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礼貌用语差异(附件)

摘 要 英汉礼貌用语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成功,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性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以正确的交际方式来沟通与交流。随着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在人们交际中表现的很明显,尤其是在英汉礼貌用语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英汉礼貌用语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从英汉礼貌用语表现方式上的差异的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语、致谢道歉语、禁忌委婉语及等方面来探讨英汉两种礼貌用语差异,将会减少交际上的失误,以此更好的使用礼貌用语来达到有效交际之目的。
目录
1.英汉礼貌用语 1
1.1英语中的礼貌用语 1
1.2汉语中的礼貌用语 2
2英汉礼貌用语在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4
2.1称呼语的区别 4
2.2致谢道歉语的区别 4
2.3禁忌委婉语的不同 6
3.英汉礼貌用语差异的文化渊源 7
3.1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7
3.2不同的思维模式 9
3.3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 9
4英汉礼貌用语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1
4.1交际的失误和成因 11
4.2预防和对策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英汉礼貌用语
礼貌用语是是人类中存在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它附在着社会功能的意义。在这两种英汉两种的礼貌用语基本上是相对照的。但是这些意义上的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差异,是这些差异性确实成为跨文化交际中语用错误的源头。它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为了避免人们在交际中言语理解而导致交际失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就应当使用规范的礼貌用语。礼貌用语所强调的是它的交际功能,礼貌用语是指言语交际中的一些方法,以此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创造某种交际氛围,使用的频率还是最高的,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说法.
1.1英语中的礼貌用语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载体。人们之间能更通畅的沟通与交流,树立个人形象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以防交流中的出现尴尬或者有冲突性的发生,人与人之间能够正确的使用礼貌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语,在英语交流中也是这样的.礼貌用语反映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礼貌用语(或称委婉表达法),是英语中的特点之一。这种以简单快明而见长的语言,表达力强,同时使听者感到愉快、舒服,可称为语言的润滑剂。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快速发展,国际之间的交往关系越来越密切,礼貌用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客气的使用语言,是欧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的人对这点是很敏感的。要求对方做事情,往往使用下述句型。要使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与人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交流中的尴尬或发生冲突的表现,人们要能够合适使用礼貌用语。在英语方面常常表现出常见的单词,如:thanks,hello,hi,sorry等一些礼貌用语类的,这些都是属于最简单的礼貌用语,这些都?是礼貌原则的体现。
西方人在用英语礼貌用语在与他人交流时,比较多地使用情态动词:can、could、may、would等等。表示说话时的语调和语气,也表达建议、可能和意愿等,让人们直接的话说的语气显得比较有礼貌;如:can you help me ?在更多的情境下英语中这些询问语言已成为人们见面时的寒暄的礼貌用语了,这样并不是真正的问别人的情况,而是一种合乎情理的礼貌型的问答。一般的正常回答就是“yes”,I can .用于见面不多或者一般的人与人之间。例如在西方的人们见面时,大多数使用“How are you ?”人们之须回答fine ,thank you ,这就是英语中见面打招呼时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这两句礼貌用语对西方人来说,表现的是恭敬的语言,在东方文化中人看来,这只是凸显出一个寒暄的表达方式。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差异,也是各自处理各自的人际之间的基本礼貌原则的表现。尽可能的多了解和懂得英语中的礼貌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的使用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原则来表达,这样在交际中显得更有礼貌。促进交际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的目的。
1.2汉语中的礼貌用语
中国是礼仪之帮,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语言的文雅。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多的使用礼貌用语,汉语中的礼貌用语表现出客套、委婉等。这些礼貌原则,都体现出汉语中谦逊文雅的特色,也与中国传统美德相关。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
礼貌、礼仪是人们在频繁的交往中彼此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而礼貌用语则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社交场合中,会使用礼貌用语十分重要。多说客气话不仅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表明自己有修养;所以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益于交际。如:“谢谢你”、“对不起”和“请”这些礼貌用语,如果使用恰当,对调和以及融洽人际关系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无论别人给予你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你都应该诚恳地说声“谢谢”。正确地运用“谢谢”一词,会使你的语言充满魅力,使对方备感温暖。道谢时要及时注意对方的反应。对方对你的感谢感到茫然时,你要用简洁的语言向他说明致谢的原因。对他人的道谢要答谢,答谢可以“没什么,别客气”、“我很乐意帮忙”、“应该的”来回答。社交场合学会向人道歉,是缓和双方可能产生的紧张关系的一帖灵药。如你在公共汽车上踩了别人的脚,一声“对不起”即可化解对方的不快。道歉时最重要的是有诚意,切忌道歉时先辩解,好似推脱责任;同时要注意及时道歉,犹豫不决会失去道歉的良机。在涉外场合需要烦人帮忙时,说句“对不起,你能替我把茶水递过来吗”,则能体现一个人的谦和及修养。几乎在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请”都是必须挂在嘴边的礼貌语。如“请问”、“请原谅”、“请留步”、“请用餐”等等。大量使用“请”字,会使话语变得含蓄。
2英汉礼貌用语在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会给交际的双方带来巨大的文化冲击和分歧,由于交际的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在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有了极大的明显,人们之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很大的文化渊源。要使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的目的,必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渊源,双方在进行的交际过程中使用同一种语言,达到共性的地步。它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共同承载着人们意愿促使交际的成功。
2.1称呼语的区别
称呼语的定义就是称呼自己和别人的词语,总之,称呼语在交际中使用是最频繁的而且是最广的。称呼语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前提,提醒对方进行交际的作用,更好的方便进行交际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英语在礼貌用语方面有固定的称呼语,英语中具有问候型招呼用语,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2]等。
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所谓的称谓系统受到各个方面的文化发展的影响,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相反汉语中的礼貌用语在称呼语上没有固定相对应的的表达方式,如:正式的场合之下的时候使用书面语称呼对方,如:早上好、晚上午好,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见到了,人们基本上都使用“您好”或“您早”。“您好”被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汉语的称呼系统远比英语复杂,汉语的称谓系统受到中国传统的“重名分”,讲究人伦封建伦理封建观念的影响。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通过这些的称呼语拉近亲属之间和家人之间的距离感,在中国古代估计到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在这些称呼前加一些修饰的词,如令尊、小女、令兄、等等。用这些称呼语来表达对方的尊敬,以此达到一种最理想的礼貌的表达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