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高粱中的酒文化内涵(附件)
摘 要本论文旨在对《红高粱》中的酒文化、《红高粱》中的酒与山东人进行初步探析。首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详细阅读山东人关于酒的文化,重点分析酒文化精神的内涵;再用比较研究法,理解蕴含在山东酒文化中的酒文化精神,分析酒文化精神对人文饮酒创造的影响。通过对原著的阅读与本文对其中酒文化的梳理,得出酒文化对山东人坚毅果敢性格的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对美酒佳酿的喜爱,又让山东人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离不开酒,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酒文化。笔者认为《红高粱》中的酒文化是这方水土这方儿女的性格表征,是这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莫言也在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中形成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平等开放、充满生机的全新元素,体现出了人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力量,这便是酒文化的真谛。通读《红高粱》可以发现,酒是全书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也可以称为象征符号。
目 录
1 绪论 1
2 《红高粱》中的酒文化 2
2.1 酒文化的内涵 2
2.2 “我爷爷”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2
2.3 “我奶奶”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3
2.4 “我父亲”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4
3 《红高粱》中的酒与山东人 6
3.1 酒与山东人的性格 6
3.2 酒与山东人的生活 7
4 《红高粱》中的酒文化精神及酒桌文化 8
4.1 山东的酒文化精神 8
4.2 山东酒桌上的文化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红高粱》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故事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抗日英雄。《红高粱》无疑是一本极具魅力的乡土史诗,着眼于一个家族的兴衰,从侧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岁月的最基层百姓的爱恨情仇与国家荣辱。本研究通过“我”的叙述,对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进行分别分析。本研究从故事的主线——“我”的爷爷和奶奶,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高密东北乡,从而具体对“酒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通过对“我爷爷”余占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奶奶”戴凤莲与“酒文化”的联系,以及高密东北乡这个在作者眼里毫不起眼的地方所发生的与酒文化相关的故事进行剖析,莫言通过他的生花妙笔,展现了一方百姓极富于个性的语言、极富个性的乡土“酒文化”生活,以及令人难以忘怀的悲欢离合。
通读对本书的研究发现,酒是全书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也可以称为象征符号,笔者认为《红高粱》中的酒文化是这方水土这方儿女的性格表征,是这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莫言也在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中形成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平等开放、充满生机的全新元素,体现出了人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力量,这便是酒文化的真谛。本文基于对整本小说的阅读,结合所搜集到相关学术成果,对《红高粱》中体现出来的山东酒文化进行初步探析。
2 《红高粱》中的酒文化
对于《红高粱》这部小说的解读,酒文化是可堪作钥匙一般。酒文化对于这部小说的成功可以说不可或缺,不仅在于它贯穿于整个文本,也在于它是当地人生活里不能分割的元素。
2.1 酒文化的内涵
酒文化在许多人看来就是对酒的热爱甚至崇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本研究将从多个故事中的人物的角度来剖析酒文化的内涵,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这种含义是人们在生活当中对酒的不可或缺、不离不弃。酒文化的产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酒文化体现在对酒精神的相关表述中,高枫在《中国酒文化的精神内涵》中提到中国酒文化是借用酒的礼仪来进行详细概述的。在高枫看来,真正的酒文化是体现在一个“礼”字上,祭祀中的酒礼与传统的中国宴会中的酒礼都体现出了中国酒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中国,酒文化是古往今来。在东方,在我国,酒文化有另外一种不同于西方人的含义,同时又结合了西方的许多元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本能欲望的释放和张扬,特别是生命意志中的原始冲动,包括代表人类繁殖本能的性欲,以及代表人类创造力的物欲,是酒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它们是值得肯定和张扬的。酒文化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和美学思想,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尤以莫言的《红高粱》最为突出,他对酒文化一直情有独钟,在他的小说中所有表现出的生命意志力体现出了作者对酒文化及其内涵的自觉追寻。
