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好教师形象(附件)
摘 要《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日本著名儿童文学,描述了小林校长优秀的教师形象,通过文本能够更好的剖析出现实生活需要怎样的教师形象。本文联系文本与生活,从教师平时要关爱学生与学生相处融洽;教学的时候要灵活的教学不让学生失去属于他们的童心;教师还要转变观念,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目 录
1 绪论 1
2 关爱学生,融洽相处 2
2.1 用耐心去体味学生 2
2.2 关爱所有学生,偏爱“特殊”孩子 3
2.3 师生之间应平等相处 ,相互尊重 4
3 灵活教学,不失童心 5
3.1 让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5
3.2 在实践中学习 6
3.3 有的放矢的教学 6
4 转变观念,培养人才 8
4.1 树立新型教育观 8
4.2 提倡素质教育 8
4.3 培养创新人才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 论
日本著名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是黑柳彻子,她小时候是一个学困生,经常被学校开除。这本书描写了“巴学园”小林校长良好的教师形象。他在其中树立的教师形象得到了广泛学生与家长的肯定。从他身上体现出了许多好教师需要具有的基本素养,通过对文本好教师形象的解剖与分析来探讨当今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形象。
由于教师形象对学生、家庭、社会的影响颇大,以至于从古到今对教师形象有诸多研究与论述,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对教师形象有着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
教师形象的研究在我国不但尚未成熟,而且理论性研究占首要地位,使用理论知识开展的研究很少,所以,我国学者为了在研究“教师形象”问题上奠定基础。不仅应该增强此问题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力度,更应对定量视角的研究加大。本文通过阅读原著作书籍,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教育观的含概因素和社会现实环境中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对《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塑造出来的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进行研究与分析。
2 关爱学生,融洽相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教师的天职、教育工作的起点和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标尺是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说到“教师对全体学生不仅要公平公正、关心爱护,而且还要严慈相济、尊重其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2]
教师不要总是把学生当作孩子,把他们看得那么无知。尽管学生特别小 ,但是懂得却很多,自尊心也很强,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有思想、见解的人,主动关心爱护、尊重、辅助学生,不随意为学生做决定。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为自己做决定的,因为他是独立、有潜力、处于发展中的人。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3]优秀的教师不会总是打骂学生,即使学生有错也只是耐心的指出错在哪里引导学生去改正。
2.1 用耐心去体味学生
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和学生不仅要有满腔热情,还要能够对自己的人格进行高标准的塑造。要有很好的耐心,学生需要老师的耐心来体味他们心灵最真的想法,跟他们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日本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 》中的小林校长主动与学生拉近距离,用心灵体味学生,以平等的姿态认真听完小豆豆4个多小时的谈话。那不仅仅是一种谈话,还是一种尊重、平等对待、更是心灵最深的交流与体味,更好的俘获学生的方法。
就像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那些相声大师,总是以一种谦和、恭敬的姿态与别人交流。这样与之交流的人会感觉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心情会大好,会越来越喜欢这个相声大师,因此拥 有好的教师形象的教师也是一样,跟每个学生说话都表现的特别亲切,并不会偏向于任何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总是把学生之间进行对比,当学生做错同样的事时总是区别对待,让有些学生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作为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尽心尽力的教学生学习知识,经常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异于常人的言行举止进行了解与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在某些学生犯了错时不要总是当众批评指责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然后改正错误。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教师在以权压人,而是在耐心体会。
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4]教师要放下身段,用学生的观念来看待世界,认真观察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是怎样想事、做事,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幸福的创造者,自己成为学生心灵创伤的治疗者。
2.2 关爱所有学生,偏爱“特殊”孩子
所谓“爱无差,一视同仁”[5]就是教师要平等、公正的处理好师生关系,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教师要让他们体会到最真诚的爱与关心。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能撑起一片蓝天。”[6]老师的关心爱护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他们自信的源泉。老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克服一切困难,勇往前进。因为学生们的年纪还很小,所以他们的心灵也很敏感、脆弱、纯真,他们会认真的体会老师的所做所为。一句关心、一句表扬、一个眼神也会给学生力量、信心和勇气。特别是那些经常感到自卑的学困生,教师应该多关心、帮助他们,为他们找到自身的闪光点,给予指引、表扬、鼓励,并让他们选择性的参加某些活动,展示自身的特长,找到自信心。让他们明白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一席之地,能够大胆的参加学校所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在困难中超越自己,这是对于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豆豆一样学习差的学生。
对于某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需要付出一些格外的关怀,如:在《窗边的小豆豆》中得了侏儒症的“特殊”学生,小林校长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为他设计了一场专门的运动会,让他获得了冠军,从而找回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7]
好教师还应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习情况,帮他们分析对某些知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找出学习方法上的缺陷,给予指导帮助。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要以朋友、知己的身份去关心、了解学生,而不要总是以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去训斥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还可以得到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并认真刻苦学习你所教科目。师生之间就构建了一个良好、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互相之间人格健全的养成 。
2.3 师生之间应平等相处 ,相互尊重
