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穆斯林的葬礼中悲剧爱情的干涉者梁君壁(附件)

摘 要《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描述了一个回族家庭在各有差别的人身上产生的不同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不同的悲剧命运。而本篇论文是通过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君壁这一干涉者的形象以及干涉者形象的形成进行分析,并探究梁君壁对自己子女爱情干涉的原因。在梁君壁的干涉下导致了其子女爱情悲剧的产生,产生爱情悲剧的原因有很多有宗教信仰的差异、有民族文化和生活的差异、有家长的干涉和封建婚姻观的压制、有的则是自身性格使然。论文最后展现出关于对梁君壁干涉行为的思考以及本文所反映的现实意义。
目 录
引言 1
1 梁君壁干涉者的形象 2
1.1 干涉者形象的形成 2
1.2 对天星爱情的干涉 4
1.3 对新月爱情的干涉 5
2 梁君壁干涉子女爱情的原因 6
2.1 宗教信仰 6
2.2 民族文化及生活的差异 7
2.3 封建家长制与封建婚姻观 8
2.4 人物自身性格 9
3 关于梁君壁干涉行为的思考 10
3.1 民族悲剧与个人悲剧 10
3.2 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霍达作为一个穆斯林女作家,她是从她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发表后进入我们读者的视线中的,很多学者评述这位女作家也是从这部长篇小说入手的。《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回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世界的作品,是作者书写的一曲哀婉却又动人的爱情悲歌,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它的魅力所深深震撼着。作者站在她独特的角度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我们并不熟悉和了解的回族家庭故事,作者想说造成小说主人公的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是由于回族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单独而又特别的民族,它们有着本身独特宗教信仰和文化,有着自己的爱情观,它们不受任何民族的影响。
《穆斯林的葬礼》是我费了很大功夫看完的,这么长时间的阅读并不是因为这本书难懂,而是因为这本书中所包含的思想太过于深刻,太感动人心了,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这本小说描写的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多彩,描述了一个回族家庭60年的生活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迁和发生在不同的生存时代的悲惨境遇,以及两代人交错纠结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作者应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出了一幕幕恩怨交织,生离死别,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作者想通过这部小说向我们如实的呈现回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激烈撞击以及回族人民在和华夏观念相融合的情况下的艰难处境,以及回族人民的漫漫心路历程,同时这本小说也充分的展现了伊斯兰宗教文化和回族生活文化的异域特色。这以上的种种因素,无疑是造成这部爱情悲剧的源头。
在本文中,梁君壁是始终贯穿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通过对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研究,剖析小说中梁君壁干涉者形象的形成以及由于她对自己子女爱情的干涉而导致的爱情悲剧。梁君壁的干涉是导致新月与楚雁潮以及天星和荣贵芳爱情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使得人们对回族人民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以及这种封建的婚姻观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
1 梁君壁干涉者的形象
有学者评价霍达的创作为“发现悲剧,表现悲剧,咀嚼悲剧,冶炼心灵,这就是她的创作生涯”。[1]在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中梁君壁这个人物形象是众多人物形象中,刻画的最为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她的性格极其复杂。从小她就泼辣活泼且聪明能干、独立、坚强,独自撑起一个家,但是她又在亲情与信仰,宗教与现实的冲突中显得是那么的不近人情,给自己和她的家人都带来了深深的痛苦,是她一手造成了韩子奇和梁冰玉的爱情悲剧。她还费尽心机的拆散了儿子与荣贵芳的爱情,面对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她极力反对,客观上造成了新月的病亡。梁君壁的种种行为不仅造成了家人的悲剧,而且她的精神也饱尝折磨,使得她的性格慢慢的变得扭曲,成为一个干涉者,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悲剧。
1.1 干涉者形象的形成