《红高粱》这部小说讲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轰轰烈烈、英勇悲壮、蔑视世俗礼法而遵循生命法则的故事,刻画了爷爷、奶奶惊世骇俗的爱情和先辈们奋起反抗残暴的日本侵略者的传奇事迹,着重突出了爷爷、奶奶及其先辈们在面临国仇家恨和个人情爱时所表现出的生命状态和酒文化精神。通读这部小说会发现,酒文化贯穿整部作品。
2.2 “我爷爷”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余占鳌,是《红高粱》的男主人公,是这片高粱热土孕育了这个热血汉子。小说中余占鳌的出场是给女主角抬轿送亲,是其中一个轿夫,可以看出,“我爷爷”出身于社会最底层,有着和土地一样的质朴憨厚的性格,同时意味着其行为处事也将会是简单粗暴的。比如“我爷爷”敢于临危不惧地对劫路人干净利索地处理掉,从而直接英雄救美地赢得了“我”奶奶的芳心,接着与“我”奶奶光天化日之下行了男女之事,但如此霸道的结合并不是始乱终弃,而是二者从此真心相爱永结同心地在一起了。
这里体现的男女结合显然冲破了封建束缚,这片高粱地孕育了这对好儿女,也见证了这对好儿女的美好爱情。两位主人公从此向不公的命运宣战,并携起手来共同经历以后面对的一切风风雨雨。“我爷爷”无疑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随着故事的推演,“我”爷爷的形象愈饱满丰富,关于他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他的一生极富传奇魅力,他表达爱恨的方式恰如前文所说,就是简单粗暴的,对于他的亲叔叔余大牙、对于土匪头子花脖子、对于情敌对手单家父子等,他采用最直接的方式结束对方的性命,这可以说正是高粱烈酒的直接彰显。但他这种杀人行为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在具体的价值行为中,他杀人的行为却又是高度的善,是高度的英雄主义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这些都恰恰表现出了一种深邃人性的善。他带领乡民仅仅几十人,就敢和日本兵打伏击战,无疑将自身的形象上升到民族英雄的高度,他钟爱的高粱酒散发出的就是家国情怀的醇香。
2.3 “我奶奶”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我奶奶”在小说中是另一位极为重要的主人公,其传奇的一生始终与酒相伴着。首先“我奶奶”最初嫁人就是嫁给了一家酿酒的财主:“我奶奶刚满十六岁独生子单扁郎。单家名。”[1]p34“我奶奶”的婚姻命运不是由自己做主,这为她后来渴望自由渴望自己的爱情埋下了伏笔。
“我奶奶”的父亲贪财,喜爱名利,单家在方圆百里富甲一方,是当时诸多人家渴望攀附的对象,所以令“我奶奶”家感到荣耀。东北乡盛产廉价高粱,本地人以此为原材料大量酿制高粱酒,为本地的酒文化做了铺陈。本来一桩看起来很美满的婚姻,却隐藏着巨大的不足——本地风传着单家少东家有麻风病,这又是为后面的故事留下了伏笔。所以,短短一小段文字,蕴含着大量信息,从而奠定了“我奶奶”一生命运的基调。
日本侵略者来了后,“我奶奶”和一众乡亲们面对日本人进行了一系列抗争,其中不少场景都是与酒相伴。比如有一回“日本兵和伪军刚一出院把一瓮酒都洗红了。”[1]p13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奶奶和乡亲们并没有害怕,受伤的奶奶把烈酒当成治伤的药酒,当成洗脸的水,这样刚烈的性格的确展现了奶奶大无畏的一面。
目 录
1 绪论 1
2 《红高粱》中的酒文化 2
2.1 酒文化的内涵 2
2.2 “我爷爷”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2
2.3 “我奶奶”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3
2.4 “我父亲”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4
3 《红高粱》中的酒与山东人 6
3.1 酒与山东人的性格 6
3.2 酒与山东人的生活 7
4 《红高粱》中的酒文化精神及酒桌文化 8
4.1 山东的酒文化精神 8
4.2 山东酒桌上的文化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红高粱》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故事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抗日英雄。《红高粱》无疑是一本极具魅力的乡土史诗,着眼于一个家族的兴衰,从侧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岁月的最基层百姓的爱恨情仇与国家荣辱。本研究通过“我”的叙述,对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进行分别分析。本研究从故事的主线——“我”的爷爷和奶奶,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高密东北乡,从而具体对“酒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通过对“我爷爷”余占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奶奶”戴凤莲与“酒文化”的联系,以及高密东北乡这个在作者眼里毫不起眼的地方所发生的与酒文化相关的故事进行剖析,莫言通过他的生花妙笔,展现了一方百姓极富于个性的语言、极富个性的乡土“酒文化”生活,以及令人难以忘怀的悲欢离合。
