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穿小说中的现代女性意识以步步惊心宫锁心玉为例

摘 要受儒家思想和封建主义的影响,女子的地位一直很低下,她们成了封建落后思想的受害者,即使到了现代,大部分的女性依旧没有摆脱地位低下的待遇。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是顺从、依附,遵循三从四德,没有自由权和自我意识。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以《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为代表,体现了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意识。以其强调两性平等,等级平等意识,崭新独立的爱情价值理念,真实地再现了现代女性向往自由及争取平等、独立自主、自尊自爱自强的新女性形象,丰富了当代的主流时代精神,宣告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目 录
引 言 1
1 现代女性意识的溯源及发展 2
1.1西方女性意识的起源 2
1.2中国女性意识的起源 3
2 《步步惊心》《宫锁心玉》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表现 5
2.1平等意识 5
2.2独立意识 6
3 清穿小说现代女性意识的价值 8
3.1对传统女性生存境遇的描写 8
3.2传统男权的反叛意识 9
3.3构建和谐两性关系的期望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引 言
女性思想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女性意识从沉睡到觉醒的过程,追究其溯源才是能够透彻的理解,女性意识是女性作为人,对自己价值观的树立及应有权利的维护,现代女性意识是新时代的女性具有的宣扬独立平等和恋爱自由观念的意识,以及作为女性应有的平等权力。
以现代哲学和历史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女性意识起源于18世纪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主要代表人有有英国的伍而芙和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伍尔芙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人物,她强调了女性精神上的解放,她的作品见证了女性意识发展的历程;《第二性》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著作,它是有史以来讨论阐述女性的生存及发展最健全的一本书,它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的序幕,探讨了女性在生存发展中性别的差异。
从女性文化角度这方面来研究清朝穿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新的开拓。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中国女性伴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应的呈现出了不同的精神面貌。 1 现代女性意识的溯源及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主义岁月里,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女性地位也曾有过昙花一现的提高,短暂性的提高也没有使得女子改变附庸地位乘机崛起。在过去的家长制父母包办式的牵制约束下,使大多妇女在她们的婚姻家庭中承受着繁重的礼和法,被旧式的观念束缚着。几千年来,女性真正的角色一直被定位在家中。剥夺了女性们的独特需要,存在的意义也只是为别人活着。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所说:“以前保证女性在家庭中占统治地位,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妇女们只做家务活,然而现在却要保证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这样一来女性的家庭劳动与男子谋生劳动相比较起来,显然失去了它们对比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劳动就是一切,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男子,妇女们的劳动于此而言无足轻重”[1]P21这说明了男权对妇女们的压榨。
女性意识这个概念,很难用一个简单明了的词来形容。“在《新女性文学论纲》书中对女性概念是这样总结的,女性对于他们自身的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体地位和存在的价值,这些自觉意识的水平就是女性们的自我意识。”[2]P143—145女权主义评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就说过:“女性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还不如说是后期的压迫形成的,无论是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还是在经济上,没有任何人或事物能去决定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且让女性们居于男性和无性的中间。女性就是一种参照物,是男人们用来定义自己所存在的一种补偿性的事物。”[1]131
1.1西方女性意识的起源
女性意识最先起源于西方,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女权运动的先驱,她是一名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也是当时20世纪法国最具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她的理论著作《第二性》奠定了自己在历史上真正地位而。第二性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有史以来也是讨论女性的最理智健全充满智慧的一本书。[1]P2书中的内容包含了文学艺术、古代神话和历史及社会风俗等许多领域用来以描述讨论女性问题的内容,而贯穿始终是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哲学。书中描述女性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深度及高度是到今为止,也是其它同题材的著作所不能及的。波伏娃认为“女性思想是逐渐慢慢形成的。它没有任何的既定的命运,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以及经济因素可以决定人类中的女性所表现的形象。”[1]P109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女性不仅仅依附于男性而使自身价值很难体现出来。女性主义批判把把性别问题作为政治问题以及社会问题,而性别关系就此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政治关系。对此女性主义者早已洞察了这一切。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伍尔夫讲了女性们的生存状态:“女性的智力及体力等各方面相对男人们都比较低...”。[3]P35伍尔夫指出妇女应该有她们独特的处境,属于自己的观察视角,如果女性不能摆脱男性批评标准,进而去探索自身独特的精神世界,女性的自我意识就很难得到真正的体现。“她认为妇女想要摆脱被男性歧视的地位,首先必须要建立属于女性自己的一个批评标准,并且为自己的创作及生活开辟一个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4]P84—85
1.2中国女性意识的起源
“五四”运动时期,受个性解放,民主自由平等等现代思想的影响,唤醒了中国人性别意识的觉醒,出现了许多表现中国女性精神觉醒、个性解放的现代女作家。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给人们展示出那个时代渴望自由,独立的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失望和抗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使得中国的女性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会。毛主席说过男女都一样,这也极大的鼓舞了中国女性,男女平等的自我意识觉醒。然而一个先进的体制,却不能有效的让男女性别成分合理的配置,那么它依然还是失败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231.html

好棒文