我们不能否认,在梁君壁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国传统妇女的辛劳身影,她有着穆斯林人的果敢、坚强、善良。梁君壁是坚强的,当她面对父亲的突然去世的时候,“她的热泪刷的流落下来,但是,她没有呼喊,没有摇晃和亡人诉说一切。她知道,父亲已经归去了,在他离开人间走向田园的时刻,是不应该打扰他的,让他静静的走,从容的走,带着伊玛尼—崇高的信仰。”[2]P95她坚强的性格让她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还能表现出沉着冷静,能干有主见,梁君壁从小就很勤劳,一直在帮妈妈持家,尤其是在她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的体弱多病及懦弱无能,妹妹年幼无知以及韩子奇要投奔仇人离开家的一段时间里,15岁的梁君壁就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了这个大家庭的全部重任。她冷静的料理完父亲的丧事,而在此时蒲老板的落井下石,使得她家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日子更加难过,对此她并没有被打倒,她果断追讨赔偿。三年后,她又以不凡的胆识选择和韩子奇成婚,重振家业,后来十年战乱的最危险,最艰苦的时候,韩子奇和妹妹一起去了英国离开了她,离开了这个家。她独自坚强的一人带孩子,她精打细算,任劳任怨,饱尝了岁月的艰辛,忍受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层层煎熬,独自一人撑起了这个家,等到丈夫的归来。梁君壁从小就没有离开家,家是她的全部,她用全部精力去维护和经营整个家,长期受家庭影响和父亲的教导,使得梁君壁继承了父亲的坚强和果敢,她是家中的长女,只有一个妹妹在家,这也使得她形成了专横,独断和控制欲极强的性格,为以后埋下了悲剧的祸根。
梁君壁从小就生活在穆斯林的生活氛围当中,从小信奉基督教,并以基督教的教规作为她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生活规范。最终使她成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教徒,典型的家庭妇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她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她的全部生活就只有家、儿子和她的穆斯林信仰,她的生活和命运都受基督教的教规与教律和受小市民心态的影响,使得梁君壁成为一个宗教化和世俗化的典型。作为一个“回回”,真主的信仰支配了她的一生,使她在面临生活的痛苦和艰难的时候她表现出了坚强勇敢,在面对亲情和宗教信仰的时候,在面对回族文化信仰与汉文化的冲突中,她表现的是如此的苛刻和不近人情。她在封闭,保守的心态中信奉基督教真主,近于冷酷的遵守伊斯兰宗教的教规教义。她一直以为她是一个纯粹的穆斯林教徒,而其他“回回”只要犯一点儿错误,她就会觉得不可饶恕,她就会用伊斯兰真主的教规与教义为皮鞭,对那些“回回”进行无情和变本加厉的抽打,梁君壁的种种行为对一个家庭悲剧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使作用。
一开始身为姐姐,梁君壁从小就在妹妹面前充当母亲的角色,从小舍不得动梁冰玉一根手指头,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紧着妹妹;身为妻子,梁君壁感觉韩子奇就是她的天,她一直恪守为人妻的本分,一直在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活着,可是在经历非常危险的战乱时,她的丈夫和妹妹一起离开了她,离开了她们的家,一起去了英国。在英国这十年间,韩子奇和梁冰玉产生了情愫而且还孕育了她们爱情的结晶。可是就在这战乱期间,梁君壁过得特别糟糕,她一个人苦苦撑着这个家,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她受尽了生活的煎熬和精神的折磨,饱尝了岁月的艰辛,但她并没有被打倒,她一直坚守着这个家直到丈夫和妹妹的归来。但是天不敬人意,十年的等待,糟糕的是梁君壁等到的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等到的却是丈夫在英国有了情人,更加糟糕是这个情人并非他人而是自己的亲妹妹梁冰玉,不单单如此,而且她们还另有了她们的小孩韩新月。韩子奇和梁冰玉的背叛对经历那么多苦难也为这个家付出太多的梁君壁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种背叛几乎让她崩溃,但是妹妹回来后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而且还想把梁君的位置取而代之,做一个真实的韩家女主人。所有的事情压得梁君壁喘不过气来,她狠狠的打了梁冰玉一巴掌,那一巴掌打散了十几年的姐妹情,把自己从小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的同胞妹妹赶出了家,捍卫了她的家庭地位。女人的自尊心和耻辱感使梁君壁贤妻良母的美好形象全部毁于一旦,她就像泼妇一样用恶毒的言语辱骂这对男女,强烈的自尊心和占有欲是绝对不允许丈夫娶妹妹为妻的,她绝对不可能与别人共享一个丈夫。在基督教的戒律中规定“真主严禁你们同时娶两姐妹”[6]P22。这条规定成了梁君壁拆散韩子奇和梁冰玉的一个借口,她成功的拆散了丈夫和妹妹,夺回了她的丈夫,赶走了她的同胞妹妹。再后来的生活当中,她一直在利用了丈夫对儿子和家的内疚和责任,处处维护她在家中的地位,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在妹妹走后,生活又回到了之前的轨道,昔日的兄妹之情仍以夫妻的方式存在,现在的男女之爱则要以兄妹的嘴脸存在—爱情是被命运排错了位置[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8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