师生之间应该平等相处,相互尊重 。当学生做错事情时不要总是大声指责辱骂,学生也有自尊,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受不了,最终导致精神上的崩溃;自尊心弱一点抗压能力好的学生对该老师可能也只是惧怕与厌恶至极。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学生对该老师所教授的知识都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差。
目 录
1 绪论 1
2 关爱学生,融洽相处 2
2.1 用耐心去体味学生 2
2.2 关爱所有学生,偏爱“特殊”孩子 3
2.3 师生之间应平等相处 ,相互尊重 4
3 灵活教学,不失童心 5
3.1 让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5
3.2 在实践中学习 6
3.3 有的放矢的教学 6
4 转变观念,培养人才 8
4.1 树立新型教育观 8
4.2 提倡素质教育 8
4.3 培养创新人才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 论
日本著名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是黑柳彻子,她小时候是一个学困生,经常被学校开除。这本书描写了“巴学园”小林校长良好的教师形象。他在其中树立的教师形象得到了广泛学生与家长的肯定。从他身上体现出了许多好教师需要具有的基本素养,通过对文本好教师形象的解剖与分析来探讨当今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形象。
由于教师形象对学生、家庭、社会的影响颇大,以至于从古到今对教师形象有诸多研究与论述,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对教师形象有着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
教师形象的研究在我国不但尚未成熟,而且理论性研究占首要地位,使用理论知识开展的研究很少,所以,我国学者为了在研究“教师形象”问题上奠定基础。不仅应该增强此问题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力度,更应对定量视角的研究加大。本文通过阅读原著作书籍,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教育观的含概因素和社会现实环境中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对《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塑造出来的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进行研究与分析。
2 关爱学生,融洽相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教师的天职、教育工作的起点和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标尺是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说到“教师对全体学生不仅要公平公正、关心爱护,而且还要严慈相济、尊重其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2]
教师不要总是把学生当作孩子,把他们看得那么无知。尽管学生特别小 ,但是懂得却很多,自尊心也很强,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有思想、见解的人,主动关心爱护、尊重、辅助学生,不随意为学生做决定。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为自己做决定的,因为他是独立、有潜力、处于发展中的人。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3]优秀的教师不会总是打骂学生,即使学生有错也只是耐心的指出错在哪里引导学生去改正。
2.1 用耐心去体味学生
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和学生不仅要有满腔热情,还要能够对自己的人格进行高标准的塑造。要有很好的耐心,学生需要老师的耐心来体味他们心灵最真的想法,跟他们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日本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 》中的小林校长主动与学生拉近距离,用心灵体味学生,以平等的姿态认真听完小豆豆4个多小时的谈话。那不仅仅是一种谈话,还是一种尊重、平等对待、更是心灵最深的交流与体味,更好的俘获学生的方法。
就像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那些相声大师,总是以一种谦和、恭敬的姿态与别人交流。这样与之交流的人会感觉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心情会大好,会越来越喜欢这个相声大师,因此拥 有好的教师形象的教师也是一样,跟每个学生说话都表现的特别亲切,并不会偏向于任何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总是把学生之间进行对比,当学生做错同样的事时总是区别对待,让有些学生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作为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尽心尽力的教学生学习知识,经常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异于常人的言行举止进行了解与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在某些学生犯了错时不要总是当众批评指责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然后改正错误。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教师在以权压人,而是在耐心体会。
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4]教师要放下身段,用学生的观念来看待世界,认真观察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是怎样想事、做事,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幸福的创造者,自己成为学生心灵创伤的治疗者。
2.2 关爱所有学生,偏爱“特殊”孩子
所谓“爱无差,一视同仁”[5]就是教师要平等、公正的处理好师生关系,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教师要让他们体会到最真诚的爱与关心。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能撑起一片蓝天。”[6]老师的关心爱护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他们自信的源泉。老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克服一切困难,勇往前进。因为学生们的年纪还很小,所以他们的心灵也很敏感、脆弱、纯真,他们会认真的体会老师的所做所为。一句关心、一句表扬、一个眼神也会给学生力量、信心和勇气。特别是那些经常感到自卑的学困生,教师应该多关心、帮助他们,为他们找到自身的闪光点,给予指引、表扬、鼓励,并让他们选择性的参加某些活动,展示自身的特长,找到自信心。让他们明白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一席之地,能够大胆的参加学校所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在困难中超越自己,这是对于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豆豆一样学习差的学生。
对于某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需要付出一些格外的关怀,如:在《窗边的小豆豆》中得了侏儒症的“特殊”学生,小林校长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为他设计了一场专门的运动会,让他获得了冠军,从而找回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7]
好教师还应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习情况,帮他们分析对某些知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找出学习方法上的缺陷,给予指导帮助。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要以朋友、知己的身份去关心、了解学生,而不要总是以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去训斥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还可以得到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并认真刻苦学习你所教科目。师生之间就构建了一个良好、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互相之间人格健全的养成 。
2.3 师生之间应平等相处 ,相互尊重
师生之间应该平等相处,相互尊重 。当学生做错事情时不要总是大声指责辱骂,学生也有自尊,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受不了,最终导致精神上的崩溃;自尊心弱一点抗压能力好的学生对该老师可能也只是惧怕与厌恶至极。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学生对该老师所教授的知识都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