希望海洋永远保持着温和的样貌,给予他们生活所需。老人作为一名渔夫,他对大海的感情也是一样的,甚至对大海的眷恋更胜他人。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小说一开始,便交代了老人倒霉的捕鱼经历——老人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如此长时间没有捕到鱼,老人贫困得已经连饭都吃不饱了。老人住在临海的一间低矮窝棚里,他的家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和一张钢丝床,他的衬衫补了很多次,连补丁都褪色了。“他把长裤卷起来当枕头,把那张报纸塞在里头。他用毯子裹住了身子,在弹簧垫上铺着的其他旧报纸上睡下了。”无论从哪方面看,老人都是一个“倒霉极了”的渔夫。许多渔人在露台上嘲笑老人,一些上了岁数的渔夫为他感到难过,在他生活中唯一让他感到温暖的就是那个爱着他的孩子了,即使在第四十天孩子被家人安排上了另一条好运的渔船。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他连生存的最低要求都无法满足,他没有家人,连亲近的人也不在身边了。如今,只有大海一直陪着他,可想而知,老人对大海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可是大海却没有回应他的感情,反而残忍的伤害着他的躯体,崩坏了他的精神。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人与自然 2
第一节 老人与大海 2
第二节 孤独的人类 3
第二章 老人的悲剧形象与小说中的象征 5
第一节 桑提亚哥的悲剧特征 5
第二节 小说的象征 5
第三章 与悲剧抗争的人们 7
第一节 命运所指引的悲剧 7
第二节 穿越命运悲剧的崇高 8
结语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自从1961年海明威开枪自杀,现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他的作品并未因为时间而褪色,他的《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作品在如今依旧有众多的读者,当然,更有许多的文学评论家与研究者去发掘他的作品中的深层次的意义与魅力。
这半个多世纪,数不胜数的研究者们对海明威的作品开展研究,他们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去分析海明威的作品,很多的研究者都离开了“硬汉精神”、“反对战争”、“电报体”、“冰山原则”这些常见的研究范围,而去研究他人没有或者少有人涉及的研究领域,以求摘取新的果实。例如:格里高利索捷卡研究了海明威的价值观、美学思想和钓鱼的关系,并发表了专著《厄内斯特海明威:钓鱼能手和艺术家》;美国学者斯通贝克写下论文《海明威的天主教信念和传记》,论证了天主教思想对海明威的思想和作品的影响等等。而“悲剧艺术”就是这些少有人研究领域中的一部分,本文将从悲剧艺术角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海明威的作品,从《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着眼,了解并分析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艺术。
海明威的一生曲折多变,他的经历注定了他创作的作品的悲剧结局。首先,他的感情生活对他内心的影响,海明威经历了四次婚姻,虽然离婚对他的配偶造成了伤害,但同样离婚对于海明威的内心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海明威本人也说过:“爱情和宗教一样,造成的痛苦往往多于幸福。”由此可见,海明威在情感生活上也是一个受害者。另外,由于海明威的参战经历不仅让他的身体饱受折磨——战争留给他的弹片,让他一生都遭受着折磨,而且让他的灵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他的作品中,永不磨灭的战争伤痕从未消失。在他的作品中,他所塑造的巴恩斯、亨利等角色,无一不带有海明威对战争的厌恶的情感。最后一点,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与他所处的西方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在西方文化中,悲剧一直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从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普罗米修斯盗火被囚,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歌德的《浮世绘》,再到德莱赛的《美国悲剧》、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悲剧意识一直流传在西方文化中,不仅有着时代性和个体性,也有着普遍性和永恒性。经过战争的冲击,海明威内心的悲剧意识必定对他的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菲利普扬曾以此创立了“创伤论”,认为创伤成了海明威所有作品的基调。海明威对此加以否认。他说:“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由此可以看出,海明威内心的悲剧意识是非常的浓厚的。当时海明威不过是一个十九岁的青年,正是接受外界事物能力非常强的时候,而他面对的却是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卑微。在战争中,生命如草芥,人是那么的渺小、可怜、无助。最终,爱情的灭亡,理想的破灭导致他的作品形成了悲观的主格调。
在海明威最出色的作品《老人与海》中,虽然最后圣地亚哥依旧失败了,但是他是伟大的,即使是失败也是值得尊敬的。悲剧中带着让人努力向前的力量,这便是海明威的悲剧中的艺术魅力。
第一章 人与自然
自古以来,人类和自然间就有着矛盾的关系,自然既给予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自然也给人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与悲剧:人既时刻想要征服自然,又一直敬畏着自然。
每个时代,都会有想要征服自然的英雄,他们有些人成功了,也有些人失败了,我们为成功者讴歌,也为失败者惋惜。逐渐地,我们终于认识到,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是有限的,当我们超过这个限度索取自然,自然将会无情的带来灾难,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都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在《老人与海》中,人爱着自然却又畏惧着自然,自然给予人生存的必需品却又给人带来了悲剧。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讲述了人在自然中痛苦求生的悲剧,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节 老人与大海
在《老人与海》中,渔夫们和大海有着微妙的关系。一方面,渔夫们将大海看作女性,是母亲一般的角色,对其抱有好感。另一方面,渔夫们又对海洋充满了敬畏之情,希望海洋永远保持着温和的样貌,给予他们生活所需。老人作为一名渔夫,他对大海的感情也是一样的,甚至对大海的眷恋更胜他人。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小说一开始,便交代了老人倒霉的捕鱼经历——老人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如此长时间没有捕到鱼,老人贫困得已经连饭都吃不饱了。老人住在临海的一间低矮窝棚里,他的家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和一张钢丝床,他的衬衫补了很多次,连补丁都褪色了。“他把长裤卷起来当枕头,把那张报纸塞在里头。他用毯子裹住了身子,在弹簧垫上铺着的其他旧报纸上睡下了。”无论从哪方面看,老人都是一个“倒霉极了”的渔夫。许多渔人在露台上嘲笑老人,一些上了岁数的渔夫为他感到难过,在他生活中唯一让他感到温暖的就是那个爱着他的孩子了,即使在第四十天孩子被家人安排上了另一条好运的渔船。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他连生存的最低要求都无法满足,他没有家人,连亲近的人也不在身边了。如今,只有大海一直陪着他,可想而知,老人对大海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可是大海却没有回应他的感情,反而残忍的伤害着他的躯体,崩坏了他的精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