通读对本书的研究发现,酒是全书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也可以称为象征符号,笔者认为《红高粱》中的酒文化是这方水土这方儿女的性格表征,是这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莫言也在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中形成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平等开放、充满生机的全新元素,体现出了人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力量,这便是酒文化的真谛。本文基于对整本小说的阅读,结合所搜集到相关学术成果,对《红高粱》中体现出来的山东酒文化进行初步探析。
2 《红高粱》中的酒文化
对于《红高粱》这部小说的解读,酒文化是可堪作钥匙一般。酒文化对于这部小说的成功可以说不可或缺,不仅在于它贯穿于整个文本,也在于它是当地人生活里不能分割的元素。
2.1 酒文化的内涵
酒文化在许多人看来就是对酒的热爱甚至崇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本研究将从多个故事中的人物的角度来剖析酒文化的内涵,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这种含义是人们在生活当中对酒的不可或缺、不离不弃。酒文化的产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酒文化体现在对酒精神的相关表述中,高枫在《中国酒文化的精神内涵》中提到中国酒文化是借用酒的礼仪来进行详细概述的。在高枫看来,真正的酒文化是体现在一个“礼”字上,祭祀中的酒礼与传统的中国宴会中的酒礼都体现出了中国酒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中国,酒文化是古往今来。在东方,在我国,酒文化有另外一种不同于西方人的含义,同时又结合了西方的许多元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本能欲望的释放和张扬,特别是生命意志中的原始冲动,包括代表人类繁殖本能的性欲,以及代表人类创造力的物欲,是酒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它们是值得肯定和张扬的。酒文化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和美学思想,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尤以莫言的《红高粱》最为突出,他对酒文化一直情有独钟,在他的小说中所有表现出的生命意志力体现出了作者对酒文化及其内涵的自觉追寻。
《红高粱》这部小说讲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轰轰烈烈、英勇悲壮、蔑视世俗礼法而遵循生命法则的故事,刻画了爷爷、奶奶惊世骇俗的爱情和先辈们奋起反抗残暴的日本侵略者的传奇事迹,着重突出了爷爷、奶奶及其先辈们在面临国仇家恨和个人情爱时所表现出的生命状态和酒文化精神。通读这部小说会发现,酒文化贯穿整部作品。
2.2 “我爷爷”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余占鳌,是《红高粱》的男主人公,是这片高粱热土孕育了这个热血汉子。小说中余占鳌的出场是给女主角抬轿送亲,是其中一个轿夫,可以看出,“我爷爷”出身于社会最底层,有着和土地一样的质朴憨厚的性格,同时意味着其行为处事也将会是简单粗暴的。比如“我爷爷”敢于临危不惧地对劫路人干净利索地处理掉,从而直接英雄救美地赢得了“我”奶奶的芳心,接着与“我”奶奶光天化日之下行了男女之事,但如此霸道的结合并不是始乱终弃,而是二者从此真心相爱永结同心地在一起了。
这里体现的男女结合显然冲破了封建束缚,这片高粱地孕育了这对好儿女,也见证了这对好儿女的美好爱情。两位主人公从此向不公的命运宣战,并携起手来共同经历以后面对的一切风风雨雨。“我爷爷”无疑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随着故事的推演,“我”爷爷的形象愈饱满丰富,关于他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他的一生极富传奇魅力,他表达爱恨的方式恰如前文所说,就是简单粗暴的,对于他的亲叔叔余大牙、对于土匪头子花脖子、对于情敌对手单家父子等,他采用最直接的方式结束对方的性命,这可以说正是高粱烈酒的直接彰显。但他这种杀人行为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在具体的价值行为中,他杀人的行为却又是高度的善,是高度的英雄主义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这些都恰恰表现出了一种深邃人性的善。他带领乡民仅仅几十人,就敢和日本兵打伏击战,无疑将自身的形象上升到民族英雄的高度,他钟爱的高粱酒散发出的就是家国情怀的醇香。
2.3 “我奶奶”形象体现的“酒文化”精神
“我奶奶”在小说中是另一位极为重要的主人公,其传奇的一生始终与酒相伴着。首先“我奶奶”最初嫁人就是嫁给了一家酿酒的财主:“我奶奶刚满十六岁独生子单扁郎。单家名。”[1]p34“我奶奶”的婚姻命运不是由自己做主,这为她后来渴望自由渴望自己的爱情埋下了伏笔。
“我奶奶”的父亲贪财,喜爱名利,单家在方圆百里富甲一方,是当时诸多人家渴望攀附的对象,所以令“我奶奶”家感到荣耀。东北乡盛产廉价高粱,本地人以此为原材料大量酿制高粱酒,为本地的酒文化做了铺陈。本来一桩看起来很美满的婚姻,却隐藏着巨大的不足——本地风传着单家少东家有麻风病,这又是为后面的故事留下了伏笔。所以,短短一小段文字,蕴含着大量信息,从而奠定了“我奶奶”一生命运的基调。
日本侵略者来了后,“我奶奶”和一众乡亲们面对日本人进行了一系列抗争,其中不少场景都是与酒相伴。比如有一回“日本兵和伪军刚一出院把一瓮酒都洗红了。”[1]p13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奶奶和乡亲们并没有害怕,受伤的奶奶把烈酒当成治伤的药酒,当成洗脸的水,这样刚烈的性格的确展现了奶奶大无畏的一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